分享

用笔之法

 一杯红酒 2018-03-20

用笔之法,称为笔法。历代书法家无不讲究用笔。“笔法”历来高深莫测,笼罩着神秘。史书多有记载,试举二例:

东汉人钟繇,“十六年未尝窥户”,在韦诞处见蔡邕笔法,“苦求不与”,便“槌胸呕血”。等韦诞死后,钟繇“盗发其冢”,遂得之。

王羲之12岁时,发现父亲把前代笔法论藏匿于枕中,“窃而读之”。待他晚年时,书“笔势论”一篇开悟儿子王献之,要儿子“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之诸友”。

执笔在手,用笔有法。黄庭坚说:“凡学书,欲先学用笔。”刘熙载认为:“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康有为也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

用笔或笔法,就是从笔毫落纸起而动作形成各种点画时止的运行规律。其目的在于能中锋铺毫,既合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又要灵活到八面玲珑。为此,就要“操纵极熟”。清代书法家朱和羹:“作字须有操纵。起笔处,极意纵起;回转去,接力腾挪。自然结构稳惬,所谓百丈游丝在掌中也。”

古代书家为了探求用笔的技法,不惜呕心沥血,费尽了苦功。笔法是从实践中来的,不能“纸上谈兵”。书法是在写好汉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装饰和美化,通过用笔、结体和章法,追求笔力、笔势、笔意和节奏、气韵,构成有形线之美和富于立体意味的生命

空间,从而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书法的表情、意态以及色泽和风气运度等形象的表露,无一不是通过用笔而产生的。

从执笔、运腕到用笔,即所谓的广义的“笔法”。用笔之法,前人论述很多,有些已成为公认和行之有效的规律。最基本最扼要的有以下几点,即:每一笔画,都需三折带过,即含起笔,行笔和收笔,有“一波三折之势”;起笔皆“逆入平出”,也即作到“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横画竖下,竖画横下”;“无垂不缩,有往必收”,切忌平滑呆板地直来直去,或轻佻浮薄地张扬外露,而要“留不尽之情,敛有余之态。”这些就是书法用笔的基本原则。书法用笔是表达感情和思绪的主要手段,也是构成形式美的要素之一。只有“求工于一笔之内”,才能“寄情于点画之间”,不受规矩法则的限制,就无从获取艺术表现的自由。正如歌德所说:“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能手,只有法则才能给我们自由。”凡欲学书法,就要遵循用笔的规律。

1、中锋 笔尖运行的轨迹在笔画的正中点,特点是点画厚实圆满。

2、偏锋 侧锋 特点形方单薄。

正偏 即正锋、偏锋之法。《书法三味》说:“锋别正偏”,就笔锋的运用而论,虽然变化多端,但最基本、崔常用的也就是正、

偏锋两种。

正锋:笔毫落纸铺开运行时,其尖端锋芒保持在点画的中间,故又称“中锋”。正锋是用笔的最基本方法,其优点是通过笔端的度墨作用,由辅毫把墨汁均匀地渗开,四面俱到,点画自然充实、圆劲而有骨力。这是笔画具有立体感的关键之法。

正锋之法在于笔直,笔直则锋正。刘有定《论书》:“盖用笔直下,则锋常在画中。”姜白石《续书谱》说:“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无病矣。”

偏锋:笔毫尖端的锋芒不在点画中心运行,而偏向点画一侧,故又称“侧锋”。其有点事锋棱较为清晰,能增加点画的生动感。《翰林粹言》中说:“侧锋取妍。”其妙处不可低估。

偏锋之法在于笔偃,笔偃则锋偏。刘有定说:“欲侧笔,则微倒其锋。”姜白石说:“笔偃则锋出。”

逆顺 指落笔或收笔时笔画进行的方向。区分为逆锋和顺锋。 逆锋:落笔或收笔时,锋芒内敛,采取与笔画进行的方向相反的笔路逆行,故又称“藏锋”。例如,写一横画的开始,本应自左向右写去,但却向左边敛锋而入;写至末尾,也是违犯右行而向左回收,两端均为逆锋。这种“存筋藏锋”,可以收到“灭迹隐端”之效,使笔画严整,饱满而含蓄。

顺锋:即以笔画进行的方向顺笔而起,伸展作收,使锋外露,精神腾跃,故又称作“露锋”。

“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这两种笔法应互为依

存,相得益彰。

提按 笔锋在纸上运转,不断提按,交换起落,就会产生轻重不同的力量,使点画线条呈现出粗细变化和多式多样的表情。

提笔;即将笔提离或微提不离纸面的运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笔画线条呈现出轻巧瘦硬的效果,或者为按笔蓄势以防止笔画滞堕。字的笔画之间连贯萦带处或出锋,多用提笔。提笔运行时应当力饱气足,并注意高低、轻重的控制要适度,务使锋势完备,意态周全,避免飘虚不实之病。

按笔:是将笔按下,使点画线条变得粗重一些。

按和提是相对的,又互为因果。欲按必提,欲提必按。 转折 即转锋和折锋,是形成方圆的两种方法,运用之妙在于方而有规、圆不失矩或方正匀圆兼而有之。姜白石《续书谱》说:“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

顿挫 即顿笔和挫笔,也是书法用笔的基本功。康有为说:“近得其使顿挫之法,形质其矣,然后求性情,笔力足矣,然后求变化”,“随性所近而临仿之,自有高情逸韵,集予笔端”。

顿笔:力量倾注于毫端,重重按下并作稍许停顿。顿笔应重而稳,沉厚而不凝滞,作到干净利落,沉着痛快。《书谱》说:“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

挫笔:笔重按作顿之后略微提起,使笔锋转动而离开顿处或

挨锋疾进。多用于笔画转角趯笔处。挫笔贵在分寸恰当,无太过,无不及,既不脱节而又气势酣足。

起行收 即起笔、行笔和收笔,是每个点画的基本动作。 起笔,指每画开始时笔落纸上的动作。基本方法是横画竖着下笔,竖画横着下笔;起时多为逆入,且要考虑行与收,横中有竖意,竖中有横意,上垂下缩,右往左收,使笔画中间质厚而前后呼应,显得沉着、稳健而圆聚有力。

行笔:是自起至收的笔锋运转动作。刘熙载说:“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指出,每画之中段要作到“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这些都是行笔的要求。

收笔:是每画的中止笔法。一般应使笔至点画尽处回锋作收,以与起笔相照应;但也有不在形态上照应而求精神上的连贯,例如出锋。不论哪种收笔,都应避免虎头蛇尾、虚弱漂浮,作到含蓄有力。如蔡邕等说:“点画势尽,力收之”,“驻笔欲峭拔”。

方圆 即方笔和圆笔。溯本求源,圆笔始于篆,方笔始于隶。后来楷多用方,草多用圆。姜白石说:“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即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则更妙。

方笔,即以有棱角或直线组成的笔画。其用笔之法为方头逆入,折锋顿笔切下,使笔锋居于笔画的一侧,或时行入中心。由于棱角四出,顿笔时骨力外拓,则表现出凝重、沉雄、庄重而有骨气。

方笔之法,诀在逆锋。逆入平出,按笔运行,抢锋收杀,自成方笔。

圆笔:是以圆形、弧形或曲线所组成的笔画。其用笔之法多用提笔、绞笔、转而不折,圆头逆入,使笔锋居于笔画正中。点画圆劲,不露骨节,表现出潇洒、婉畅、遒润而 浑劲的姿致。

圆笔之法,妙在藏锋。藏锋落笔,提锋运行,衄锋作收,笔势圆劲。

蹲、驻、抢、换 即蹲笔、驻笔、抢笔、换笔。

蹲笔:用笔如顿而稍轻,若人蹲下之势。

驻笔:用笔较蹲更轻而迅疾,力到纸即行笔。

抢笔:即凭空取势,摇掷而落以作折法的快笔、虚笔。其笔路与折法同,但笔迹不显纸上,而是空中飞度,将气势、意趣融于笔画中。多用于行、草。

换笔:指笔运行到转折处,先将笔锋不离纸面地轻轻地提起,然后随即转换方向,顺时按下行动。换笔要准确、灵巧、有力。使笔画保持圆健。

疾涩 即速迟、急缓。疾涩之法,也是书法的妙诀。蔡琰有云:“书有二法,一曰疾,一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尽妙矣。”

疾追险劲,涩求厚重。姜白石说:“迟以取妍,速以取劲。”李世民说:“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欧阳询说:“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

疾笔:迅疾而有力的一种用笔法。

涩笔:行笔若有阻力,含抗争之势以缓行,使笔画产生险劲之状。

疾涩之法,有“心手疾涩”和“笔画疾涩”之别。心手疾涩,意在笔前,笔在意后,心疾手涩,得心应手。王羲之说:“心不宜迟,迟则中物不入”,“然下笔不用急,而需迟。”冯武说:“急徐在心,形体在字,得心应手,妙在笔端。”就是这个道理。

笔画疾涩包括:

一是过笔宜急不宜涩,《翰林要诀》说:“过贵乎急,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滞。”

二是点须急,横直皆须迟。

三是横画不得缓,竖画不得急。

四是撇不宜缓,捺不宜迟。

五是藏锋欲涩,出锋欲疾。

六是疾涩兼备,涩多疾少,相互为用。王羲之说:“每书欲得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然后是书。”

衄绞翻抽 即衄笔、绞笔、翻笔、抽笔。

衄笔:是折锋而直逆使回的用笔方法。例如写到一画将要出钩处,原已下行的笔一顿之后,又突然直逆返转而上行即是衄笔。它加强了笔锋和纸面的摩擦,能使点画显得更为苍劲厚实,一般用于写点和钩。

绞笔:即绞锋。将笔锋核心处的主毫和四周的辅毫绞在一起并用,以写出圆劲挺拔的笔画。

翻笔:笔锋翻势按入,以写出方挺苍劲的笔画。康有为说:“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

抽笔:捺笔的一种写法。它是为了避免信笔抛出而导致流滑浮浅,而采取“侧起平发紧杀”、“将放更留”、“搀引抑拽”的用笔方法。

上述是用笔的基本技法,是尽可能地表达物象神情韵致、节奏旋律和思想感情的智能和规律,而不是僵化的教条。在具体运用时,应随意适便,灵活掌握,从中参酌变化,补偏救弊。循规蹈矩,丝丝入扣是技术;不为规矩所拘,匠心独运而又自中法度或不中法度,而自得其妙,才是技巧。周午亭《临池管见》中说:“作字之法,先使腕灵笔活,凌空取势,沉着痛快,淋漓酣畅,不可思议。能将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逆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这段文字,颇有见地。

古人云:“正以立骨,偏以取姿。”正锋、偏锋,可相辅形成,宜参酌互用。一般偏锋仅限于辅助方笔,以助其险峻妍媚之势,但不宜多用,多用则易流于单薄无力。

3、藏锋 笔画运行将终时,将笔尖往复逆收,使笔锋势发

而不露。

4、露锋 笔画运行将终时,按笔后逐渐提笔出锋,锋尖渐离纸面,在纸上留下剑尖和刀斜口似的墨迹,也就是锋芒毕露。

藏锋与露锋:

谈到笔锋,可延伸出偏锋、正锋、搭锋、折锋、回锋诸法,对于笔锋的用法,重要可知。若书法笔中锋无变化,那即是死法。又以藏锋与露锋最重要。藏锋即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露锋就是笔锋自然露外。徐浩云:「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此句话甚是明白。笔锋不藏,则缺乏含蓄之深韵,也不可偏重一方,则不得中道即为病。两者得相配合,藏锋包其气概,露锋纵其精神,使字气势挺拔,气韵天成,即得其道。

5、落笔 笔刚刚向下按压着纸,多为运笔之始。

6、收笔 一笔画或一字完成时,笔锋要离纸而去,多是运笔之末。

起笔与收笔: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包世臣称:「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上述诸点,乃起步之大道理,应多加练习.

7 、顿笔 按笔于纸上,又稍加上下运动,势如敲钉入木。

提笔与顿笔:

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所以才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其中又包括更细的变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顿也有轻重之巧。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了。

8、 蹲笔 按笔向下如顿笔,但用力较轻,有如蜻蜓点水,人之轻轻下蹲。

9 、提笔 拔笔高起,但不离纸,使写出的笔画轻细。

10 、按笔 将笔用力压下,使写出来的笔画粗重,与顿笔,蹲笔不同之处是不含轻微的上下运势。

11、方笔 下笔时笔尖朝笔画相反的方向运动,即竖画横下笔,横画竖下笔。收笔时,逆去逆收,笔画留在纸上呈方形。

12、圆笔 运笔时,笔杆垂直,笔毫平铺纸上,万毫齐力,笔画呈圆形。

方笔与圆笔:

这部份较为复杂,讲求整体的效果。依前面所提过的起、收,

提、顿、转、折,在书写时,放慢些许速度,使运笔较更稳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转弯处,笔画中等,将之突显曲度,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且萧散超逸。而方笔则是在上述各要点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瞭,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沈着,苍劲挺拔。张隆延道:「方笔平直而精严,圆笔委曲而奇诡。」极为称道。

13、过笔 笔锋由此到彼,提笔直道而行,不曲不折,亦称走笔。

14、顺笔 从上向下,从左向右行笔。

15、逆笔 与顺笔方向相反。

16、留笔 行笔终末嘎然煞住,不使飘忽,不顿,不蹲。

17、折笔 笔锋随棱角写出而带方角的点画,称为折笔,即所谓“折似成方”。

18、转笔 笔势随圆势圆转回旋,写出不带棱角的点划,称为转法,即所谓“转以成圆”,古称此为围法。

转笔与折笔:

除了上述之提与顿外,转笔与顿笔也需要重视。「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则是画方的方法。张廷相曾道:「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其中,细分古书所见,折亦可称为翻转,表现的方法有此一句「曳而加于上」,意思是行笔中停笔不动,变换笔锋之方向略成ㄟ状转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笔意。至于转法亦

称绞转,行笔中「动而转于下」,意近同于上,只是转锋时不停,顺势回转向下,形亦同于ㄟ,但画外角成圆,转动幅度较为大。蒋梦麟曾以图形说明,并附诗云:「翻转突折成直角,绞转毫滚心如旋。」此例足可明见。

19、回笔 去左而返右,去下而返上,用半圆形转返提离叫回笔。

20、衄笔 笔向与回笔相同,亦是转返,只是回笔用圆转法,衄笔是逆向拉回,缩而不折,势如蜗牛入壳。

21、抢笔 悬空作一折笔,然后迅速落纸,也就是悬空摇掷而落,即虚抢。

22、峻笔 行笔快而有力。

23、涩笔 行笔慢而有力,笔势艰涩,如以锥画沙,泥路推车。

24、挫笔 笔顿后稍提,使之转动微离顿处,多用于点画之转角处,笔势慢且涩,壮似错齿。

25、驻笔 行笔中间稍停即走,即少驻。此法与顿、蹲不同的是,前者按下停住,而后者稍停即走。

26、纵笔 过笔与提笔相结合,即在过笔中渐渐将笔提起,凡竖、撇、捺等收尾出锋而不藏者皆为纵笔。如纵鸟出笼去而不返。

27、战笔 在长的笔画途中加力,似遇阻力而又抖擞、战栗地走势。

运笔的方式前面已经谈过了,接下来就是要发挥它的要领,落笔时如何做各种笔画,表现各异书风,其间变化多端,还有像落笔与起笔之方式,行笔之轻重缓急,笔画或字之间的连与断,以及转折之方式,笔锋之运用等,皆需注意。但多虽多,还是有一定的法度可寻,以下大约分成七点,略概分类叙述:

执笔松紧:

执笔的松紧自古即有多种论解,求紧者是因为执笔时紧才能拿稳,不使字无力,求松者是因为若拿笔太紧,会使字枯骨尽露,毫无边劲,其实他们意思都相近,只是重点论分不同罢了。

拿笔太松,运笔时易脱笔,手上无劲,当然拿不稳;拿笔太紧,则有碍运转,一样不好。适度的松紧才是正确之道。

枕腕:即将手腕枕于桌上写字,只靠手掌运笔,范围较小,不宜

书写大字。

提腕:把手肘枕于桌上写字,范围变大,宜写中字。

悬腕:将整之手臂提起,手肘姿势固定,由手掌及肩膀运笔,活动范围大,宜写大字,为三法中最难者。

另外执笔时需稳固,支撑点出力,协助运笔,惯力于活动处,保持姿势优美,挺背正视,切记!

执笔时手需注意四个要点:

手指实:意思是手指皆需确实的压在笔管上,稳固的持者。 手心虚:意思是手掌心不须绷的太紧,适度并足以灵活运笔即可。

手背圆:是形容执笔时,手掌背圆弧且上竖的样子。(不须硬将手臂托圆,适度足以让手指灵活即可)

手掌竖:意思是将手掌竖起直立,能使手把笔拿直即是。 唐代唐太宗有言:「指实则筋力平均,掌虚则运用便易」。手需注意的部份大致如此,剩下细节就有赖读者自行体会。

 虚掌

 实指 平腕 藏锋 柳体讲究实、空、悬

两平一直坐姿

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领,则再怎么写也没用。所以书法以此为重。运笔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指运法,二是腕运法,三是肘运法.书法家张廷相曾说:“运笔之法有三:

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

宜肘,……

指运法:

指运法是运笔的其中一个持法,做法是将左手垫于右手之下。通称枕腕式。亦可放一重厚物于右手腕之下代替,而这样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动,因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合用于小字。但若书写草书的小字时,也不适合使用枕腕式。因为此法较不灵活,写时会缺乏一股流动之气,

无法表现其气概。

总之,指运法书写时最稳且牢固,可作为练习运笔

的第一步骤, 由此而进步至提腕或悬腕,就较容易许多。因此,初学者当多加练习。

腕运法:

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腕式。而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因为肘部仍着地,活动范围仍受限制。

肘运法:

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以肘

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而此法,以肩膀为中心,

腕肘均不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最大,

挥洒自如,易于表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总之,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如欲尽善尽美,此法非熟练不可,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势,行草不得其纵逸,各不得要领是也。

坐姿:

1、座位:

座位适当,姿势自然易于正确,大致是以身体各部安臵舒适,且易于书写为准。其要点如下:

座椅需正对桌面,不宜偏斜。

座椅高度,约与膝同,作时能两脚及地踏稳,不至于悬脚虚浮。桌面高度,随人而定。太高太低皆不好。

桌椅之距离,以能挺直体干为度,所谓桌椅零距离即桌椅之距离为零,乃最理想者。

2、姿势要领:

座位妥稳适当,身体各部位易得要领,运笔便能得心应手。详尽如下:

臀部平坐椅面。

两脚张开与肩同宽,着地踏稳,上半身略为前倾。 腰背伸直,稍向前俯,不可弯曲。

胸部挺起,距桌缘约五公分,若倚靠桌缘,便无活动之余地。 腹部微缩。

左手按纸,稳定躯体。

右手执笔,或枕腕、提腕、悬腕,各依执笔要领行之。 头部正而略为前俯,两眼正视,不宜偏斜。

此外,需放轻松、自然,全神贯注,然后完全发挥书写最大功能。

立姿:

部份较大之书法字乃需站立书写。姿势与坐姿相近,要领如下:

站立书写不用座椅,桌之高度以使上半身微俯为标准,约在腰上下,过高过低均不宜。

桌与身体之距离与坐姿近似,不可倚靠桌缘,至无活动之余地。

两脚张开,与肩同宽,不可平立,右脚需踏前一步站稳。 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并稳定躯体。

上半身略为前俯,不可弯曲,藉右脚左手,使其平稳。 头部亦随上半身自然微俯,两眼正视,不可偏斜。 心情轻松自然,精神尤须贯注。

章法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画是线条美,间架结构是局部的构图美,章法是整体构图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