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抗帕金森病,我们共同努力!

 彭道贤 2018-03-20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帕金森患者也日益增多,据统计,全球有逾500万帕金森病患者,中国有超过200万帕金森病患者(占世界近一半),每100个老年人中就有1名帕金森病人,预计年新增病患10万人。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帕金森症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已达患者总数的10%。帕金森病形势如此严峻,不容乐观,我们该如何对抗帕金森呢?

帕金森病治疗现状

数据显示,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延误严重。出现相关症状后,就诊时间平均延迟半年以上,近半数患者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确诊;即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治疗率也不到40%,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低。

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会延误病情,等到疾病晚期再开始用药,不利于整个疾病的管理,用药的剂量也会很大,不仅症状控制不好,还会出现剂末现象、异动症等运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提醒患者出现颤抖等早期症状时就要到正规医院确诊,查明病因后及时对症治疗。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帕金森会不断进展加重,严重影响人的行动能力、思维能力和情绪。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时肢体不自主地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晚期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如果能在早期就积极治疗,不仅可以很好的改善症状,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锻炼及心理治疗。
  
 
我院采用神经内外科,必要时联合精神心理科及康复科等相关科室联合会诊,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化病情的最优势治疗方案。因为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正确的、合理的、适合患者治疗的一套或几套方案,这种人性化的医疗和服务得到了患者认可。经过诊断,细化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生存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整体提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及社会效益。

帕金森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几乎伴随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药物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又会带来副作用。因此,如何恰到好处地巧妙用药很关键。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快速优化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手术是药物治疗的一个补充,当药物治疗效果不再理想,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这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手术也是目前治疗帕金森最佳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应严格按照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来选择病例。目前脑立体定向手术技术是较为成熟的,手术采用现代脑维定位和定向仪引导,将微电极、穿刺针等显微器械置入脑内特定靶点,通过记录电生理、留取组织标本、去除病灶等方法,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病症,可以从根本上来切断病症的发生点,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使患者恢复自如的生活和自理能力。临床上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在帕金森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中,难免会因为一些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而产生一些痛苦的体验。比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心烦心慌、恐惧焦虑、情绪低落等,这些情绪会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康复,所以帕金森的心理康复治疗也很重要。总之,提醒大家,对于帕金森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抗帕金森病,我们共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