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从入门到高阶的哲学书单

 朝花夕拾╰ 2018-03-20


最近突然被连续问到:哲学入门(到高阶)需要读什么书?

这意思,当然是希望有一份书单了。其实各个高校的哲学课程,都是从哲学史开始教授的。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的第一步(当然是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的问题很复杂),特别是自学,阅读哲学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因为每一本哲学史都成书于其著者的立场之上,所以从来都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客观”、“权威”之说,也绝不会有哪一本可以产生武功秘籍般的效果。学习没有捷径,最好的建议就是:多读几种。但除非是为了准备考试,否则哲学史是不必一字一句认真扣完的,通常总会遇到读不下去的部分,跳过去就好。只要持续在学习哲学,那些曾经晦涩的内容总有一天会有心得。

读完哲学史,其实就不必再推荐书单了。绝大多数哲学史都是以哲学家和哲学著作为线索来编排的,这本身就是绝好的书单,然后根据兴趣去选择相应的哲学原典来读就好了。


1.哲学史教材


国内的《西方哲学史》教材有一些,如果是应付考试,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报考学校的要求去挑选。如果只是为了了解哲学,那哪一本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哲学史只是学习哲学的一个导论或概述,真正的哲学学习在阅读哲学史之后。

比较常见的《西方哲学史》教材有,张志伟主编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尽管是集体编著的作品,但是细致、相对客观、富有学术性、容易被中国学生所接受,是这一部书的优点。


还有赵敦华撰的《西方哲学简史》、《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两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是口碑非常不错的教材。




这些书都是各大高校开课的首选教材,也是入学考试的常见指定书目。也的确是中文世界中容易被学生接受,又不失学术性的著作。选择这些书作为学习哲学的开始,还是很有普遍性。


2.神级的《西方哲学史》


哲学史上有一些大家也写过哲学史,将哲学推介给大众,留下了一些神级的作品。最脍炙人口的《西方哲学史》,也是盗版最多的一本,当然是二十世纪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所著。罗素曾经以《婚姻与道德》这本书获得过19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可以想象,优美的文笔为这部书增色不少。哲学史这样的书本来就是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文学性的描述发挥功用,是其应得的褒奖。


我最早看到的罗素版《西方哲学史》,是何兆武 、 李约瑟翻译的,现在已经有不少新译本。罗素是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他是英美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二十世纪分析哲学的转向做过关键工作。但也正是因为他个人卓绝的成就,在品评历代哲学的时候,罗素先生难免带有哲学家式的自信判断,加上他一贯歧视大陆哲学的立场,在很多人眼里,这就不够“客观”。

所有讨厌罗素卖弄文笔的读者,几乎都会推荐美国哲学家弗兰克·梯利(Frank Thilly,1865—1934)的《西方哲学史》。对照罗素的哲学史,大家给梯利版最多的评论都是:客观,严谨。



这部书的确在西方哲学界颇受好评,已成为各大学哲学系广泛采用的哲学史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有一种观点,是要区分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梯利并不是重要的哲学家,但正是因此,他的哲学史著作没有哲学家们那强烈的个人色彩,能够站在哲学派系之外更客观地梳理哲学史,梯利此书也因此获得“哲学史家的哲学史”之称。

相对的,“哲学家的哲学史”当中,则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绝对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史巨著。关于“中国没有哲学”,“《易经》包涵着智慧”之类的说法,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出处,然后发现有不少都背离了黑格尔的原意。这是一部主观性尤胜于罗素的哲学史,这部书对于帮助了解黑格尔哲学是很好的,但对于了解西方哲学史甚至是世界是哲学史来说,则需要思辨地看待。


此外,像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A. J. P. 肯尼的《牛津西方哲学史》等等,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3.一部辞典有利于自学


哲学辞典也有很多版,不过大多是英文的。由(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这一版《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采取英汉对照的形式,很方便中国学生使用。


要严格地说,做词条对一哲学概念进行“释义”,这种方法本身也许是有违哲学精神的。比如,这部辞典中对“荒诞”一词的解释:

在存在主义看来,“荒诞”一词还有另外两种用法:一是指人生的无意义,因为人生缺乏根本的或终极的目的;二是指荒诞对理性局限的超越以及对我们整个信仰与情感力量的要求。作为超验事物的同等物,荒诞性事物也是深刻的和有价值的:荒诞的第二义来自存在主义对理性绝对主张的批判、因此表现出只有存在主义特色的非理性主义思想。

读了加缪的《局外人》和《西绪弗斯神话》后,会知道“荒诞”一词绝不只是这词条中描述的如此苍白。但作为学习来说,对于陌生的哲学概念,这辞典不失为很好的向导。特别是自学者,常常会被各种术语搞得晕头转向,这时候,一部辞典就显得非常实用了。

但是,辞典不是用来提供答案的,哲学概念也往往无法去定义——或者说,任何已经成文的定义都有被反思和商榷的危险。


4.一些核心原典


开始读原著之后,才进入真正的哲学学习,哲学史不过是原著的导读。不仅哲学是这样,大多数人文类学科都是如此。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很多,又有很多流派,即使大致去读,不是专业人士也很难全都涉及。所以开始的时候,选择一些核心书目去读,总是不错的。

这样的核心书目,一般包括: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

[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德]黑格尔:《小逻辑》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德]尼采:《权力意志》

[德]胡塞尔:《逻辑研究》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哲学史上的重要典籍,当然远远不止这十部。而且读书很私人的体验,让不同的人来挑选,都会选出各自心中的十部经典。所以这不是一个答案,只是阅读的开始。


5.其他著作列表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范畴篇》

[意]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英]培根:《新工具》,《培根论说文集》

[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法]伏尔泰:《哲学辞典》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

[英]休谟:《人类理智研究》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逻辑学》,《美学》,《法哲学原理》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悲剧的诞生》

[奥]弗洛伊德:《释梦》,《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德]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德]弗雷格:《算术基础》

[英]罗素:《意义与真理的探究》,《逻辑与知识》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美]杜威:《哲学的改造》


这么一份挂一漏万的书单,当然不足以涵盖整个西方哲学史。但是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启蒙运动,德国古典哲学,大陆现象学,英美分析哲学,这些大的板块还是可以窥见。哲学史教材就是最好的书单,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板块去不断深入了解,是学习哲学不断进阶的必然过程。

我虽然念过几节哲学课,但是遵守维特根斯坦“对于不知道的应该保持缄默”的教训,其实并不经常写关于哲学的文章。哲学教育和学习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并非每个人都能坚持到有所成就的阶段。


后现代版《创造亚当》


如果不惮以巨大的时间、心血投入而换来一份对哲学的初步了解,则可以尝试上述书单,开始这漫漫无尽头的孤独求索之路。



作者:心技一体
來源: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