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路志正 | 医德是习医立业之本

 369蓝田书院 2018-03-20

医为仁术,医生以救人疾苦拯人危难为己任,非品德高尚者不能胜任之,所以医德是我们习医立业的根本。作为一名老中医,更有责任以身作则,为青年同志做榜样。

中医讲求医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古代有成就的医学家,首先都是具有高尚医德修养的人。

扁鹊名闻天下,行医随俗为变,过邯郸则为带下医,至洛阳则为耳目弊医,入咸阳则为小儿医,受到群众的欢迎;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并痛斥了那种“务在口给”、“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草率从事的医疗作风,华佗不愿只为权贵服务,路见病人及时救治;孙思邈不顾为宦做官,精心为百姓治病;李东垣张贴治大头瘟效方,普救疫区人民。似此者,历代不乏其人,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苍灵之苦。”中医之重视医德,于此可见一斑。

过去选择学生,必将品德操行列为首要条件。

《史记》载长桑君与扁鹊出入10余年,认为扁鹊“非常人也”,才传之以禁方。罗天益曾拜李东垣为师,李(东垣)首先询问他说:“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对他进行考察,可谓“非其人不传”。先辈们良好的医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同时,继承医德修养,是我们的任务之一。

作为现代中医,更应该加强医德修养。所谓“德才兼备”,就包括了对医生医德方面的要求。绝大部分中医工作者,继承了前人的传统,注意医德修养。但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也必须随时警惕,不断磨炼自己;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更要痛下针砭,及时纠正。我认为一个医生的医德修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省病问疾,皆如至亲

医生要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待病人如亲人,抛除一切私心杂念,全心全意地为病人解除疾苦。

医疗工作事关人命,切忌粗枝大叶,草率从事。态度要严肃负责,精力集中,诊察仔细认真,方能减少差错,收到预期的效果。古人说:“胆欲大而心欲细,智欲圆而行欲方”。只有待病人如亲人,才能真正做到。

病人有职业不同,长幼妍媸、亲疏远近之异,只有抛除一切私心杂念,待病人如亲人,才能做到普同一等,我在医疗工作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找我看病,都是随叫随到,绝没有因为他们的职位不同而区别对待,绝不草率处理、不负责任。每天还有一些病人晚间到家里来,我虽然劳累一天,晚间还常有工作,也同样认真接待,从未把病人拒之门外。

医生要详尽了解病情,而病人出于对医生的尊敬及治病的迫切心情,于是无话不说,我们要为病人保密。特别是不要宣扬病者的隐私、或作为笑谈。有些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我们还要做好思想开导工作,尤其切忌任意夸大病情使患者恐惧,以炫耀自己高明。

医生一切言谈举止,总以有利于病人为原则。

二、虚心学习,精益求精

我们不仅要有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还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

古人说:“医而无术,则不足以生人”。岐黄之学,博大精深;古今医著,汗牛充栋。医生习业,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

学然后知不足,我自1939年独立应诊后,凡日间疑似难辩,立法处方无确定把握的,晚间就研读有关书籍,进行学习。这种每晚读书学习的习惯,一直保持下来,直至今日,其趣不减。

向书本学习是一个方面,还应该向别人学习。医生要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切忌不懂装懂,故步自封。我带过不少西学中的同志、中医学院实习生、外地进修生,近几年来又带过6名研究生,我们经常一起学习,讨论有关问题,在教他们的过程中,我自己也从中学习到不少知识。去年年底,有的研究生毕业了,我给他们题词:“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勉励他们不要放松学习。过去我经常到外地出差,每到一处都要拜访当地的名老中医,向他们学习,从中确实受益不浅。学者之病最忌自高与自狭,自高如峭壁巍然,时雨过之,须臾流散,不能分润;自狭者瓮蛊矣;善学者,其如海乎?旱九年而不枯,受八洲之水而不满。

医疗技术要精益求精。再高明的医生也有治不好的病,医学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有许多东西还有待于我们去研究探索。只有勤奋学习,精益求精,才能有所创新,不断前进。孙思邈说:“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三、谦虚谨慎,团结友爱

谦虚对医生来说更为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积累多了疗效会有所提高,更应该谦虚谨慎。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绝不能以己之长,度他人之短,更忌诋毁别人以抬高自己。

孙思邈说:“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之膏肓也。”历史上叶天士与薛生白同为温病学家,开始时二人互相不服,竞相诋毁,经过医疗交流,互相学习,终成至交,传为美谈。中医要弃除门户之见,取长补短,团结友爱。即使是他人失败的教训,也正是自己值得借鉴的地方,丝毫不可有轻侮傲慢之心。

1942年,乡中陈某患温逾月,屡治不效,延请往视,至时家人正焚香拜佛,祈祷神灵。患者年方十七,观其僵卧于炕,两目直视不眴,面色晦滞,昏睡不醒;舌质暗而紫,苔黄厚而干;切其脉如转索左右弹指;扪鼻察息,呼吸虽慢而尚匀,吐气虽微而仍温,四肢逆冷。索观前医处方数10张,多宗白虎汤加减,而方中石膏用量颇重,初用2两,渐增至半斤,且皆煅用。面对此等危证,一时难于决断,沉思良久,悟出此系石膏用之不当。石膏煅用,失却解肌之效,而成寒凝之弊,遂致邪热内伏不得外达,成此逆证。犯了温病“汗不出者,不可与也”之戒。欲解其凝,必用温通。虽热伏于内,但元气已衰,遂以参附汤化裁,以人参、淡附片、紫油桂各5分,煎水频服,以观其动静。翌晨,家人喜来相告,谓药后至夜半时,病者眼启能言,少思饮食,四肢转温而能屈伸。我因忙于诊务,以为既已见效,可守方不变,属其继进2剂,孰知3日后家属张惶来告,言服完2剂后骤然烦躁不安,赤身裸体,言语不休,行动狂妄,如有神凭。我急忙诊视,果如所述。见其面色红赤,舌质红绛,苔黄燥而有芒刺;询其大便数日未行,口渴思饮,手足濈然汗出,其脉沉实有力,纯系一派阳明腑实之候。遂用增液承气化裁,以滋阴润燥,荡涤腑实。药后当晚下燥屎20余枚,二日后热退神清。我自责临证草率从事,致生变端。本例初用温通回阳之桂、附,原为救急扶正之图,既已奏效,则当更议它法,然未详察,以为得效而原方药少量小力薄,可再继进,致使燥烈之性激发伏热,二火交炽,充盛莫制,遂成阳明腑实之证。误治之失,深为内疚,深感医者责任重大,且医理精深,必须详究。倘稍有疏忽,则祸不旋踵。更不能五十步而笑百步,以他人之误而称已之能。前医误用石膏,固非正法;自己过用温通,亦致变证。两相比较,始悟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之理,同志们宜引以为戒。

I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