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坏习惯怎么养成的?直到现在才发现,这3个原因是元凶!

 奋斗的阶梯117 2018-03-20

家教智慧

那天在一个城市做活动,许多家长也都热情的来听讲座,其中聊的最多的是孩子的习惯问题,这个和我在平台后台收到的咨询信息差不多,看起来这是线上线下家长们都很关心的问题。在现场的活动中我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觉得孩子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他们一般也都很茫然。现场有的家长带了小孩来,就可以看到有的小孩会东奔西跑,有的则很安静,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个家长一个本身拿着笔记本在记录,孩子安静地坐在边上看书,有时家长会侧身和孩子轻声聊几句;另一个家长拿着手机,大多数时间是在滑屏看手机上的信息,孩子自由的在场内游荡,无目的。

孩子的行为习惯基本上都来源于父母,因为在他们没有进入学校以前,大部分有效的习惯已经养成了,这里的习惯是中性词,可以是好习惯,也可以是坏习惯,养成的路径基本一致,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上,父母的作用无比重要。

对孩子来说,坏习惯一旦形成,就像顽疾一样很难再改了。因此爸爸妈妈与其是事后再去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还不如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其实,孩子所形成的坏习惯,直接与家庭环境有关,往往是家长们的一些行为习惯,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孩子。

我们来看看孩子形成坏习惯三个“元凶”。

​​1.模仿

习惯源自模仿,基本上成为共识。通常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大多数是受到爸爸妈妈或家人的影响,比方说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在家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等等。

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

会场上两个孩子的对比也是两个家长的对比,专注听讲专注笔记的家长和漫不经心不停滑手机的家长,对应的是两个不一样的孩子。现场我请那位专注记笔记的家长聊一聊晚上怎么陪孩子,果然,她说的条分缕析,陪着孩子阅读绘本,或者让孩子写话,总之,根据孩子的需要,陪着孩子,蛮开心的。

​2.纵容

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

当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父母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予以制止,否则一旦形成恶习,改起来就难了。 有时侯,父母对孩子偶发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沉默态度,这也是不对的。须知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它会使孩子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终成恶习,贻害终生。那些恶性案件之后深陷牢狱的囚徒,有相当部分都具有童年的问题,而父母的纵容是共性的问题。

后天环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为控制的。父母了解了不良习惯的家庭成因,从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做起,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并努力在家庭教育中加以预防,就能极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

远离坏习惯,养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家庭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孩子也就比较容易走向成功。这不正是我们做家长的都希望看到的事实吗?

3.重复

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

一个动作,一种行为重复N次就会成为习惯。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

“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所以,为人父母者在孩子小的时候关注他的言行举止,尽可能地避免重复造成的不良习惯,抓好“第一次”,哪怕是挖鼻孔、挤眉弄眼这样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时候也要及时发现并设法制止。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许多坏习惯都是在模仿父母或者模仿家人,因此家长们需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不能过于纵容孩子,孩子不能做的事情,要表明好态度,坚决不能让他做。要注意到,重复往往会形成习惯,当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出现时,千万不能让其重复,要尽早予以遏制。只有这样在源头上预防,孩子才不至于形成不良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