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诊断│张伟:循“体”辨“貌” 读“说”明“理” ——“说”体文的阅读重点与教学策略

 十三的脆饼 2018-03-20

 

 

                 《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  

                          201777


循“体”辨“貌”,是有效解读文本的重要思路和策略。“循”即遵循,“体”即文体,“辨”是分辨、辨析,“貌”是文章或文体表现出来的风格与特征。循“体”辨“貌”,即从文体入手,遵循文体理路,分析文章特征,由此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深意的阅读过程。“在我国古代,文‘体’的另一指称,是体貌”,“体貌之‘体’,有时指作品之全貌,情辞事义、境界格调种种因素构成的作品的整体体貌特征”。[1]“情辞事义,境界格调”的构成要素与组织方式的不同,形成了文本的不同体貌。解读文本时,要依据“情辞事义,境界格调”的要素内核与组织思路,探究隐含于“辞”“事”之中的“情”“义”“境界”和“格调”,才能领略文本的意蕴,读出文本的真意。


读“说”明“理”,是阅读“说”体文的基本思路与策略。“说”即“说”体文,“理”即事理、义理等。阅读“说”体文,要遵循“说”体文的基本理路,把握“说”体文的基本特征,明晰文本隐含的义理或作者的基本主张。“说”体文,通常是以“说”为标题来标明文体的一种文本类型。“说,释也”[2],“正是非而著之者”[3]。“按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4],明代徐师曾进一步强调:“(说)要之传于经义,而更出己见。”[5]陆机在《文赋》中说:“说炜晔而谲狂”,方廷珪的解释是:“说者,即一物而说明其故,忌鄙俗,故须炜晔。炜晔,明显也。动人之听,忌直致,故须谲狂。”[6]从文论家对“说”体文的阐释看,“说”的体貌特征是借事说理、托物言志、辨明是非。

因此,阅读“说”体文,要把握好四个重点。首先,要明“事(物)”,即理清“事(物)”的特征,把握“情辞事义,境界格调”中的“辞”与“事”,明白“述”了什么;其次,要明“理”,即作者通过“事”或“物”要“正”什么“是非”,表达何种“己意”,把握“情辞事义,境界格调”中的“情”与“义”,明白“释”了什么;再次,明“志”,“(说)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7],阅读“说”体文,要明晰作者阐释的“己意”针对了哪些社会现象,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核与时代价值,把握“情辞事义,境界格调”中的“境界”与“格调”;最后,明“法”,即读出“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的基本方法。


且看《爱莲说》的教学实录。


问诊案例

《爱莲说》教学实录

 崔炳光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爱莲说》。作者是谁?

生:周敦颐。

师:请大家注意“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为口,右侧为页。


二、朗读课文


(一)读准读顺


师: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务是读。同学们能不能借助拼音与停顿符号读准、读顺课文呢?

(投影带有难读字注音与停顿符号的课文,教师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再重点指导长句停顿。)


(二)读出“味道”


师:其实文言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俗称“白文”。对于这样的白文,你能读通、读顺吗?

(投影没有标点的课文,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请大家放慢语速,用舒缓的语气来齐读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生齐读)


三、文本探究


师: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文章的窗口。对于题目《爱莲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一)品读莲的形象


师:“莲”可爱在哪里呢?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是哪几句呢?

(教师指名让学生朗读描写莲的语句)


1.感受结构、节奏与音韵之美

投影:

                       中通外直

出淤泥而不染   

                      不蔓不枝

莲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远益清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师:老师把这句话在形式做了改动,两个六字句,四个四字句,一个九字句。两中四短一长,错落有致,富有参差的结构美;两个中句都是三三停顿,四个短句都是二二停顿,九字长句是三三三停顿,富有鲜明的节奏感;染、焉,押韵,直、枝、植,同音,富有和谐的韵律美。

(生齐读体会,感受结构、节奏与音韵之美。)


2.理解意思

理解重点字词:①“濯清涟”,指导学生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调整语序;②“蔓”和“枝”,指导学生理解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③“益”,关联已学“自以为大有裨益”,比较理解;关联成语“多多益善”“精益求精”印证理解。学生翻译全句。


(二)探究莲的品质


师: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外形美丽、花香怡人,难道周敦颐仅仅爱它的外在形象吗?文中哪句话交代了作者心中莲的形象?(投影)“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怎么翻译?是古汉语中的什么句式?标志是什么?“君子”指什么样的人?


在莲身上有哪些君子美好的品质呢?试着用凝练的语言加以概括。读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老师联想到了君子虽生活在黑暗的尘世,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不正体现了君子“洁身自好”的品质吗?请大家展开联想,在书上批注感悟到的君子的“美好品质”。


学生交流批注结果,教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出淤泥而不染”,出于污却不合污,洁身自爱、清正廉洁;“濯清涟而不妖”,出于俗却不媚俗、朴实庄重、纯真自然;“中通外直”,通达正直、心胸坦荡;“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一身正气、独立高洁;“香远益清”,美德远播、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志洁行廉、洁净自然、仪态端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庄重、令人敬仰。


师:通过大家精彩的分析,我们仿佛看到一朵朵纯洁的莲花,更看到一位位高洁的君子。正所谓“莲如君子,君子如莲”啊!

周敦颐把君子作为做人的终身目标。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投影)

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与提携后进。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程颐、程颢便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周敦颐任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曾与有着“悍吏”之称的顶头上司王逵据理力争,最终避免了一桩冤案。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赣州人为纪念他立了专祠,并在祠后建了“濂溪书院”,书院内还挖了“爱莲池”。

(生读资料,试着用《爱莲说》中的语句解释材料中的事例。)

师:从同学们对材料的分析可见,周敦颐为人、为学、为官,都有着莲花的气度和风骨,他爱莲,就是爱君子之道。让我们带着对莲花的赞美,对周敦颐的敬仰,再来齐读写莲的句子,融注感情,读出气势。


(三)理解衬托写法

师:周敦颐爱莲、写莲,却在文中不惜笔墨写了菊花和牡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我们先来看,菊花有什么特点?

生: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秋季独吐幽芳,不畏严寒,傲霜斗雪。

师:作者把菊比作什么人?谁爱菊?比喻恰当吗?

生:菊花象征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陶渊明生活在黑暗的东晋社会,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面对黑暗的尘世,隐士是怎么做的?君子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逃避现实,洁身自好固然可嘉,但于社会无益。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力求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一方百姓造福,具有社会责任的担当,这正是周敦颐认可的君子之道。

师:作者写菊花,衬托了莲花即使在污浊尘世中也能永葆高洁本色、洁身自爱的品质。

按照分析写“菊花”作用的思路,自主思考、分析写“牡丹”的作用。

生思考,交流,达成一致意见:作者写牡丹,目的是以世人的追名逐利,反面衬托莲花的淡泊名利。


(四)体会作者情感

师:作者对三种花所代表的三种人各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最后抒情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把握句式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生:“鲜”字,表现了作者的惋惜之情;“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使用反问,强调没有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无奈与悲哀;“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个“宜”字,隐含了鄙视之情。

(生根据刚才的分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其他学生评议朗读,然后教师指导朗读。指导要点:朗读时可以通过对语速缓急、语调抑扬、语音轻重、语气把握的不同处理来有效地表达情感。“噫”,就是唉,表示叹息,拖长点儿表示感叹;陈述句读平调,重读“鲜”,读出“惋惜”的语气;反问句读升调,重读“何”,读出“慨叹”的语气;感叹句读降调,重读“众”,读出“鄙视”的语气。) 


(五)归纳主旨与写法

师:本文通过对莲的描写与赞美,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

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情感志向寄托在某一物品上的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这种写法是古代“说”这种文体的常用写法之一。


四、指导背诵


品味着莲的形象,感受着莲的魅力,倾听着周敦颐的《爱莲说》,这样的美文,我们应该熟读成诵,作为我们终生受用的财富。

(投影课文填空,学生练习填空背诵。)

(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    221700)


诊断意见

《爱莲说》全文仅120字,言简义丰,结构严谨,是“说”体文中的精品。崔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爱莲说》时,根据阅读“说”体文的基本要求,确定了教学重点和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循‘体’辨‘貌’,读‘说’明‘理’”的思路。


一、明物:在“细读”和“比读”中明确“述”了什么


标题《爱莲说》的意思是“说说喜欢莲的理由”,根据“说”体文“即一物而说明其故”的特点,本文应首先说清“莲”的特征。因此,明“莲”即把握“莲”的特征,是重点阅读任务之一。崔老师把引导学生品读“莲”的形象作为教学任务,并以“细读”和“比读”的方式让学生把握“莲”的特点。


首先,“细读”描写“莲”的句子。崔老师引导学生从分析标题入手,要求找出具体描写莲的语句,学生在朗读描写莲的语句后,在投影上改变了语句的呈现形式,将其变为两个六字句、四个四字句和一个九字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内在气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外在特征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学生在细细的品读中整体把握了莲的特征与形象。


其次,“比读”。崔老师用“周敦颐爱莲、写莲,可是他却在文中不惜笔墨写了菊花和牡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这一问题,将学生引入“比读”环节。本文除了“述”莲,还“述”了菊花和牡丹,但“述”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述”莲,所以崔老师让学生分析菊花和牡丹的特点,并把这三种花进行比较,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莲的与众不同,从不同侧面明确“述”了什么,把握住“说”体文的第一个重点。


二、明理:在“物”与“人”的转换中探究“释”了什么


解读“说”体文的第二步,是由物及理,在“明其故”中探究本文所要解释的“义理”,明确作者的“己意”。崔老师在引导学生把握了莲的主要特征后,用“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外形美丽、花香怡人,难道周敦颐仅仅爱它的外在形象吗?”这一问题,由花及人,引出“莲,花之君子者也”这一关键句,然后让学生分析莲花具备的“君子”品质,和学生一起概括出了洁身自爱、清正廉洁、心胸坦荡、独立高洁等关键词,让学生把握“君子”的特征,初步实现“物”与“人”的转换,为“明理”铺垫了基础。


为了把“君子”和作者联系起来,让学生读懂周敦颐在本文中所要表达的“己意”,崔老师补充了周敦颐的资料,让学生“读资料,试着用《爱莲说》中的语句解释材料中的事例”,目的是由莲花特征到君子特征再到周敦颐人格的特征,由物及人及己,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明确本文解释的“义理”和“己意”。当然,如果崔老师能引导学生用补充的材料,来分析作者的“己意”和本文的“义理”,让补充的材料为课文服务,就更符合阅读教学的内在逻辑了。为了巩固这一学习成果,崔老师还要求学生“带着对莲花的赞美,对周敦颐的敬仰”“齐读写莲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把莲花和周敦颐联系起来,在引导学生“明理”的过程中完成第二个教学重点。


三、明志:在情感和语气的比较中领悟“境界”与“格调”


“说”体文“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的追求,需要阅读者读懂文本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领会作者的“境界”与“格调”。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崔老师主要采用了比较情感和语气两种方法。一是比较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情感与态度。要求“同学们细读课文最后抒情的语句,抓住关键字词,把握句式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在相机点拨时,突出了“鲜”的惋惜之情,反问句的孤独、无奈与悲哀,“宜”字的鄙视等,在情感态度的比较中初步实现了“明志”的目标。二是在朗读语气的比较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明了作者的志向、境界与格调。崔老师要求学生读出最后几句话的丰富情感。在指导朗读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握叹词、语气词,读出不同句式的不同语气,这些指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志向”,领会作者的“境界”和“格调”,较好地完成了“说”体文教学的第三个重点。


除上述三个方面,崔老师还根据文言文的学习特点,在《爱莲说》的教学中强化朗读和背诵,注重夯实文言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充分。但是,从 “说”体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看,还需要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如何进一步聚焦重点,让课堂特征更鲜明。本课虽然涵盖了“明物”“明理”和“明志”三个方面,并且将重点定位在品莲花、品君子、品情感三个关键点上,但从整体情况看,本课还是有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之嫌。“导入”环节从作者入手,强调了“颐”字的写法;“朗读课文”环节,既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还要求学生读出“味道”,对“朗读”的要求过多,重点不突出;“文本探究”环节包含了“感受结构、节奏与音韵之美”“理解意思”“探究莲的品质”“理解衬托写法”“体会作者情感”“归纳主旨与写法”等内容,给人平均用力,重点不突出之感;“指导背诵”单列一个环节,没有与过程中的朗读指导结合起来,给人力量分散之感。如何根据“说”体文的教学重点,把教学内容与活动重点进一步聚焦在阅读“说”体文的关键处,提高“说”体文的阅读效益,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2.如何进一步明晰“说”体文的特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说”体文。虽然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有淡化文体的趋势,但“说”体文在中国文体发展史和文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说”体文,就是在解读中国文化现象,增强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味”。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说”体文的基本特征和阅读重点,有利于学生自主研判和确立“说”体文解读的方向与方法,提高自主解读“说”体文的能力。从本课的教学实录看,教师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晰“说”体文特征、把握“说”体文的读解重点、总结和运用“说”体文的方法方面,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3.如何由“明志”到“立志”,让学生养成“君子”品性。正如徐师曾所言,“说”体文“要之传于经义,而更出己见”。“传于经义”,是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和“事”的基本要求;“出己见”,是要表达作者自己的志向。表达“己见”,不是炫耀自己非同一般,而是用“己见”感染“他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发自内心的喟叹,是作者向其他人发出的深层呼唤:我们都应如莲花一般,像古人一样,做真正的“中国君子”。这是作者的写作真意,要真正读懂《爱莲说》,需要引导学生从“明作者之志”走向“立自己心中之志”,让学生立志成为“中国君子”乃至“世界君子”,让“莲之爱”“宜乎众矣”,才能更好地发挥《爱莲说》的树人价值,但上述实录没有这一设计,需要进一步突破。


专家处方


要提高“说”体文“循‘体’辨‘貌’,读‘说’明‘理’”能力,解决上面三个问题,可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一、聚焦“境界”“格调”,突破“说”体文的阅读难点


“说”体文“忌鄙俗”,所以有“炜晔”之貌,“炜晔”即“明显”。不少“说”体文浅显易懂,“人”“事”“物”“理”较为明确,多数学生一读就懂,如果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学生解读“说”体文的收获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说”体文的阅读难点,是如何走到“人”“事”“物”“理”的背后,读懂作者的“志向”,领会作者的“境界”“格调”,进而提升阅读者自己的“境界”与“格调”,让读者与作者的生命相遇,实现文本、作者与读者的意义同构。要突破这一难点,需要将教学重点聚焦在“境界”和“格调”上,以读懂、领会和建构“境界”与“格调”为纲,设计阅读活动,确定指导内容。


一是寻找联系。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明了“事(物)”“人”“志”之间的内在联系,读出作者的“己意”是如何通过“事”或“物”表达出来的,画出“事(物)”“人”“志”的转换脉络图。《爱莲说》中“物”是“莲花”,“人”是“君子”,“志”是“始终如一当君子”,这三者是如何有机联系起来的,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实现了“物”“人”“志”之间的无缝衔接与层层推进的,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也应是本课探讨的重点。如果把这一问题拆解为感受莲花形象、分析莲花蕴含的品质、理解衬托的作用、体会作者情感、归纳主旨与写法等学习任务,阅读过程就会平铺直叙,学生既难以抓住“说”体文的阅读重点,也缺少思维的挑战,课堂吸引力会因此大大降低。


二是品悟境界。作者的“己意”和“志向”的背后,有怎样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追求有何相似处或不同处?引导学生探讨这些问题,就能把“说”体文的阅读往前推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的“文化味”和阅读“说”体文的品位与境界。在《爱莲说》的教学中,如果在学生读懂了“莲花”“君子”和“作者志向”之间的联系之后,再引导学生联系中国文化中的“君子”,感受中国文化中的“君子”情怀与人格,了解宋代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在个人修养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主张,就会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作者喟叹的原因与写作此文的真实意图,就能在中国文化的领悟中感受作者的境界,明白此文被历代称颂的原因。


三是养成格调。即引导学生形成“读文即是读己”“读文需要立己”的习惯,在领会作者志向与境界的过程中,养成自己的“格调”,实现文本、作者与读者的共生,这是阅读的基本要求,更是“说”体文阅读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爱莲说》的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加上“我们如何做‘君子’”这一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诵读、品味中吸取中国文化中“君子”的成长养料,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成为周敦颐的“同道”者,就能发挥千古美文的当代意义,提高文章的育人价值。


二、强化“类型”意义,学会阅读“说”体文


教语文不是教课文,课文只是载体,课堂只是桥梁,以课文为载体,踏上课堂这个桥梁,需要和学生一道,抵达阅读“说”体文的彼岸。抵达“彼岸”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说”体文这一类文章,避免读懂了《爱莲说》却不知如何读《马说》的现象,要避免这一现象,需要强化“类型”意义,细化“说”体文的阅读方法指导。


(一)读懂“事(物)”后之“理”的方法


无论是“即事明理”还是“即物明理”,都需要在“事”和“物”上做文章,因此要引导学生不断细化从“内”“外”两个方面读出“事”或“物”所蕴含的精神或道理的方法。


首先是细化读出事或物的“内在关联”的方法。“内在关联”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或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二是事或物的内在品质与特征。如周敦颐笔下的莲花,既包含了外形或内在品质等多个要素,也特别点出了它的内在精神,要读懂莲花背后蕴含的“理”,就要学会分析莲花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从关联中概括出莲花蕴含的“君子”品质。


其次是细化读懂“外部关系”的方法。“外部关系”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此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关系,二是此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形态。如莲花与菊花、牡丹的关系,莲花自身的外在特征等。


再次是细化读出“内”与“外”关系的方法。如莲花的外部特征与内在精神的关系,莲花和菊花、牡丹的关系等。只有把握住了“内外”两方面的关系,才能正确“明理”和“明志”,读出“事”或 “物”的背后真意。


(二)提高“说”体文“现实介入”程度的方法


“现实介入”程度,是指联结文本与现实生活和利用文本改善现实的程度。方法指导的重点是:在学生解读出作者的“志向”与“境界”后,引导学生从地域、行业等不同角度联系现实,并以作者的“志向”和“境界”审视、反思现实,提出和表达改进现实的方法,以此发掘文本的现实价值,提升文本的现实意义。在《爱莲说》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人们”是否具备“君子”品性,现代社会应该有怎样的“君子”品性,如何养成这种品性等,如果增加了这些学习任务,就能走出“就文解文”“为阅读而阅读”的阅读教学窘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1][7]罗宗强.我国古代文体定名的若干问题[M]//吴承学,何诗海.中国文体学与文体史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6,1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53.

[3]王构.修辞鉴衡[M]//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27.

[4]吴讷.文章辨体序说[M].于北山,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43.

[5]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罗根泽,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32.

[6]陆机.文赋集释[M].张少康,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85.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610068)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3期)

(本刊公众号:zhongxueyuwenjiaoxue

本刊网址:http://zyzz./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