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运河】之二:吃货大国的崛起!

 昵称38190406 2018-03-20

前文见:【舌尖上的运河】之一:源远流长的“大吃货帝国”

上一篇说道,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是为了与齐国争霸。如果要深入了解吴国北上争霸的动机,就要先说说齐国的故事。

齐国是周朝开国元勋吕尚的封国,吕尚也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齐国是一个吃货文化极为发达的国家,堪称当时东亚吃货界的翘楚。

不信?听我一一道来。

吕尚的祖先,相传是炎帝的第十四代孙——姜伯夷,这跟与姜子牙同时代,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并饿死的伯夷不是一个人。所谓“采薇”,其实采得是野豌豆苗,其实这玩意拿蒜蓉炒炒挺好吃的,但是光吃这个不吃别的……饿死也不奇怪。


姜伯夷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在山东日照沂水附近的吕地,因此后代都称吕氏。吕尚,姜姓,吕氏,字子牙,道号飞熊,这就是他又被称为姜子牙的来历。

一般人的印象中,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弟子,是左手杏黄旗,右手打神鞭的神仙。但在历史上,吕尚在辅佐周文王之前,其实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小商人。他这一支吕氏族人早就没落了,吕尚最崇拜的偶像就是厨圣伊尹,立志一定要做伊尹那样的厨师,咳咳错了,是帝师。

王者荣耀中的姜子牙


吕尚的字“子牙”,很有可能来自于他的高超烹饪技术。春秋时代名字里带“牙”字的山东名人,还有鲁菜的最初奠基人——著名厨师易牙,以及与易牙同时代,管仲的好基友鲍叔牙。

“管鲍之交”,这张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人书封面,体现出一种浓浓的基情……


鲍叔牙的烹饪技术不见于史书,但是书里记载了他是个十足的吃货,鲍叔牙说人生有两大快事:“一为食盾鱼,二为饮玲珑。”就是因为鲍叔牙爱吃盾鱼太有名了,后人将这种海鲜称为鲍鱼,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吃的鲍鱼。

至于鲍叔牙的姓氏“鲍”,来源于“庖厨”的“庖”,古通“包”,来自于华夏始祖第一个厨师伏羲——庖牺氏,本就是烹饪大师兼吃货的专用姓氏。因为鲍叔牙爱吃海鲜,他干脆把包再加上鱼字旁,成为“鲍”字。鲍叔牙这个名字,散发出一种“我是吃货中的王中王”的浓浓霸气。所以后世所有姓“鲍”的同学,一定要记得自己是纯正的吃货后代。

吕尚年轻的时候,干得基本都是与餐饮有关的行业,早年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年纪大了杀不动牛了,改行开酒店酿酒卖酒,后来连酒都卖不动了,干脆支个摊,用常年练就的嘴皮子和丰富的生活阅历,给人算卦谋生。


吕尚最有名的事迹当然是在渭水边钓鱼。秦末淮安出了一个著名的喜爱钓鱼的吃货韩信。韩信钓鱼主要还是为了填饱肚子,吕尚所要钓的目标则是周文王这条大鱼。吕尚的著作——《太公兵法》,则被一个自号黄石公的神秘老人交给了当时躲在淮泗一带的张良。

韩信张良,都是缔造大吃货帝国,哦不是,是大汉帝国的杰出功臣。

在建立周朝之后,吕尚这个头号功臣,本来可以选择帝国腹地土地丰腴之处建立封国,但是他发挥人弃我取的独到眼光,选了靠海的山东齐地作为封地。毕竟离老家近,他在当地应该还有一定的人脉。然而在当时多数人眼中,齐地是鸟不拉屎的贫瘠之地。《汉书·地理志》载:“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

 

姜太公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来。因为长途跋涉十分疲惫,饥寒交迫。傍晚他们来到离营丘不远宿营,准备明日赶到营丘。这时部下抓来几只野鸡,姜太公此时已经贵为公侯,但仍然随身带着年轻时当厨师的家当,从中取出秘制调味料和鸡一起焖制后,香飘十里,将士们垂涎欲滴,吃后精神振奋,姜太公见状整顿人马披星戴月赶赴营丘。


你以为姜子牙打仗是这样子的:


其实是酱紫滴:


姜子牙一行至黎明时到达济水西岸,只见莱国军队正在涉水奔营丘而来,剑拔弩张。

莱国与营丘离得很近,是商纣王的属国,莱侯想趁姜子牙立足未稳之际抢占营丘。两军在济水西岸展开对垒,姜子牙指挥镇定自若,士兵刚吃饱了饭,士气很高,作战英勇顽强,莱军被杀得丢盔弃甲,悻悻而回。

这就是齐国的立国之战——营丘之战。

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就在红焖鸡的香味中诞生了。

建国之后,将士们给这道色泽红亮,汁宽味浓,鲜香浓郁,口味醇厚的焖鸡起了一个名字“太公红焖鸡',从此这道“红焖鸡'在齐国的大地上流传开来,成为鲁菜的开端。这道红焖鸡还有一个改良版,那就是红焖鸡米饭,现在满大街的“黄焖鸡米饭”则是其后世旁支。


齐国初建时,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确保自身粮食安全的基础之上,利用境内矿藏丰富、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齐国的铜矿尤其丰富,在那个年代,有铜矿就相当于拥有铸币权;齐国还利用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外贸政策,成为东方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达,齐鲁大地的餐饮文化不断丰富,山东靠海,从食材的选择上显然要比地处内陆的镐京丰富得多,鲁菜这一地方菜系开始逐渐挑战周朝宫廷菜的权威。周朝礼乐文化的中心,也逐渐从周王室所在的镐京转移到山东半岛。

相传姜太公是道家祖师之一,道家讲究五行调和,勾兑阴阳,其实在姜子牙看来,这跟调和五味,勾兑浓淡是一回事,因此,后世那些道家传人比如诸葛亮、刘伯温等等,基本都是烹饪高手,都有菜肴流传于世。


现代的厨师服都是来自于西方,如果要创设中式厨师服,下面就是现成的原型,把扇子换成厨刀OK了。


《管子》一书中体现了当时齐地的饮食礼节,如《弟子职》中说:

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羹胾中别,胾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酱。

本行就是搞饮食礼仪的儒家,其所强调的餐饮规矩自然要更加繁复。《论语》的《乡党》篇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在饮食文化上,儒家和道家的区别,体现在道家注重菜品的“色香味”,而儒家则主要关注用什么碗什么碟吃菜,先吃什么后吃什么,什么身份的人吃什么菜等等饮食礼仪。

如果要开一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高端餐馆,那么厨师就要穿得像诸葛亮那样,摆盘的服务员则要穿成这样:


孔子的这段话对中国的正统饮食文化影响深远,更是奠定了齐鲁饮食乃至日后所形成鲁菜的基本格调。直至今日,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鲁菜宴席的礼仪繁复程度,也要远胜于其他菜系。

淮扬、川、粤的高档宴席的上菜顺序通常为:一看盘(做工精细的造型冷拼)、六围碟(凉菜)、四热炒、六大菜(名贵食材所制,也可与四热炒合并一起称为十大菜)、六面点、一甜菜。

鲁菜则在此之前另加四干果、四鲜果、四蜜饯、冷菜则为四三冷拼(即十二道菜),规格略低则如其他菜系的一看盘六围碟,但称为一带六。面点之后则又上四饭菜(即配饭的四样炒菜),一盆汤,两样主食。至于宫廷与高规格的官筵,其排场之盛于此难以尽述。


上图中体现出来的现代中餐的合餐制,是唐代才出现,在宋代定型,孔子那个年代则是跟西餐类似的分餐制,也就是中国著名饭局之一——鸿门宴的那种摆位。坐不同的位置,吃不同的菜,才能体现出先秦儒家所强调的尊卑贵贱、上下等级之分么不是?


中国这种大圆桌济济一堂,体现出了“亚瑟王以及圆桌武士”那种不分高低贵贱的政治理想。从分餐制到合餐制,不仅仅是吃饭方式的变化,背后更是政治理念的深刻变革。英国这种从来没有出现过合餐制的国家,居然在中世纪出现了圆桌武士的神话,其来源实在是非常可疑——你说会不会是道听途说中国的餐饮文化后,抄袭剽窃的呢?





当时周王室宫廷菜的代表是“周八珍”,制作方法完整地记载在《礼记·内则》中,是古代典籍中所见的最古老的一份菜谱。八珍的具体用料和制法是这样的:

一珍——淳熬。煎好肉汁,浇在稻米饭上,再淋上熟油。其实相当于台湾的卤肉盖浇饭。


  二珍—-淳母。煎肉汁浇于黍米饭上,再淋上油。

还是卤肉盖浇饭,只不过换成黄米饭。这就算两道菜,厨师有点敬业精神行不?也太敷衍了吧……

   三珍、四珍――炮豚、炮羊。

整只小猪小羊宰杀后,在腹内塞上枣果,用苇子包裹妥当,再涂上草拌泥,然后放在猛火中烧烤,这在古代谓之“炮”。待草泥烤干,除去泥壳苇草,净手揭掉猪羊表面烤皱的膜皮。接着用调好的稻米粉糊遍涂猪羊外表,放入油锅内煎煮,油面须没过猪羊。末了,将猪羊及香脂等调料合盛小鼎内,将小鼎置大汤锅中,连续烧煮三日三夜,中途不能停火。食用时,再另调五味。

全猪全羊的烹制经过了炮、煎、蒸三个程序,一定是入口即化、香美无比了。这道菜倒是不难,就是太费功夫,现代人很少能吃到如此费工夫的菜肴了。

另外,这还是硬把一道菜掰成两道,所谓“八珍”明显有凑数的嫌疑……


五珍——捣珍。用牛、羊、鹿、獐等动物的夹脊肉,反复捶捣,剔净筋腱,烹熟后调味食用。主要功夫表现在肉料的预加工上.这是以加工方法而不是以烹法命名。菜肴最终的状态,估计很类似潮州牛肉丸。


六珍——渍。用新宰的鲜牛肉,薄切为片,绝其纤理。浸在美酒内,渍一昼夜。食时以肉汁和梅浆调和。这很类似于现在的牛肉刺身。你以为生鱼片生肉片都是来自日本的吃法,其实是中国老祖宗的正宗吃法。


七珍——熬。将牛、羊、麋、鹿、獐等肉捶打去皮膜,晾于苇席上,洒上姜、桂等调料细末,待风干后食用。这就相当于如今的肉脯。这种做法主要流传于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


八珍——肝膋。取狗肝用肠间脂包好,放火上炙烤.待肠脂干焦即成。

此种烹调方式现今在鲁菜中有所保留,有一道“烤网油签”的菜,将猪里脊肉切为肉签状,以网油包裹,用淀粉蛋清封口入烤箱旺火烤成。基本保持了“肝膋”的风貌。只是随着风俗的变迁,在周代为六畜之一的犬,在后世因“狗肉上不得席”从大众菜单中移除了。 

礼乐等级制度良好运行的前提,一定要什么层次就装什么层次的X,下层看上层都是羡慕仰望的态度,哇塞,老牛X了!各个层级才能各就其位,这套制度才能有序运转。

周八珍在当时,肯定是很多吃货前赴后继研发的心血,但是用现在的眼光看,周八珍充其量就如同“新疆菜”,全是肉,烹调方法也很单调,一顿两顿还行,老吃就腻死了。吃惯了花样更多、更加精致的鲁菜的山东诸侯,显然就越来越看不上周朝那套礼乐了。

宴席的排场本就是经济实力的比拼。只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才能吃得起奢华的宴席。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浪费粮食是极为严重的罪行。夏桀和商纣王的罪名都有一条——酒池肉林,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有在肉林里散步,酒池里洗澡,反正天下人都相信,如此浪费粮食简直罪大恶极。周武王起兵时,还宣称商朝一条很重要的罪行是,商朝人从上到下都爱好喝酒,实在太腐败了。

当时的生产力不高,让土里刨食的老百姓理解什么叫罪大恶极,没有比浪费粮食更严重的。今天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人看来,不就是浪费点粮食么,有什么啊,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够养活非洲好几亿人了。在非洲穷人的想象中,中国人是不是都生活在酒池肉林里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

后来中国物质丰富了,原版的酒池肉林是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暴君的想象了,人们想象的酒池肉林一般是这样的——纣王有十个肾也扛不住啊!


在周朝,如何吃饭,吃什么饭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其中的关键是不能“逾制”。礼记·王制》中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意思是说,天子平时可以吃牛肉,诸侯平时也就吃吃羊肉,等到重大节日才能吃牛肉,大夫、士等级依次降低,普通老百姓平时就别吃肉了,菜汤配小米饭就得了。曹刿论战中所说的“肉食者鄙”,体现了吃肉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孟子给齐宣王描绘的“王道乐土”的理想图景中是这样说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按照孟子的设想,平头百姓辛苦奋斗一辈子,到七十岁的时候差不多可以吃肉了,这就是他脑海中的理想生活。

咣当,原来孟子脑海中的幸福生活,比刚从战乱中恢复的苏联的淳朴梦想——“土豆炖牛肉就是共产主义”,至少还差了一百张煎饼果子那么远啊……


在周朝,由于物质条件还不太丰富,人们可以用来装X的手段极为有限,主要就集中在吃上。作为周天子,他的那套饮食礼乐必须是逼格中的战斗机,让诸侯们情不自禁地升起仰视之心。款待诸侯摆的宴席居然还不如诸侯在家吃的好,久而久之,诸侯们自然产生轻慢之心。

另一方面,如果诸侯国经济搞得好,让老百姓提前吃上肉,是不是就更受民众拥戴啊?

因此,饮食文化的中心从陕西镐京转移到山东半岛,除了以姜子牙为代表的道家一派对于烹饪之道更加擅长之外,更是政治经济实力的深刻变迁。

拘泥于礼乐文化的周王室和鲁国单纯强调仁义道德,但是没有经济基础,饭都吃不饱,大谈特谈吃饭用什么碗什么碟有意义呢?

吕尚说了:“不富无以为仁”,也就是说首先要让大家吃饱吃好,然后其他事情就好谈了。在这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齐国不仅成为吃货大国,也成为天下霸主。

下一篇我们就讲一讲,齐国历史上的著名吃货——齐桓公姜小白,和他手下的那群吃货们。


正是吃货姜小白开了争霸先例,才有其他吃货们的群起效仿,吃货吴王夫差的北上争霸,以及——淮扬菜的发端。


一场吃货们的聚会——葵丘会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