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悲鸿为什么钟情画马一生

 来来永胜 2018-03-21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画马享名于世。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1949年徐悲鸿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在徐悲鸿先生一生中,画马的次数是最多的。关于徐悲鸿先生最爱画马的缘由,世人一直各有所说。最受世人肯定的说法,是由于爱国。


有道是郑板桥画竹,齐白石画虾,莫如徐悲鸿画的马。徐悲鸿画马,笔墨淋漓潇洒,无论是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可贵的是,徐悲鸿的水墨奔马图,画面大都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间参西法。



其实,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就认真作过马的素描,从1930年起,徐悲鸿开始以水墨画画马。其现存最早的画作于1931年完成。它纵六十八厘米,横一百一十厘米,画中的马没有马鞍,没有缰绳,在原野上狂奔,给人感觉神骏气昂,奋发感人。这幅画还表现了奔马的驯良、坚毅、敏捷等性格特征。画上无题款,只有“东海王孙”钤记,是徐悲鸿在1931年愤走粤西时的箧中遗物,1937年其家人检赠宜兴渡船公周法大,流传至今。


1940年,徐悲鸿先生应邀至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举行画展。他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邀请,游历了喜马拉雅山之大吉岭。在那里,他看到了罕见的高头、长腿、宽胸、皮毛闪光的骏马,他曾骑着这些骏马远游,并由此了解了其剽悍、勇猛、驯良、耐劳、忠实的特点。此间他对着骏马做了大量的写生,反复捕捉其各种神态,从而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奔马,达到了“尽妙”之境界。据说徐悲鸿自己认为,他画马真正的成就,始自此次印度之行。



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徐悲鸿不断在画马中寄托着忧国忧民的情思。他曾在画马题诗中有“哀鸣思战斗,回立向苍苍”,“秋风万里频回首,认识当年旧战场”等词句,以激励国人不畏强暴,大胆抗击日寇的侵略。在这里,徐悲鸿追求的境界可谓是“鸿雁悲鸣,骏马悲嘶”。



徐悲鸿的马,多数为站马和奔马。这两类的马也是价值较高的。与其他的画不同,他的画结构总是较突出。注重造型为主,融入了西方美术学的技法。突破了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画法。作品象征的意义也是非凡的。在民国初期前,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瓜分,中国四分五裂的时候,此时马的作品多为嘶鸣为主,意在表达中国人民的挣扎和醒悟。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作品多为奔马,鼓励着中国人民面对日军的侵华无所畏惧,不怕艰难的品格。



徐悲鸿的家国之爱是一种大爱。他这一生的民族情结、民间情结都很深。大家都知道,在对传统国画的改革中,徐悲鸿是最提倡现实主义的,所以,他画国画、画油画,都喜欢从现实生活取材,从富有积极人文寓意的故事或者传说中取材。除了奔马,他的代表作《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徯我后》,都是很大场面的历史人物画。但无论这些现实题材怎么变,其中的家国情怀,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从来没有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