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翦请田

 恶猪王520 2018-03-21

    
                                                 王翦请田---君臣关系系列之二

                           
                                              (《资治通鉴》秦纪二,始皇帝下,二十二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

       秦昭襄王杀掉武安君白起后,无良将可用,导致前方战事失利,损兵折将十多万人,不得已灰溜溜地下令撤兵。
       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年轻将领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替秦王分析前线形势变化,认为赵国及诸候联军取得胜利后已经懈怠,秦军反败为胜、扭转战局的时机已到,应重新布局,组织出击。秦王果断地听信了这位年轻将领的意见,遂委以重任。这位将领果然不负众望,利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败了诸侯联军,为秦国换回了面子。
       这位接替白起,力挽狂澜的年经将领,就是王翦。

       之后的三十多年里,王翦、王贲父子率领秦军灭掉了除韩国外的其余五国,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头号功臣。

      王翦的前辈---名将白起军功卓著,却失信于王,最终郁郁寡欢、不得善终。与之截然相反,王翦不但为全国统一立下了头功,还得到了生性多疑、心狠手辣的秦始皇的高度信任。由此,王翦的后人一直得到皇家垂恩青睐,王氏家族也不断延续壮大。
       王翦本人被尊为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先祖。

        之所心能够善始善终,庇荫后人,主要在于王翦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善于处理君臣关系。

       “王翦请田”的历史典故,充分发说明了这一点。

       秦始皇二十一年,秦国伐楚。秦始皇问将军李信,需用兵多少,李信说二十万就够了。王又问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不可。”秦始皇笑着说:“大将军真的老了!胆子怎么越来越小了?”遂派李信攻楚。王翦也借机请病回家休养。
       结果楚军大败李信,李信丢盔弃甲逃了回来。
       秦始皇大怒,但冷静之后想想:姜还是老的辣,还得请老将出马。于是亲自到王翦府上致歉,说:“寡人没听信大将军的话,任用李信不当,为秦国丢了脸。老将军虽然有病在身,关键时刻可不能放下寡人不管哪!”王翦还是推说有病,实在是无法带兵。秦始皇急了:“已经定下来的事儿,别再说了!”王翦说:“如果非要老臣出马,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就按老将军说的办吧。”
         
      秦始皇亲自送到灞上,为王翦饯行。酒酣之际,王翦乘机向秦始皇提出来,要求赏赐大量的良田美宅。秦始皇说:“老将军只管放心上前线去吧,家里的事儿勿需多虑,还能担心家里面穷,没钱花吗?”王翦说:“按照秦国制度,做武将的,功劳再大,也不能封候。我向大王请田,是为了退休之后,为子孙后代积累点儿家业,好让后人过上好日子啊!”秦始皇听罢,噗嗤笑了。

      等大部队行进到边关,王翦又先后五次派人向秦始皇请田。部下蒙恬看不下去了,对王翦说:“老将军这样三番五次地向王乞求田地,是不是有点儿过了?别让人笑话老将军太贪心了吧!”王翦悄悄地对蒙恬说:“这你就不懂了。王是个疑心很重的人,我把秦国绝大部分兵力都带出来了,国内已经空空如也,王不担心我趁机造反吗?我反复向王请田,是想向王表明我没有野心,只不过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安稳日子。只有这样,王才不会怀疑我呀!”
       蒙恬听了,豁然开朗。

       之后,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灭掉楚国,又南下平了百越。
       正因为秦始皇对王翦深信不疑,有了后方的保障,前方战事才得以顺利进行。
 
       王翦善于自保,妥善处理君臣关系的功夫与白起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二人长处、短处进行对比,对于二人的强烈反差深有感触,用浓重的笔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由此形成了一个成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