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世襄:业精于嬉,我耽拙朴

 知行合一34brrm 2018-03-21

诗人车前子曾言:

“21世纪,可能还会出个钱钟书,

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王世襄,字畅安,祖籍福州,

著名文物专家、学者、鉴赏家、收藏家,

历任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

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文物局研究员等职,

1914年出生于北京的芳嘉园,

家族在清朝世代为官,

几位舅舅也擅于花鸟、山水、竹刻。

王世襄书法作品

王世襄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

“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工作能干好吗?”

他很会玩,玩得专心致志,

上的是美式学校、英文极好,爱的却是民俗,

养鸽子、斗蛐蛐、驯鹰、漆器、

竹刻、家具、古琴、葫芦……无不精通,

连厨艺也留下了“焖葱”等绝活。

王世襄旧藏木雕雪山大士像

壹 | 斯是陋室

芳嘉园面积并不大,

是王世襄祖传的一处宅院,

有海棠树两株,枣树、核桃各一株,

竹篱笆上爬满牵牛花和癞瓜,

除了王世襄一家之外,

还有两户“房客”——书画家黄苗子一家,

《大闹天宫》漫画作者张光宇一家,

最多的时候住了八户人家。

王世襄与袁荃猷夫妇在芳嘉园

曾经至芳嘉园拜访王世襄的人,

都会惊讶空间是如此的狭小、简陋——

精美的明式家具堆积在一起,

名贵的花梨长方桌上放着调料瓶罐,

紫藤雕花榻上就是就寝之处,

“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

在住宅无法私人买卖的年代里,

王世襄只能在破败的瓦房内收藏、研究。

王世襄在书房中

贰 | 十块以下

有人曾经将朱家溍与王世襄的藏品比较,

认为朱的藏品多属于一级文物,

王的藏品多属于二级文物,高下立判。

对此,王世襄毫不在乎,

并表示,“鄙藏不值钱,

十块钱以上是朱家溍玩的,

十块钱以下才是我玩的。”

王世襄旧藏家具

“十块钱”并不是自谦——

王世襄的家境并不十分富裕,

财力所限,

只能不时拿家用去贴补喜好,

书画、瓷器等传统收藏领域难以深入,

反而另辟蹊径,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七八十年代,

收藏了很多杂项,玩出了花样。

王世襄旧藏玩鹰护具

叁 | 以藏入文

收藏,不仅是玩乐,

更成为贯穿王世襄一生的研究课题;

兴趣之博杂,积累之用心,

都已变成了一本本享誉世界的著作。

王世襄《自珍集》

《髹饰录解说》初稿,

王世襄从1949年冬写到1958年秋,

开创了古代漆器研究这一全新的领域。

1985年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

收录了私藏和精选的162件家具珍品,

这是中国第一本关于明式家具的专著。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

《蟋蟀谱集成》、《秋虫六忆》、

《明代鸽经》、《清代鸽谱》、《北京鸽哨》、

《说葫芦》、《冬虫篇》、《大鹰篇》、

《獾狗篇》等文字,更是如启功所言,

“一行行,一字字,中华文化的注脚”。

王世襄《说葫芦》

肆 | 得之遣之

居室逼仄、年岁渐老,

王世襄渴望为一生藏品找到妥当的去处。

王世襄旧藏家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993年2月,

香港商人庄贵仑以不到十分之一的市场价,

买下王世襄收藏的79件明清家具,

全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专室陈列展出。

王世襄也用这笔钱购置新居,

搬离了芳嘉园,不再受漏风漏雨之苦。

王世襄旧藏家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2003年11月,夫人袁荃猷病故后,

王世襄委托嘉德,推出“俪松居长物”专场,

将葫芦、鸽哨、铜炉、扇面、古琴等珍品,

悉数拍卖,与毕生所藏告别,

“遣送得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结局”。

6301万元的总成交额,100%成交率,

这也是当时个人收藏品专场拍卖的最高纪录。

王世襄旧藏三足炉

2003年以209万元拍出的紫檀笔筒,

2012年再次上拍,以5520万元成交;

2003年以891万元拍出的“大圣遗音”琴,

2011年再次上拍,以1.15亿元成交……

王世襄旧藏“大圣遗音”古琴

在今天的艺术品市场上,

“王世襄旧藏”已成为业界推崇的符号,

也给藏家留下了太多的惊喜,

这或许是对老先生最好的褒扬。

王世襄旧藏紫檀笔筒

王世襄书法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