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顾现在的老人就是照顾未来的自己

 阿方lf 2018-03-21

和年苑,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公众号,致力传递老年医学的价值和声音。


很多人为了要达成理想的退休生活,首先想到的都是:'我要存多少钱?'、'我退休要住哪?'、'保险准备够不够?'不过除了自身的准备,社会上是否提供完善的后援也非常重要。


以我们最常借镜的日本或北欧国家来看,除了长辈本身有足够的自助能力外,其实整个政府、家庭、社会,甚至每个国民都朝着'让老人活得开心又长久'的目标不断努力着。


一般而言,熟龄者特别需要以下六种社会支持:


一、老来养身需要可靠的讯息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t)


从生活可以自理,日常可以跑、跳、走的健康期(60-65岁到75甚至80岁),长辈可能最想知道哪家银行有储蓄险,想把部分退休金好好运用;到需要辅具的障碍期(80或85岁以上),或许想知道哪有义诊,或是租用辅具的讯息;而且随着年龄越高,长辈会越在乎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健康讯息。


比如本来没有运动习惯的长辈,退休后固定去公园早操,其实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好现象,因为高强度运动或可减缓肌肉衰老;跳广场舞预防失智症,适量运动让长辈看起来更加年轻有朝气。



你是不是曾经听长辈说:'中午不睡觉下午精神会不好。'其实退休后养成的午睡习惯,不仅可以让他们维持一整天的精神活力,也是透过提高睡眠品质来减缓记忆力衰退。就像《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提到的,大脑结构会随时间而自然变化,进而影响睡眠品质,减弱长期储存的记忆。(摘自《纽约时报》,下同)


二、面对身体退化,需要实际的物资或工具支持(tangible support)


随着年龄越高,体力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但每个人对体力衰退的反应不同,适应力也有差别。有些熟龄者可以从容应付,安然度过;有些可能一时之间无法适应,引发老年忧郁。举例来说,一个身体向来健康的人忽然中风,在面对愈后的复健和种种不习惯的障碍时,需要有人提供具体的协助以及合用的辅具来改善生活、行动的困难。


心理层面的调适,除了要克服由健康走动到忽然行动不便的打击,还要适应对他人或工具的依赖。从强健到脆弱,从支配到受予,这对许多熟龄者来说是一种失去自尊的感觉,心里多少会难以接受。为了促使身体能尽早康复,便会四处求医。这时,正确的物资或工具支持就更显重要。


三、突破死亡恐惧需要情绪支持(emotional support)


当熟龄者情绪低落、负面时,除了同理、倾听等情绪上的互动,更应该使其安心、放心与宽心。



举例而言,对死亡感到焦虑是很多熟龄者会有的心境。试着了解原因,才有助于舒缓此一担忧,通常原因有以下三个:


(1)对生理变化的担忧


五十岁左右,甚至四十岁一下子就出现白发、皱纹、远视、老人斑这些外观上明显的变化,会对心理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冲击:'我老了,身体不听使唤了,我是不是快死了?'家人可以适时从旁安抚:'相由心生,我们心里保持轻松,人看起来会更有精神。'而且让长辈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会孤单一人,家人永远陪在身边。

 

(2)对时间流逝的意识


主要是'每过一天,在世上的时间就少了一天。'这类的焦虑。家人应适时鼓励:'每过一天,就多赚一天,多一天享受銀发乐活。'


(3)对未知的死亡的恐惧


因为没有人知道死是什么感觉?死亡长什么样子?人不分年纪,或多或少对死亡都有担忧。只是随着老化,身体的不自主就更容易勾起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担心自己会不会在睡梦中死亡?或哪天重病只能靠仪器维生,那种紧张和痛苦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沉重的压力。


多花点时间陪陪长辈,察觉情绪的不安,给予情绪疏导,找到抒压方式,成为熟龄者身边最好的支持者。


四、家人不在身边时需要社交圈支持(social integration)


长辈如果特别喜欢参加某项活动,或是特别喜爱跟某一群体的人在一起,从事休闲活动,例如:一起在公园打太极、一起上插花课、一起去进香,因为有相同的兴趣加上年龄相近,很容易成为好朋友。当家人无法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这些'老友'便是最佳的支持力量。


世界各国的高龄人瑞,都有其独特的人格特质。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的生活都很灵活,不固执。最重要的是,有一些固定的、可以散步运动、闲话家常的朋友。


一般说来,长寿老人没有极端放纵自己的生活习惯。他们不追求天天吃保健食品,但会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他们可能偶尔喝点小酒,但不常吃垃圾食物。


五、活得正向快乐需要自尊支持(esteem support)


许多熟龄者喜欢种花、烹饪,当家人给予正面的回馈:'菜煮得好香'、'好厉害!手艺怎么这么好。'会让他们感到被肯定,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老年人可能仅仅因为年龄而遭到歧视,即便他们的能力和资格绝不比年轻人差。多多鼓励身边的长辈吧!正向的语言的力量是很惊人的,一句小小的赞美就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活力。



六、提升自信减少孤独,需要利他支持(support of others)


'以銀发帮助銀发'的概念,特别是在高龄化且少子化的人口趋势下,'銀发人力'是不容小觑的社会力量。况且銀发族再次复出工作,不仅只是劳动赚钱,还有经验传承,提升自信。因为,每个人都有'需要他人'和'被他人需要'的渴望。


当熟龄者体力尚可时,助人能使他感到被需要,也增加正向的情绪,这种心灵上的积极与愉悦,说是胜过市售保健食品也不为过。一方面可交新朋友,减少孤独感;又可以当作运动,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一举二得。


想成为銀发乐土,来自整个社会的支持力是不可少的。不妨就从自己及家庭开始做起,这六种方法都不难,随时可做。比如:天冷了提醒长辈多加件衣服、注意他们的身体变化等等。


当然长辈如果发现自己需要帮助,身边却正好没有人发现时,也可以大方提出需求不用怕麻烦人或不好意思。举个非洲奈及利亚伊格博人的例子,伊格博族的老人在晚年时便不再有生产力,不过他们有权公开要求照顾,一点也不觉得罪恶感或没面子。



因为有一天我们都会老,照顾现在的老人,就是照顾未来的自己。


本文来源:台灣長期照顧關懷協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