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为什么全世界大多数婴儿先学会叫的是爸爸和妈妈?

 金潼妍 2018-03-21

本文参加了【护苗 • 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关于宝宝先学会叫爸爸还是叫妈妈的话题,似乎绝大多数新手爸妈都会为此争论不休。有老人说,先叫谁谁就以后为孩子操心多一些。不过,大多数人更愿意接受这种解释,即宝宝开口说话,无论是叫爸爸,还是妈妈,都是一种发音,没有意识的叫,哪个声音听的最多,也许他就先学会了。也有妈妈诉苦的,自孩子生下来后就不分昼夜的照顾,可没想到第一次开口叫的居然是“爸爸”,那一刻真的好吃醋,难道女儿真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顿时倍感挫折!也有的妈妈觉得孩子爸爸平时工作忙,和孩子接触少,所以拼命在孩子面前说“爸爸”。

 

     但是为什么全世界大多数婴儿先学会叫的是“ba”或“ma”的音呢?有人对此做出了理论方面的解释——“a”是婴儿啼哭时的自然音,口腔打开、舌自然放平、双唇自然展开,声带颤动就可以了。声母“b”、“p”、“m”只需要双唇配合,无需齿、舌、鼻、喉等多种发音器官联动。这种解释,本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同的,但似乎解释的还不够充分。于是笔者到Google在线翻译上调取的所有可差的语音关于“爸爸”、“妈妈”的发音,发现“a”的音并不是应用的很普遍,但大多数语言在“m”和“b”的发音上是存在一致性的。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笔者因自身生娃带小孩儿,闲来无聊(其实是当妈的习惯性宠溺地望着自己的娃)观察偶得。无论是“b”还是“m”,都是源于人生为动物,确切地说,是哺乳动物的本能。

 

  “m”的发音嘴型同婴儿吃奶时的嘴型是极为相近的,用专业语音描述即双唇闭拢,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声带震动。我们回想一下,婴儿吃奶时,双唇含着奶嘴,口腔呈闭拢状态;软腭下垂,配合吸允动作。中国的餐桌礼仪中有一项叫吃饭的时候不要吧唧嘴,我们这里不对礼仪问题进行讨论,但吃饭时吧唧嘴时的口型与“m”的发音嘴型也是有相近之处的。我们再来说说“b”。有人认为,“b”是塞音,发音时无需气流振动声带,而后者“m”是鼻音,发音时气流不仅要振动声音,还要从鼻腔通过,所以“b”更容易发出。本人发现,从人的进化理论去解释这点似乎更为合适。我们知道,婴儿长到三四个月,口水就会变得多起来,是因为唾液腺开始发育。口水的功能有很多,如促进吞咽,刺激味蕾;保持口腔潮湿,维持口腔和牙齿的清洁;其中就包含促进嘴唇和舌头的运动,有助于说话。那么口水是如何促进嘴唇和舌头的运动呢?似乎每个小孩子都会经历“玩儿口水”,每个小宝贝玩儿口水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本人就通过俄语“大舌音”(舌尖发颤音)的方式丰富了宝宝玩儿口水的方式,但似乎大多数宝贝都会用的方式就是“吐口水”——“bu~~~bu~~~”于是口水就满天飞了。有了这个重大发现之后,我想起来影视作品里的一个小段子——为什么英文的蓝色是“blue”?因为大海是蓝色的,鱼儿要浮到水面吐泡泡,所以是 “blue~blue~blue…” 其实,鱼儿吐泡泡和这时的宝贝吐口水其实差不多,所以我每天都要对着她说几次“blue、blue、blue……”结果是孩子很早就能清晰地喊出“爸爸”和“妈妈”了(具体表现为开心的时候喊“爸爸”,饿了困了喊“妈妈”,这里又体现了动物的本能)。

 

      本人认为,无论孩子是先喊“爸爸”还是先喊“妈妈”,都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由动物的本能演化而来,而体现后天驯化的词,是“奶奶”,因为我们几乎每天给她喂奶的时候都会重复说“宝贝要吃奶奶了”。所以,你家的孩子会说的第三个词,是什么?

 

     顺着动物本能的思路,因为吐口水使得婴儿对“b”的发音产生的刺激得到强化,所以本人继续沿着“b”的发音思路进行引导:一是替换声母,将与“b”口型相近的“p”,把“baba”换成“papa”进行引导;二是替换韵母,将“a”换成“ao”,于是就有了“bao”,而我们对着孩子经常会喊“宝贝”,都是“b”开头的音(有专家指出,教孩子说话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叠音词,所以我一般不喊“宝宝”,都是喊“宝贝”),成果就是孩子在八九各月的时候能发出不清晰但足以分辨的双音词“宝贝”。为了强化“宝贝”的刺激,我像对暗号一样,每天多次对孩子说“XX是妈妈的宝贝,妈妈的宝贝是XX”。没多久,孩子喊“宝贝”就很清楚了。

 

    当然,这是本人一些浅显的认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事情不明缘由,比如,自家孩子非要将“饼干”说成“巩-干”,“bing”和“gong”的发音在成人的世界里实在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中间有什么联系,本人至今仍百思不得解,还期待更多的人士共同关注,共同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