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篆刻刀法的运用

 秋雨书轩 2018-03-21

刀法,顾名思义就是指运刀的方法,当与学习书法当中的基本笔法一样,成为篆刻技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古代篆刻理论中对刀法的研究与陈述往往是故弄玄虚,把本来很简单的操作讲得神乎其神。陈克茹在(篆刻针度》中例举了单刀、双刀、复刀、反刀、飞刀、锉刀、轻刀、伏刀、埋刀、切为、舞刀、涩刀、冲刀和送刀等多达14种刀法。它们有的着眼于效果,有的是动作的追加,有的只是追求一种用刀的感觉,有的则牵涉到整个制作过程的刀意问题,但这些都没有涉及具体的技术动作特征,使得许多篆刻爱好者一头雾水,摸不着边际。

篆刻的刀法其实也没有什么大讲究,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之后,人们总结出所谓的刀法总共不过是冲刀、切刀这两种基本刀法。冲和切构成了篆刻当中“刻”的基本技术动作。所谓冲刀就是“执刀直冲”,这种方式在刻的过程中比较畅快淋漓,运刀的过程也比较长。它形成的刻痕线条较为挺劲,有力度感,这是历来篆刻爱好者和篆刻家普遍使用的刀法。在古代篆刻家中,汪关、林皋、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是以冲刀法刻印的代表人物,当代随着篆刻艺术更向着写意化发展的趋势,冲刀的运用更为大胆和多样。所谓切刀就是由多个用刀角切石的小碎刀连接成一根完整线条的用刀方式。它的墓本法则是表现一种“断而再起,笔断意连”的刀味和笔意。用切刀法表现出的线条则较为苍老含蓄。这种刀法是受古代刻制玉印的“切玉法”影响发展而来,受到历代印家的推崇和重视,明代的朱简以及稍后的浙派诸家大多使用的是切刀法。

然而刀法毕竟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要谈刀法还应该与篆法和章法放在一起考虑。在篆刻艺术中,章法、篆法和刀法三者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刀法受章法的支配又是表现章法和篆法的手段。刀法在篆刻艺术中是一种比较活跃的手段,它没有定法。不同的创作主体应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和印面形式的具体需要而采取各种相应的技法程式,前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刀法的最佳标准:一是要有刀意,二是要自然,三是要有风格,四是要有锋芒有力度,五是要有神采,六是要求贯气。这六条原则也正是与中国书法的基本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互通性和连贯性。我们只有在长期的篆刻临摹与创作实践中逐渐摸索,慢慢体会其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篆刻艺术中刀法的本质与线条之间的美学涵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