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剖析对心理学痴迷的三种人的心理!以及如何做好心理咨询师的思考

 赌徒ob8xpheasa 2018-03-21

作者:周云骞,心理学爱好者,心理社工,心理咨询师,《生命这出戏》、《超心理学研究》头条号作者

传播心理学入门、心理健康、心理治疗、超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启发人们对自我觉知,对生命探索。

介绍一些心理保健的书籍和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书籍,以及关于生命意义的生命之书。

在办头条号的第一天,我就写下了这句话:“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写一天,直到所有的平台都关闭,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果说写专业心理学的文章会让自己牺牲利益,但比哗众取宠的新闻有营养,却能帮助到许多陌生人,我愿意一直做下去。

大家好,我是周云骞,答应过大家每天分享心理学知识,我已经坚持了2个月,没有一天食言。即使是除夕,我也没有落下。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这样逼自己。写文章占据了我大部分工作以外的时间,两个月写了七八十篇,十几万字,头条发了我不到20元,为什么还能有足够的动力驱使我去写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知道我答应过大家,我知道有很多人处于痛苦中,他们没有人领路,不知道如何用心理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很多抑郁症患者只要及时治疗,不至于会发展到重度,有的是因为家里缺钱治不起,有的是观念上没有更新,不能面对自己。一种使命感驱使着我在许多个夜晚,一个人坐着电脑前,放弃大部分玩耍的时间,安静敲着键盘,花上几个小时,只为写一篇只有二三十人读的文章。

所以在办头条号的第一天,我就写下了这句话:“不管写得好与坏,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写一天,直到所有的自媒体平台都关闭,直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就不能轻易反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我不关心粉丝数,因为我写的专业心理学,喜欢读的人相对较少。一旦粉丝数多了,留言也会多,我可能会顾不上来,我每天必须抽出几个小时阅读。不输入知识,我是不会进步的。

今天简单和大家说说,什么样的人会对心理学痴迷。还记得我以前分享过的这个性格金字塔吗?

性格金字塔

心理学总体分两种范式,一种叫实证主义,一种叫人文主义,也就是说喜欢实证和喜欢人文的都可能是心理学的痴迷者。实证主义就是重逻辑思维、思考和判断,又因为心理学是向内思考,所以这个图中最喜欢心理学实证主义的类型是INTJ,当然工作的需要,科学家和企业家类型的人也会学习心理学,但是根本达不到INTJ学习心理学那种深刻程度。你知道INTJ是什么人吗?历史上著名人物诸葛亮,吴用,这样的军师,他们学习心理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企业主服务。他们善于伪装,感情官能比较低,道德感比较低,所谓兵不厌诈就是这样的人。具有人格模拟器,如果被邪恶的人收买,他们会用心理学干坏事。准确意义上说,他们可能并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可能更适合做心理分析师。他们做心理咨询的弱势,就是情感上特别被动,优势是眼睛敏锐犀利,对一些喜欢受虐的人,缺乏主见的人有用。因为在心理咨询领域很少有心理分析的对应岗位,在经济压力下,他们可能会选择做测评或为企业做人力研究。

INTJ心理分析师的眼睛——让人不寒而栗

另外一种叫人文主义,这类人肯定也是内向思考的,会思考各种心理问题原因的可能性,他们善于用情感官能,所以心理咨询师大多是很温暖的人。有一部分喜欢去劝告,比如作家型INFJ,本意是很好的人,很善良,但是很希望他人采纳他的意见,他们有很强的文字能力,喜欢写作去影响他人。另一种是INFP,心理治疗师又叫梦想家,他们和作家型的区别,就是他喜欢接纳人,很温暖,他不喜欢评价他们好坏,善于动用情感官能,给人以激励。

人本主义范式下的心理咨询师的外表——温暖

两种范式下的三种人都有可能在心理学领域做出很大的成就,前者适合做心理分析,比如部队、警察系统里的调查官、案件分析师,为企业做智囊,智商很高。但是惜字如金,有点显得不近人情。后者,在你受伤的时候被你遇到,你会很快被温暖的气氛所同化,虽然有时候这样的气氛和微笑显得有一些刻意,但是确实是很快被他们拉近心理距离。

云骞哥属于后者INFP,心理学领域撞见INTJ实证主义者,是非常常见的,今天我和一位实证主义者心理咨询师有了一段讨论。他是个无神论者,反对神学,他把和灵魂、超心理、都定义为伪科学,把科学的边界定义得非常严格。只要不是科学,他就嗤之以鼻。他在头条号里吸纳几千名粉丝,在给他人做收费的咨询,而且把未付费咨询的案主的聊天记录公布在网上给大家阅读,我觉得非常不妥。我批评了他不应该这样做,即使是未付费也不应该这样做。再说头条号里缺乏隐私保密条件,根本不适合做心理咨询,更别说收费咨询,于是有了一段辩论。更要命的是,他还把我和他的辩论,一字不漏未经处理就发布在头条号上。让我觉得有必要写这篇文章,为心理咨询师正名。

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时间很长

我知道学心理学的时间拉得很长,成本很高,除了高昂的学费还有时间成本。不像很多做电商、做企业项目,几个月就能看到效果,而心理学,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需要5年到10年时间才能真正掌握一门咨询和治疗技术。这期间很难有收入,助理咨询的岗位,也需要有关系才能获得。不能因为心理学缺乏变现的渠道,就在自己还没有达到水平的情况下,在没有督导的情况下,用这样公众的方式变现。我跟他说:“你可以写作,赚一些稿费和打赏,也可以去从事一个公司里相关的工作去赚一点社会经验和金钱,把咨询当成爱好,慢慢积累。”现实情况是,很多咨询师培训几个月时间,就能拿到证书,没有心理学研究生学历,也没有督导,就开始从事心理咨询了,而且是付费咨询,真的让人很担心。

我是这样回复这位INTJ的实证主义心理咨询师的:

不说了,我不在头条做收费心理咨询,我是在心理与社会学院读研究生,我接受过系统的心理物理学和行为主义的学习,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敬畏灵魂和生命,我接纳每一个人包括你,虽然你们和我很不像。我是对生命敬畏提前在30岁就觉悟了生命的意义,才走这条路。我是要加入组织的,我做心理治疗和咨询是要在博士生导师的督导下进行的。自己要谨慎说出每一句话。其实你的智商在我之上,能理解很多逻辑性很强的理科的知识,你在心理学领域也能很好发展,比如警察侦探,人类心理数据分析师,还有很多重逻辑的领域,但是文科领域,你偏弱,感情官能比较弱。以至于你的分析即使很到位也缺乏美感。在我心理,和大部分人一样,心理学,不管是不是科学,都渴望得到安慰,和美感的享受。我们不要争吵了,各自修炼好自己,提供给大家更好的精神食粮。赚钱的方式很多,如果把心理学和钱挂在一起 ,就变味了。

如何做好一个心理咨询师呢?

我认为:心理咨询的过程是痛苦的,如果很愉快,没什么用。心理咨询师是带你回到早年创伤,关注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时刻。在创伤的那时刻,当时是你是孤独的,无力面对的。咨询师带你回去,重新经历,这次有人陪伴着,一起面对,就能带你重新获得新的认知。改善自己的潜意识里的负念。人生的苦难来源我们想爱想恨,但是那些感情又不被允许,这时候我们需要培养一种情感容忍能力,可是我们又等不及。

我们需要找一个足够好而不是完美的咨询师。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好的咨询师呢?应该去正规的机构,从业内专业人士那里获得推荐。给自己留一个心眼,不要被骗。喜欢教育大家怎么怎么做的,喜欢和你辩论长短的,都是伪心理咨询师。我答应大家,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会在头条号里收取任何一个网友的咨询费。如果我的帮助对你有用,待我开通了打赏功能,你可以志愿打赏。我其实不缺钱,我以前也算是个小小的CEO,我不想赚心理上暂时处于弱势者的钱,我的理想是想建立一个心理社工机构,从社会里筹到钱,帮助患有各样心理疾患的人群实现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的“共产主义”!——高质高效的免费咨询,免费治疗。因为一定程度上,心理疾病是社会的产物,他们有的因为创业失败而成为弱者,有的因为水源、食物原因得了身心疾病,不管什么原因都和社会有关,他们不应该成为牺牲品,他们的治疗费,应该让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治疗费用应该被纳入医保。不管他们对社会贡献是大是小,只要是公民,就应该享受被照顾和康复的权益。

心理咨询:生命与生命的沟通

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你在下方给我留言。最后和我的粉丝们说一个事,以后关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内容,我都会发布在这个《超心理学研究》新号。原来我的《生命这出戏》的内容版块有6个部分,太多了,我拆分后,原账号保留心理学入门知识,实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科普内容。其他的超心理学、潜意识治疗、抑郁症治疗等都移到新号发布,便于大家检索。

抱着探索的心理学习超心理学,是为了解决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无法解决的难题,我认为不是迷信,如果你一定要说是迷信,也没关系。最终还是看治疗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