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8年日寇祭拜北平孔庙老照片,日本人为何唯独不敢动孔庙?

 修悟搏 2018-03-21

日本人并不是唯独不敢动孔庙,事实上,也没动北京的故宫和其他皇室宗庙、园林。原因有如下三个:

一、安抚人心

七七事变后,在日寇的最后通牒下,7月28日,宋哲元的29军撤出北平,日寇进驻了这个不设防的文化古都,几乎与此同时,日寇扶植汉奸江朝宗为主席的“北平地方治安维持会”,用以维持地方治安。

这段期间,为了安抚人心、分化瓦解潜在的抵抗势力、骗取国际同情,日本人必须做足表面文章,所以,日寇始终没有骚扰故宫,甚至还在1938年3月6日,专门在北平孔庙举办了高规格的祭孔仪式。

二、日本学者的建议

侵华战争打响后,日本学者多次向日本军部提出保护中国文化古迹的建议,其中最有名的东京大学的高田真治教授,日寇进犯山东时,他提出:“山东作战,如破坏曲阜古迹,日本将负破坏世界文化遗迹的责任。“

自1938年1月,日寇进入曲阜后,不仅派兵驻守孔庙,还组织官兵实施参拜活动。在整个侵华战争时期内,曲阜“三孔”得以保全。

三、孔子的声望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崇高声望,儒家学说不仅影响中国王朝两千年,儒家的理论在历史上也对日本产生过重要影响,虽然被“魔改”,但不可否认,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也无法摆脱其中的一些观点主张。日寇官兵从内心深处,也对孔子有着敬畏之心,并未夸大之词。

结尾说句题外话,所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虽然老天经常会爽约不尽职,但在日寇保护中国文化这一点,还真是起到作用了,美军准备投放原子弹时,本来京都也是很棒的一个选项,正是由于陆军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出于同样原因(求放过梁思成,他不具备这实力)的坚持,才逃过原爆之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