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盘在走下降通道,那么在下降通道里,也有赚钱的好方法。那就是图形出现钓鱼线图形的时候买进去,第二天卖掉,获利。如下图: ![]() 股民的心理喜欢去追涨买股票,追涨了,也赚了点,就是舍不得卖掉,不分行情好坏,一厢情愿认为还会涨。结果股价下跌,有舍不得止损,想等反弹,反弹不到位, 又跌。结果被套,这个时间人的思想就麻木了。一旦麻木,遇到不好的行情,套住几年的都有。所以说最关键的还是方法问题,方法正确了,绝对赚钱。下面具体介 绍下钓鱼线的操作方法。 一、先来简单认识下什么是钓鱼线 ![]() 【定义】 所谓“钓鱼线”,是在分时图上出现的一种分时走势的形态,它就是由一根“钓鱼的鱼杆”与“钓鱼线”组成。“鱼杆”形成45度角,在分时走势中,它是以很小的差价,有的是一分一分的向上推升,就象“推土机”向上坡推升一样,然后“鱼线”成90度向下垂直下落。如下图: 【原理】 先把股价拉抬到高位,然后利用对敲稳步推升股价,吸引跟风盘,当有足够多的跟风盘后,把自己买单全部撤掉,并将盘面上的全部买盘打掉,随后,股价会出现反 弹,重新吸引买盘。 【盘面特征】 高换手率(近几个月最大换手) 宽幅震荡(10%以上震幅反复波动) 分时图拉出一根长长的、直直的斜线,按形态来分有“向下钓鱼线”和“向上钓鱼线”。 二、“钓鱼线”在分时图上是一种“出货形态” ![]() 钓鱼线是一种最凶猛的出货方法,所以我们就要小心应对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逢高减仓,不要等到大幅杀跌时再走,那就来不及了。 案例: ![]() 【注意】 钓鱼线出货法:按形态来分有涨停钓鱼线和跌停钓鱼线,按目的来分有出货和洗盘。 三、钓鱼线分类 1、涨停钓鱼线:不断抬升股价,直至涨停,吸引跟风盘。当有足够多的跟风盘后,把自己买单全部撤出,随后开始大量出货。 ![]() ★【注意】 由于实现t+1交易,当天买入活该套住;如果是前期买入,可以注意封停手数的变换,如果有大面积撤单,可就要小心了。 如8月7日的江西铜业,开始封单为5万多手,下午突然减少至2万多手,过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不断的放量出货,这就是标准的涨停钓鱼线出货法。 2、跌停钓鱼线:先是不断抬升股价,吸引跟风盘,当 有足够多的跟风盘后,把自己买单全部撤出,随后开始大量出货,直至跌停,中间可能会出现反弹吸引散户买进,但是由于当天不能卖出,第二天低开后将全部套牢。 ![]() ★【注意】 当天买入活该套住;如果是前期买入,可以发现当股价推升到一定高位时,底部囤积买盘数量巨大,股价却就是不升。一段时间后,买盘逐步消失,而此时卖 盘并不足以抵消这些买盘,股价开始勾头向下,卖出。它最典型特点是无量快速上涨。 小结: 钓鱼线是一种最凶猛的出货方法,希望大家通过钓鱼线对庄家出货手法有所思考。中国股市法制建设还不健全,总有一些机构和老鼠仓每次都能在大跌之前成功出逃。对于大多数没有这方面优势的投资者,唯有提高看盘能力,才能在股市占有一席之地。 ![]() 底部形成的判断法则
此外,该股形成短线底部的另一个信号是创下13.88元新低后出现了底部量价背离的走势。进入10月,该股的股价震荡空间明显加大,但同时成交量却没有什么变化。进入10月下旬,该股股价震荡幅度明显收缩,但成交量却开始持续地放大,成交量的变化与股价的震荡空间相反。这种情况出现在长期下跌的末期往往也是见底的信号之一,说明股价盘中向下试探时已无太大的抛盘,而在这一区域企稳时换手却比较活跃。 目前该股在14元附近形成一个短线底部,那么这个底部有没有中长线意义呢?一般而言,较重要的阶段性底部的形成通常都需具备两个同样的条件: 一是对下降趋势的改变。这取决于先企稳后筑底的逻辑关系,股价运行重心从下挫到走平,成交量由低迷到恢复,意味着下降趋势有结束的可能。该股目前的走势显然符合这一条件。但是对下降趋势的改变并不意味着股价就有大幅反弹,它仅仅是一种企稳的信号。 二是对压力位置的突破。弱势股票能否重新走强,关键不是看在何处获得了支撑,而是要看在何时突破了下跌以来形成的压力位置。不论是大盘还是该股,下跌以来形成的压力位置基本上与30日均线位置相重合,因此股价与30日均线的关系很重要。在11月2日该股放量上穿30日均线,而同期大盘向下调整,强弱的差别很明显。由于该股目前是刚刚突破压力位置,后市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如果下周该股能够成功站稳在30日均线上方,则走势也符合了形成底部的第二个条件。 当然对于重要的底部来说,还需要另一个技术上的辅助条件,那就是反弹的位置是否与中长期重要支撑位置重合。之所以这是辅助条件,是因为对于弱势股票的判断,应该是先有压力被突破,而后支撑的形成才有意义。从该股的周线图上来看,目前其价位正处在1996年上市以来所形成的底部支撑线附近,这个辅助条件应该是满足的。 那么综合而言,该股在13.88元所形成的这个低点,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如果后市该股能够确认成功击穿30日均线,有可能形成一个中长期的底部形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