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机农业与中国农耕文化传承

 江南一鱼6jvvqc 2018-03-21

原题为《中国的农耕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传承》


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按照上述有机农业的标准,自古以来的中国农业就是有机农业。只是在近40年来引进西方技术,在农业上过量投入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等才改变了农业的属性。



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回顾:


距今5500-6000年前,神农氏即炎帝是传说中的铲草兴锄的原始农业始祖。神农氏又称炎帝,开拓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成为传说中的铲草兴锄的农业始祖。炎帝神农带领臣民们用智慧与勤劳告别了荒蛮时代,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农耕生活,创造了一个和谐、安乐、幸福的“稷丰谷源”。


距今约2800年前,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齐国思想家管仲撰写的《管子》一书共86篇﹐书中谈到“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管子》一书是研究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距今约2500年前,从先秦至汉,老子的《道德经》问世,主张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天人合一、人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已融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中国的农耕文化源于此。老子是道家的鼻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最重要的理论,所阐述的重要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也融入我国的农业中。


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一书由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集体编著,二十六卷,尤其珍贵的是《上农》、《任地》、《辨士》等篇,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资料;《吕氏春秋》以易学、阴阳、五行、干支文化思想为总纲,融众家之长形成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农业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氏春秋》经历两千多年光阴,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



距今约1500年前,公元544年北魏官员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巨著;《齐民要术》主要研究北魏时期的生产活动,“食为政首”是贯穿于《齐民要术》的主导思想,“起自农耕,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达尔文在1855年撰写《进化论》时参考了此书。


《齐民要术》中对耕作方法和作用都有详细论述堪称经典,谈到深耕、浅耕、初耕、转耕、纵耕、横耕、顺耕、逆耕、春耕、夏耕、秋耕、冬耕等;农作物要多锄深锄,锄小,锄早,逐次调整中耕深度;这些耕作技术在今天看来仍有深刻的植物生理学内涵,这些耕作措施对土壤修复、培肥地力很有效。


《齐民要术》充分肯定了轮作制和间作套种对防止土地肥力衰退、和在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防止作物生长良莠不齐等方面的功效。《齐民要术》书中还谈到种植作物中“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芝麻,扇地两伤,而收菲薄。”在今天看来就是人们对植物之间化感作用的感悟。


距今约700年前,公元1313年王祯撰写的《王祯农书》,全书共37集,13万字;书中所描述的14世纪的中国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农业制度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元王朝统治中国仅97年,但却在我国农学史上留下了三部很出色的农学著作;《农桑通诀》《百谷谱》和《农器图谱》三大部分。


王祯对农田耕作有深刻论述,对北方旱地和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作了概括:

(1)在北方旱地耕作中强调深耕细耙。王祯认为只有“深耕易耨”才能“岁可常稔”。他不仅认为“犁深为功”,而且强调“耙熟为全功”。说:“耙耢之功不至,而望禾稼之秀茂实栗难矣。”还总结了先浅耕灭茬,然后再细耕多耙的经验。


(2)王祯把北方旱地的耕作体系概括为“耕、耙、耢”。所谓“其耕种陆地者,犁而耙之,欲其土细,再犁再耙,后用耢,乃无遗功也”;对北方旱地翻耕法耕作体系的概括,“犁耕既毕,则有耙耢,耙有渠疏之义,耢有盖磨之功”。王祯对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概括为“耕、耙、耖”;“南方水田,耕毕则耙,耙毕则耖,故不用耢”。


《农器图谱》中画的钱、鑮、耰、耧、耙、麴等各种农具图,供百姓仿制使用;《百谷谱》对植物性状的描述;价值连城。《王祯农书》的示意图让人们看到了我国的先民在700年前就在从事的生态循环农业(见图1)。


图1. 王祯农书中描绘的700年前的生态循环农业示意图


距今约400年前,公元1637年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一书,全书18卷,附有121幅插图,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书中第一篇“乃粒”是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的论述,三百多年来《天工开物》被译为日、法、英、德、意、俄文发行16版,对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代表了中国明代技术水平。



距今约300年前,公元1705年即清康熙44年蒲松龄撰写的《农桑经》一书, 当时蒲松岭已66岁。他写《农桑经·序》分农经71则和蚕经21则。《农经》是‘月令’体, 分别列举每月所应该做的农事活动;《蚕经》 则按生产环节逐项论述。 现在流传的这部书记载了较为普遍的农业生产技术, 包括开荒、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农具保管、家畜饲养以及栽桑养蚕等方面的生产经验和具体措施, 论述范围较广, 内容比较丰富。


《农桑经》是推广生产经验而写给农民、蚕妇看的, 因此, 该书文字浅显通俗明白如话, 引文如下:宁使人欺地, 勿使地欺人。


中耕除草: 凡荒地锄草务尽,勿使遗草夹杂禾中, 勿使锄出之草安坐土上,必要翻根土上听其自死,不然着湿复活,虽锄犹不锄也;干锄棉花湿锄瓜,雾露地里锄芝麻;地无唇,饿煞人(指修地埂, 防止水土流失)等。这些从生产实践中提炼出的语言在今天看来仍有生产指导意义。明清时期的农耕谚语流传至今:秧薅三遍出好谷,棉薅七遍白如银。



有几千年传承的中国的农耕文化博大精深,需传承下去。  


当代学者西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邹德秀1992年撰写《中国农业文化》一书,概括中国传统农业5大特点,即:有机农业低能消耗的资源循环利用、多种经营、以种植为主、重视植物蛋白的利用、用地养地改土结合使地力常新、精耕细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当代学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刘立新研究员2008年撰写《科学施肥新思维与实践》一书,从植物生理视角研究中国传统农业,他总结说,我们的祖先传给我们很多宝贵的农田管理经验,即对作物的中耕、除草、移栽、插秧等农事活动、对果树的剪枝、断根、拉扭、环割和蔬菜的打杈、采摘和多次收获等。这些带有伤害性的农艺措施在今天看来,就是使作物在栽培环境中多次受到胁迫,胁迫使作物体内产生伤害乙烯Injury ethylen,乙烯是开启植物的次生代谢的信号物质,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作物次生代谢的正常运转就能产生农产品的产量物质、品质物质和风味物质、抗病虫草害物质和抗击灾害性天气的功能性物质。


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王永厚撰写的《农业文明史话》曾写道:


“1980年英国兰塞斯卡·布雷女士访华称,与14世纪《王祯农书》中描绘的那种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中国农业制度相比,中世纪的欧洲农业尚处于原始状态;……中国采取现代西方农业特点时应该慎重从事,不适当的技术引进可能造成预料不到的严重后果”。


“1979年日本饭沼二郎教授访华时指出,东方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西方农业传统是单一种植的休耕农业,……否认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将会导致农业的衰退。”。


注:本资料是2013年6月整理,2018年2月再次编辑

梁鸣早

2018年2月7日


来源:30有机农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