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为何成为我国文化的代表?

 方远图书馆 2018-03-21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孔子在当时不但是政治家、哲学家,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影响着世人。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文化的代表?其中有五大原因。

     第一,孔子对我国的文学贡献非常大。我国第一部系统地整理出的战国之前的各国民风的诗歌集,这是我国诗歌的传世之作。孔子根据当时已有的诗歌,经过删减后而形成了一整套《诗经》文本。让后世文学有了一部系统的参考教科书,对后人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导性作用,是我国文学创作的源泉;而且《诗经》对于后人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风俗,有了很大的研究价值!

第二,孔子对我国历史研究有了很大贡献。孔子究其一生都在根据当时典籍编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载入史册的史书——《春秋》,并且把原先史官单纯地记录国王和卿大夫的对话,变成一部历史著作,为我国后面2000多年历史的史学发展奠定了一个发展基础,而且《春秋》也为后世研究春秋历史有了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让后世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前人历史。

第三,孔子对我国哲学发展的贡献突出。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各个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孔子的学生竟然达到了上三千多人,孔子在哲学方面创作出了《易》,这部《易》记录了从伏羲始到孔子年代的事情和哲学道理,是中国哲学之源。后世将《老子》和孔子的《易》并称为中国哲学的“双壁”。而孔子在垂暮之年尤其爱好《易》,其弟子问曰:'夫子亦信其筮乎?'孔子笑道:'吾观其德义耳。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可见孔子的把自己的毕生哲学认识蕴寓于《易》之中。

第四,孔子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影响深远。春秋时期,教育都是政府垄断,而且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是一些贵族。像平民根本没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于是孔子自己创办历史上第一所“私塾”,对平民、贵族都一视同仁,使得很多的平民有了教育的机会,而且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种教育理念与现在教育无异,两千年以来孔子的教育理念一直得到后世的颂扬。而孔子创办的学校中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光当时有名的贤能之士就达到72个人。而且在教育期间,孔子还编撰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对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有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第五,孔子的政治思想贡献很大。孔子曾经从政过,虽然一直以来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但是孔子依然提出“仁者爱人”,倡导统治者推行“仁政”,同时应以“礼”为规范,做到“克己复礼为仁”;也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规范礼制。他的这种治国思想自从汉代以来,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同和推行,使得儒家思想得到历届统治者的尊崇,同时也是历代读书人朝着孔子的“修身立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去努力。

清代统治者封给孔子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二千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 近代康有为曾说:“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可见孔子在古代的地位有多高。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至今仍然影响着世人,尤其是近几年时代的发展中,回归孝道、传统文化的礼仪等,呼声越来越高了,所以孔子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会结合时代的发展继续影响着我们的。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三感旅游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