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典故,读懂沧桑中华(中)

 爱雅阁 2018-03-22
28、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
 
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9、阳关:

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
 
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30、折柳:

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1、折腰: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
 
32、哀鸿:

比喻悲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33、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辞。
 
唐李群玉《自泮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元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34、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苍狗。
 
35、献芹:

也说“芹献”。《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36、报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
 
唐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37、冰心(冰雪):
 
①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荚蓉褛送辛渐》)
 
②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



38、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宋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表惋惜。
 
唐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39、婵娟:

原指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因人们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称月亮为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0、柳营:

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唐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41、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索书。”后为书信的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42、雕虫:

语出汉代扬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唐李贺的《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43、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44、风骚:

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45、古乐曲:
 
①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②梅花落——曲调名。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由《落梅花》的笛声想像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有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了冷落的感受。
 
③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变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④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靡靡之音。
 
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主。
 
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⑥行路难——古曲,多言世路艰辛及离别伤悲之情。
 
唐李益《从军北正》:“天山雪后海风残,横笛遍吹《行路难》。”
 
⑦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关于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感知乐曲的高妙。
 
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46、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说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巾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借指以诗传情。
 
元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47、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宋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48、化碧: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辛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
 
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发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
 
49、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唐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50、还珠:

古时合浦地盘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51、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故出自《三国志》“陆郎做宾客而怀桔乎?”
 
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52、鸡黍:

《论语》记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53、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
 
唐刘禹锡《送李中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54、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