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3月10日,杨澜女士作为天下女人社区“幸福分享官”接受了重庆二更的视频采访,以下是采访内容的整理,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更成都(ID :gengchengdu) 今年25岁的我在成都高新区过着普通单身女青年该过的日子:新媒体小编;住在合租的单间;上班时永远追不上热点,下班时坚持不懈地追综艺;对自己的路人长相很不满意,却又懒得早起化妆;渴望亲密关系,却又在感情世界里独来独往…… 我给自己贴过很多标签:丁克、独身主义者、不婚主义者…… 3月中旬,我有幸在重庆与杨澜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度采访。藏着小小的私心,我将自己目前的拧巴与尴尬整理成问题抛给了她。她反馈给我的答案可以说并不是答案,但在谈话中,我却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了。
A:不管我们口头上表达得多么的愤世嫉俗,但是我们在内心其实还都是渴望和追求着一份长久的和稳定的情感关系。 也许有的时候它不以婚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有谁不期望被接受、被爱、被欣赏呢?我们有这种爱的能力,也希望把爱献给某一个人。所以我觉得年轻的时候,哪怕遭受一些情感的挫折,也不用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说,我就是不婚族了。生命充满了惊喜,不知道你会遇到谁。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的话,一段长久的带有滋养性的情感关系,还是会让我们活得更长久,有更强的免疫力,而且有更好的这种主观幸福感,所以永远不要把自己情感的大门关上了。
A:我觉得我会选择反方啊,因为在我做过探寻人工智能的这种全球采访中,越来越感受到机器的智能,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人类智能的神奇之处。比如说同理心,比如说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不可能被替代,更不可能被超越,所以一个ai可以模仿爱的语言,说一万遍我爱你,但是他并没有生物的脑电波。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感应。他不会心率加快,也不会出汗,也不会起鸡皮疙瘩。 所以其实从内心来说,人真正渴望的是真实的人的情感互动,哪怕有时候不得不在机器身上找到某种替代和安慰。 但是从内心来说,我们其实知道,我们在追求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互动,所以机器越是发达,我们越发现人的情感互动是不能够被替代的。所以在《人工智能真的来了》这本书中,我也写到,科技决定我们奔跑的速度和方向。 但爱就像一种指南针一样,会告诉我们,应该过一种更有尊严的、更有着丰富情感体验的生活,而不是简单地用机器作为替代品。 任何一段长久的情感关系,因为个体不同,两个人的互动方式也不同,所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的公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所以放弃这个念头吧,不要去问其他人保鲜的秘诀,因为你们两个人的日子是独一无二的。
A: 我也晒了我18岁的照片,就是戴着白边的那个眼镜儿啊,还有点婴儿肥的那种照片。哈哈,我觉得18岁很好,浑然一体,没有太多的修饰。 其实我们怀念18岁就是怀念我们那时还拥有那么多的选择,但是我并不想回到18岁,因为其实真正在18岁的时候是有很多烦恼的,我的女儿今年就要18岁了,所以我会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她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要学什么专业,怎样跟朋友们相处,对心动的男孩子怎么去表达。 其实18岁的时候充满了困惑和苦恼,我好不容易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那是我跟时间好不容易换来的,我可不愿意轻易倒退回去。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挺好:当你有信仰的时候,你就是年轻的。并不一定要回到一个全年龄意义上的青春。幸福和痛苦是一对双胞胎,某种程度上来说,痛苦是我们更好的老师,所以不要去拒绝这个成长过程当中的不愉快,其实它有助于你了解自己。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得自己去过,真的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可以给到别人。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家庭和社会的角色,这不仅是女人的事儿,也是男人的事儿。所以平衡就是我们当代人面临的一个挑战。 为什么我们现在压力那么大,有那么多的焦虑,不仅是要面对高昂的房价,还有职场的压力。我们需要去兼顾各种社会角色,所以当代人就是这么纠结。我们想要的很多。 去年有一首歌很流行,就是,嗯,那个叫还有诗和远方那首歌,就是代表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渴望。 那这本书为什么我写《世界很大,幸好有你》,它就是某种回归。既然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如果我们不去费力讨好,或者说去费力平衡,那可能这种被动适应会变成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 停止用那种完美的想法去要求自己,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我们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没有人能抵达完美的平衡。比如说今天我女儿要参加考试,但是我现在在这接受采访,其实我希望自己能去给她加油。 所以其实我们就是永远在两难当中不断地去努力调试自己。不要期待完美。但是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有我们的优先考虑。
我觉得整容,就是通过塑造形象来改变自己。这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每个人也都有自主的选择,这无可厚非。但是有趣的是,人在不同的阶段对美的向往,是不一样的。我常常会说,如果过了十年,你的主意改了怎么办呢?还能改回来吗? 我们总是生活在某种社会的期许当中,当社会上说这是一种美的时候,我们想去迎合这种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因为我们期待着被接受,被欣赏,它是一种心理的驱动能力。 我也见到一些女孩子,她去整容来赢得男朋友的爱,其实这是经不起推敲的,最终男朋友还是离她而去。你以为他是因为对你的长相挑剔而不爱你吗?其实或许根本不是这个原因。 所以我就觉得蛮心疼的,如果是因为心里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去改变自己的外貌,就能够解决一个内在的问题,往往会失望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要慎重一点。过几年流行单眼皮了,那你还能把割好的双眼皮缝回去吗?哈哈哈
A:《第二性》这本书是革命性的,它让女性的自我认知完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这些年来,生命科学神经科学的不断的研究也证明,女性也不完全是一个社会塑造的产物。比如,小女孩会把汽车玩具、机械玩具抱在怀里,像妈妈一样去抚慰它。 所以其实我们对生命的这种神奇认知还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拥有对于女性和男性性别差异的更深入认识。在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基础之上,男生和女生都应该有共同的学习、创业和个人成长的机会选择。 一个女性,选择在一个阶段回归家庭,做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她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妙就妙在可以打破很多过去固有的模式,然后能够真正地去做自己。 然而这句话说出来,其实也并不一定真正能够做到,因为我们总是在受到社会的某种规范、某种影响的塑造。 ━━━━━━━━━━━━━━━ 采访完毕后,一位阿姨拿着《世界很大,幸好有你》请杨澜签名,她激动地说:“一直都很喜欢你,为了见你,我还专门去烫了一个和你一样的发型!” 杨澜爽朗地笑了起来。 采访杨澜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你抛出的问题都能得到一个回答,却远远不是一个答案。当她说:“生命的可能性太多了,让人忍不住乐在其中。” 她脸上的表情是一种对未知最坦诚的向往。 分享都市年轻女性的生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