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考08】专业知识-CT成像原理

 昵称42715024 2018-03-22


CT成像原理

    CT图像的基本特征:数字化和体积信息。数字化的最小单位是像素,而不论层厚大小,CT扫描层面始终是三维的体积概念。

1.X线衰减和衰减系数

    X线衰减强度的大小通常与物质的原子序数、密度、每克电子数和源射线的能量大小有关。X线通过人体组织后的光子与源射线呈指数关系。

    单一能谱射线又称单色射线,其光子具有相同能量;多能谱射线其光子能量各不相同,CT成像中以多能谱射线为主。多能谱射线通过物体后的衰减并非呈指数衰减,而有质和量的改变,量改变指光子数目减少,质改变指平均能量增加、能谱变窄、射线硬度增加。

2.CT数据采集基本原理

    CT数据采集方法:①非螺旋逐层采集法②螺旋容积数据采集法。

    CT采样:①球管与探测器是一个精确的准直系统②球管与探测器围绕人体旋转是为采样③球管产生的射线经有效滤过④射线束宽度是根据层厚严格准直的⑤探测器接收到的是透过人体后的衰减射线⑥探测器将接受的衰减射线转换为电信号(模拟信号)。

    CT扫描基本过程:经准直器准直后的X线以窄束的形式透过人体被探测器接收,探测器将接收的衰减射线进行光电转换,经数据采集系统放大,模数转换后经计算机图像重建,重建后再经数模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不同灰阶形式在显示器显示,或直接以数字形式存于计算机或打印。

    因此,CT图像的形成可分为8个步骤:

①球管和探测器围绕人体旋转扫描采集数据,准直器高度准直②探测器接受衰减后的射线③探测器将接受的衰减射线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④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送人计算机⑤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校正和检验⑥经校正后计算机作成像的卷积处理⑦计算机通过滤过反投影算法重建图像⑧重建后图像经数模转换为模拟信号在显示器显示,或将数字信号直接存储打印

3.CT图像重建的预处理

    单层螺旋扫描

    奥地利数学家Radon二维图像反投影重建原理。

    螺旋扫描是在检查床移动中进行,用常规方式重建会出现运动伪影。为消除此运动伪影,必须采用数据预处理后的图像重建方法,即线性内插法。

    线性内插法的含义是:螺旋扫描数据的任一点,可采用相邻两点扫描数据通过插值,再采用非螺旋CT扫描的图像重建方法,重建一幅断层图像。

    目前常用的线性内插分为360°和180°线性内插两种。

    360°线性内插采用360°扫描数据向外的两点通过内插形成一个平面数据。这种内插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层厚敏感曲线SSP增宽,图像质量有所下降。

    180°线性内插是采用靠近重建平面的两点扫描数据,通过内插形成新的平面数据。两种内插方法最大的区别是180°线性内插采用了第二个螺旋扫描的数据,并使第二个螺旋扫描数据偏移了180°角,从而能够靠近被重建的数据平面。这种方法改善了SSP,提高了成像的分辨力,改善了重建图像的质量。

多层螺旋扫描

    多层螺旋扫描图像重建预处理,基本是一种线性内插方法的扩展应用。

多层与单层螺旋CT相比,扫描射线束由扇形束变为锥形束,图像重建中最主要的是扫描长轴方向梯形边缘射线的处理。

    目前多层螺旋图像重建预处理有两种方法,即考虑或不考虑锥形束的边缘射线。一般4层螺旋扫描多不考虑其边缘射线。常用的几种重建预处理方法有:

    ①扫描交叠采样的修正,又称优化采样扫描

    ②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

    ③扇形束重建算法

    ④多层锥形束体层重建,又称MUSCOT。

    16层及16以上螺旋CT图像重建的预处理:

    ①西门子 自适应多平面重建AMPR,将斜面数据分隔并采用240°螺旋扫描数据      ②GE 加权超平面重建,类似AMPR,但起始步骤不同,先将三维扫描数据分成二维系列

    ③东芝和飞利浦采用Feldkamp重建算法,近似非螺旋扫描三维卷积反投影的重建方法。

    心电门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和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分别用于4层和16层以上的心脏成像。

    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是在病人R波间期触发序列扫描,触发方式既可以选择R-R间期百分比,也可以选择绝对值毫秒,又称为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序列。

    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又称为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用于16层以上心脏成像。心电门控方法是将心动周期舒张期图像重建用于诊断,分两个步骤:一多层螺旋内插,二采用部分扫描数据重建横断面图像,采用部分数据重建,可提高心脏扫描的时间分辨率。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可采用单个或多个扇区重建心脏图像,一般心率较慢时采用单扇区重建。

4.CT重建方法

    重建方法主要有两种:滤过反投影重建法及迭代重建法。

    滤过反投影法也称卷积反投影法,成像过程大致分3步:①获取全部投影数据并进行预处理 经预处理后的数据成为原始数据②将所得数据的对数值与滤过函数进行卷积③根据不同矩阵反投影 重建后图像大小与是否放大有关,而图像亮度与X线通过物体后的衰减有关。

    迭代重建法1956年被用于太阳图像的重建,主要优点有:减少图像伪影和降低辐射剂量。缺点是运算量大,对设备要求高。

与迭代重建相比,滤过反投影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快速、实用,对设备要求低,主要缺点是忽略了噪声的影响,且不能处理采样数据不足的扫描。


螺旋CT成像原理

    1.单层螺旋CT

    1989年单层螺旋CT扫描技术开始临床应用。螺旋扫描又称CT容积扫描,采用滑环技术,连续产生X线并进行连续数据采集,检查床沿Z轴反向匀速移动,扫描轨迹呈螺旋状的扫描方式。

    单层螺旋扫描参数:管电压80-140kV,管电流50-450mA,扫描时间最长可持续100s,层厚由准直器宽度决定,1-10mm,检查床移动速度1-20mm/s,球管旋转1周约1秒。

    螺距等于球管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与扫描层厚的比值。计算公式为:P=S/D。扫描范围为检查床每秒移动的距离与连续曝光时间的积。

2.多层螺旋CT

    1989年底,4层螺旋CT开始应用临床,标志螺旋CT发展到多层时代。多层螺旋CT即MSCT,又称多排探测器CT即MDCT。

    MSCT的主要技术特点:层厚与射线束宽度无直接关系,而与被激活的探测器排数有关,并可在回顾性重建时在一定范围改变。螺距定义为p=(球管旋转一周进床距离)/(X线管总准直器宽度)。

    MSCT主要技术参数:管电压80-140kV,管电流10-800mA,床速100-200mm/s,层厚0.5-5mm,螺距1.0-1.5。

    MSCT临床应用优点:①扫描速度明显提高②CT透视定位更准确③空间分辨率提高④X线利用率提高。(快、准、两率)

3.先进的MSCT

    64-256层螺旋CT

    参数:探测器总宽度32-80mm,最薄层厚0.3-0.625mm,螺距0.13-1.5mm,球管旋转一周时间0.27-0.5s,Z轴扫描范围1800-2000mm

    64-256层螺旋CT的优势:①大范围、多部位、多期相扫描可在一次增强检查完成,1800mm范围扫描可在10s完成②X轴、Y轴和Z轴各向同性,强大的后处理可获得接近完美的3D重组图像③智能3D自动毫安功能技术在保证图像密度分辨力同时,可使辐射剂量下降66%④心脏、冠脉成像图像质量优异。

    320层螺旋CT

    参数:准直器宽度160mm,层厚0.5mm,球管旋转一周时间0.35s,Z轴扫描范围2000mm。

    320层螺旋CT扫描方式有步进容积扫描和螺旋容积扫描两种方式。

    320层螺旋CT除具有64-256层优势外,还有以下优势:①范围小于160mm的器官一周扫描即可完成②提高心脏检查成功率,利于心率快或心率不齐者的心脏成像③一次检查完成全器官功能检查④实现全器官灌注成像和器官的多期相增强成像⑤显著提高动态显示器官运动的时间分辨力。

    双源CT

    参数:准直器总宽度19.2mm,最薄层厚0.3mm,螺距0.33-1.5,球馆旋转一周0.33-0.5s。

    双源CT优势:①时间分辨力提高②可获得双能量CT数据③心脏检查辐射剂量降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