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
2018-03-22 | 阅:  转:  |  分享 
  
关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





一、努力拓宽引资领域,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年初以来,我们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级领导率先走出去,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鲁等地广泛开展敲门招商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末,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139个,合同利用域外资金3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85亿元,占全年计划的46%,同比增长26%。其中,工业项目35个,到位资金3.5亿元;农业项目55个,到位资金2.95亿元;其它项目49个,到位资金4.4亿元。

一是在引进大的战略投资者和外资上实现突破。6月15日,县政府与韩国公司在长正式签定了合作协议,该企业将投资1亿元在经济开发区兴建一座年生产能力10万千瓦的风机制造厂,并建设一个3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场。风机制造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风电场项目测风工作同步开展。该项目的签约落地标志着我县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和外资企业零的突破。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准备在XX经济开发区建设比克工业园,主要生产手机锂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和汽车混合动力电池。如果该项目落户XX,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效益,都将创造XX经济发展的历史新高。

二是经济开发区载体作用凸显。甜玉米罐头加工项目,总投资2072万元,6月9日正式在经济开发区内动工建设,8月22日正式投产运营。汽车加汽站项目,计划投资1150万元,已完成投资500万元,正在建设厂房和订购设备,预计9月份可正式投入运营。食品包装机制造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已达成协议,计划今年开工建设。地板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已经达成协议。秸秆制造液态燃料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已完成立项。农机配件加工项目,由我县民营企业与河北客商共同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主要生产农机车轮毂及相关配件,该项目在经济开发区注册,在葵花园区选址,8月上旬已开工建设。

三是产业规模渐趋形成。我们围绕“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引风能开发及相关设备制造等配套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果。目前与县政府签订开发协议的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我县的风电开发密度已居全国首位。近期,县政府又签定了两个捆绑式开发风电项目的意向协议,将分别在我县境内建设100万千瓦风电场,同步进行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建设。

二、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6月末,全县落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12个,其中开工建设项目80个,完成投资8.2亿元,同比增长38.5%。

一是重点项目建设在数量上实现突破。全县落地超千万元重点项目26个,开工20个,完成投资6.84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3.4%,成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拉动力量。其中列入市里调度的1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6亿元。

二是项目建设在质量上明显提高。各20千瓦风电特许经营权项目一期续建工程,上半年完成投资4.6亿元,实现风电装机5.25万千瓦,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18亿元,实现28万千瓦装机容量。完成一期6万吨蓖麻油加工项目建设,正式投产运营,下半年将进行二期1万吨国际1#蓖麻油深加工项目。风机塔筒达成82基塔筒带料加工协议,已开始生产。葵花仁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厂房主体工程已建成,正在组织购进设备。甜玉米罐头加工、汽车加汽站等9个新开工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470万元。

三是项目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3亿元,占投资总额68.7%,同比增长121.62%;社会事业及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亿元,同比增长5.12%;农业及生态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00万元,同比增长6.18%。工业项目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将对优化我县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

三、着力提高运行质量,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强化运行调度和综合协调,狠抓工业总量扩大、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配置等关键环节,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547万元,同比增长高达60.2%;实现利润1472.4万元,同比增长43.2%;实缴税金581万元,同比增长39.2%;企业产销衔接顺畅,产销率达到98%。

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幅较大。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8212万元,同比增长24.3%。实现工业增加值14452万元,同比增长38.2%。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了工业总产值的增幅,说明产品结构调整逐步趋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三是优势产业推动作用明显。主要体现在风力发电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上,两大产业仅规模以上企业上半年的产值就达到3.6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5.6%。随着下半年风电续建工程并网发电,东宝风机塔筒、向海油脂纳入规模企业统计,形成新的增量,两大产业将更有力地推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

四、工作中的主要做法

回顾上半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运行工作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第一,强化组织领导,分解落实责任,是做好三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为确保各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县政府成立了工业提速增效领导小组,对重点招商项目和在建项目成立专门工作推进组,切实加强了领导。并与各乡镇场和有关部门分别签订了招商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提速增效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了目标、任务和责任,使各项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二,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大项目,是三项工作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县政府始终把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全力以赴支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功引进和扶持了一批投资额度高、综合效益好的大项目。如风电开发项目,风机制造、风机塔筒等产业配套项目,蓖麻油、大豆蛋白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制衣、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项目。这些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不仅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发展,也增强了工业发展后劲,更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增长点。

第三,加强跟踪调度,搞好协调服务,是三项工作加快发展的必要保证。通过采取定期调度、实时跟踪、现场办公、全程服务等形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引进、建设和企业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各项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为确保农用车配件加工项目按期顺利开工,县政府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协调相关单位给予支持。其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仅用3天半时间就形成并定稿,创造了千万元以上项目可研报告的最快速度。为解决部分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县政府积极向省申报中小企业技改贴息专项资金,目前40万元资金申报已通过评审委员会审核,还有30万元和20万元资金申报正在等待评审委员会审核。

第四,完善配套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是做好三项工作的有效措施。我们以县域实际情况为依托,充分考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及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修订、完善各项配套优惠政策,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满足投资者和企业的合理需求。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机制,狠抓软环境建设,为投资者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切实保护投资者和企业的合法利益,形成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从整体上看,工业经济规模较小,发展速度不快,缺少大项目支撑,尤其是缺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项目。二是各责任单位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单位对招商引资上项目投入的人员、资金、时间、精力不够,中心工作意识有待加强。三是国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准入门槛普遍提高,这对工业基础薄弱、增长方式粗放的我县来说,实现快速增长的约束力和压力增强。四是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等困扰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研究具体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六、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围绕绿色能源、农畜产品加工两大优势产业,以培育产业龙头和成长型企业为重点,对发展前景较好的风电开发、风电配套设备加工企业和增长潜力较大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重点协调、调度和服务,集中现有资源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加快发展。同时,围绕实施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快速成长。通过壮“大”扶“小”,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扩大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切入点和增长点,采取梯次推进的方式,确保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一是抓好建成项目,达效一批。对羊毛、粮油杂豆加工等竣工项目,尽快完善生产条件,争取早日投产达效。二是抓好在建项目,竣工一批。对风电开发、甜玉米罐头、农机配件等在建项目,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完工。三是抓好落地项目,开工一批。对风机制造、污水处理厂、稻壳发电等拟开工项目,重点抓前期工作,创造一切条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目前已进入招商引资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瞄准重点领域,走出去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参加好第三届东北亚博览会、“光彩事业本地行”等经贸交流活动。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要紧盯不放,实行重点跟踪招商,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大集团上取得新的突破。同时,继续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主动把握国家、省投资政策和投资方向,尽最大努力争取项目和资金。

(四)努力解决“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作用,与金融机构联合开展贷款担保业务;紧紧抓住省市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支持,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和引才引智工作,以职业化、市场化为目标,抓好企业家、科技人员和营销队伍建设,解决企业缺人才的难题。加强软环境建设,严肃查处破坏软环境的行为,让企业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

(五)做好项目规划和论证。围绕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县”和“绿色生态旅游县”三个发展目标,组织专门人才,在风能开发、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业等领域,重新规划论证一批产业链延伸、上下游配套的产业化项目,搞好项目包装,形成比较完整的项目资料,为今后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做好储备。

























-8-









献花(0)
+1
(本文系公文驿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