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牙髓炎验案

 学中医书馆 2018-03-22

杜XX 男 77岁 干部 初诊:2015.03.05 罹患牙髓炎1年,加重2月余,症见:全口牙痛,至夜加重,甚则每餐饮食需用粉碎机加工后才能食用(因咀嚼牙痛加重),伴面红,口干多饮,尿频乏力,大便需用智能马桶冲洗后始有。望满口牙龈赤肿,苔薄黄,舌紫红。脉细数。曾多次就诊于口腔科,诊断为右下4种植体周围炎,轻压有脓液溢出,右下6,左上7根尖炎,重度糜烂,右上6,左上8深龋,用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并局部冲洗后加2%碘甘油外塗,口服头孢呋辛,替硝唑抗炎。嘱病情稳定后,需拔除上述4颗牙,再种植4颗牙,以作根治。经上述治疗近2个月,症状仍不缓解,乃试助于中医治疗。据上证,辨证为胃热肾虚,治拟清胃解毒,散风消肿,少佐温肾散寒。

处方:熊胆粉0.25g(分冲)羚羊角粉0.6g(分冲)鲜地黄20g 山萸肉15g 丹皮10g 知母12g 白蒺藜15g 沙苑子15g 升麻6g 生石膏30g(先煎) 白芷10g 赤芍30g 山甲珠面1g(冲) 皂刺10g 制川乌6g 川椒6g 甘草10g  水煎服,一日一剂,14剂

二诊:2015.03.19 牙痛已减轻70%,此中仍每周去口腔科治疗,(未用激光及抗生素),查右下4种植体叩痛(-),无脓性分泌物,右下6,左上7根尖糜烂已修复,但牙周红,上方去熊胆粉、羚羊角粉寒凉之品。另用地骨皮30g,加水500ml,煎成50ml,过滤后放入瓶中,用棉签蘸药液填入病牙内或饭后漱口用。

三、四诊,2015.04.02,2015.04.23 牙痛已瘥,能进普食及坚果类食品,望舌红已除,脉数已静。口腔科检查炎症已控制,可暂不拔牙及种牙

中药仍以原方出入,逐渐停用清胃散热,并加大补肾固精之品,以善其后。

按:患者为一古稀老人,既往有慢阻肺、脑梗塞、心律失常,前列腺增生,耳鸣,动脉硬化并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因慢性牙髓炎,满口牙痛,影响进食,又给老人身体带来很大隐患。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为肾所主,而少阴乃多寒多虚之脏;龈为胃之络,阳明经循行之要塞,阳明属多血之腑,病多实热,故本患多为本虚标实,寒热相搏之证。即既有肾虚有寒,精关不固一面,又有胃热生风,血热蕴毒的另一面。当急性发作时,当以清胃解毒,凉血祛风为主,但必须少佐温肾散寒以相反相成,才能见效。方中鲜地黄甘寒多汁,略带苦味,性凉而不滞,质润而不腻,具泻火凉血,又有生津止血作用。熊胆粉、羚羊角粉加强清热解毒功效。升麻、石膏直入胃经,清泻火毒。白芷辛温,祛风止痛,对病在阳明经诸痛,如头额、眉棱骨、上下龈等部位,疗效尤甚,且能散结消肿。方中加了穿山甲、皂角刺,意在加强消肿排脓作用。用白蒺藜配沙苑子为药对,意在祛风消肿,而又补肾固精。再加制川乌、川椒直入肾经,温少阴之寒以相反相成,且能中和熊胆粉、羚羊角粉过度寒凉之嫌。现代药理分析表明,白芷、川椒,对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本方中用地骨皮煎汤漱口,取其清热凉血功效,地骨皮含生物碱及皂甙,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抑制作用。此方曾为前辈谭家齐家传治牙髓炎疼痛之秘方。

此患者前后调治二月,牙髓炎告愈,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访半年余,牙髓炎未再复发。目前用中药治疗慢阻肺、脑梗塞、心律失常,前列腺增生,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其他疾病,还是本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阴阳平衡的治病精髓,是指导我们正确辨证论治的重要基础。

出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e1ae230102vtce.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