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人性化,它比你想象中更常见、更有害

 wyt老灰兔 2018-03-22


2007年我在一个精神病院实习。一个返聘回来的老教授问过我两个问题。一个他给了答案,一个没有给答案。这两个问题我至今难忘,并且成为我的一种坚持。


有答案的问题是:这个病房里90%的病人此生无法被治愈了,为什么要治?


看着我一副信仰即将崩塌的表情,他说:人的身心是有自愈能力的,这应该是每个医者的底层信仰。有这个信仰,你就完全不知道哪个病人是那个10%,所以就都要治。


第二个问题是在我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提的。他问:我们除了每天下班能出去之外,我们和这些关在三道铁门里的病人有什么区别?


我想了很久:有什么区别呢?除了暂时不太自由,他们有的比我帅,有的比我有钱,有的比我有学识,有的比我聪明。如果非要说个区别,就是他们拥有一些我们没有过的体验。


老教授没有置评,也没有给我个答案。后来,我想,也许去思考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因为,这意味着我还把这些病人当人看。



把人当人看,说起来好像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却不是我们自以为的样子。否则心理学上就不会有去人性化这个词汇。


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新手咨询师的案例督导中。当咨询师遇到一个很难搞的个案,他的案例报告里就更容易出现较多关于症状的内容。并且他可能会下意识的渴望督导师给他一个诸如这样的确认——是的,这是一个某某型人格障碍。如果得到这个确认,咨询师就会获得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是,这种时候,督导师一般会提醒他,症状太过耀眼,都看不到对方人了。


只见症状不见人,就是最常被说到的去人性化。当我们遇到与人有关的问题时,去人性化有让问题变简单的作用,但是,同时也有让问题变得无解的风险。


比如,我曾遇到过一个家长(一个中学校长)。我在给孩子们上完心理发展课后,按例与家长们座谈一下。他发言道:小何老师,听说你还没有孩子,那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为什么要听你的。


这个疑问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说得这么直接,当时我还是有点hold不住的。我说:因为,我能听懂你孩子说的话。你完全可以把我当成个翻译。


接着,他就提了一个去人性化的问题:那你说说,我的孩子到底是什么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


我怼道:你孩子的问题很简单,就是理论上应该跟他很亲近的人,却不愿意听他说真心话,久而久之,他都失去说真心话的能力了。


然后,我就被投诉了。


所以,不仅仅是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可能会对病人或来访者使用去人性化,最亲近的人之间,也会使用。上面这个孩子在他父亲眼里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


再举个例子,展示一下去人性化在亲密关系之间发生的全过程。


一个女孩纠结是否分手而来咨询。她觉得男友的核心问题是缺乏行动力,她在这个问题上跟男友进行了多次沟通商量和暴力沟通,均无果。


经讨论发现,女孩得出核心问题的结论,是基于男友在学习上的表现。然而,男友在游戏、运动和社交上,完全没有行动力缺乏的迹象。另一方面,经内心探索,女孩发现,其实在这个男孩身上有她父母绝对无法接受的缺点。这点男友并不知道。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女孩面对这个男友,内心有个很难解决的纠结,然后,无意识选择局部的看待男友,之后,再放大这个局部问题,最终,完成这个去人性化的操作。男友从一个完整的人,变成了一个缺乏行动力的问题。


这里,还隐含了一个更有意思的过程——当这个去人性化的操作完成的时候,女孩自己也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学习动力检查器


这就是说,去人性化,是具有双向效果的,就是反噬。真真儿的一个邪门功夫。




想想前面咨询师的例子,在把来访者去人性化变成一个诊断的时候,他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检测仪。那个中学校长,在把自己孩子变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时,自己也变成了答题卡。


这种反噬的例子在现实状况中也很多。比如,一个当过城市市容管理者的来访者,在咨询早期,他在讲述自己工作时,称小商贩等为刁民。这个去人性化的操作,一方面防御掉他对小商贩的处境的同情心,使其能干净的完成工作;另一方面,他也开始轻视自己身上本来具有的优点,开始觉得自己是个无用之人。


再比如,只能看到症状,看不到病人的医生,往往也会不知不觉中忽视自己有免疫系统这回事,变得洁癖而怕死。严重的,可能沦为药物享乐主义者,为了吃药而总能周期性的找到点症状,并完全不自知。


另外,只能看到分数,看不到学生的老师,往往最后也忘记自己有思考能力,学生提问超纲,他就只会回答,这个问题不会考。离开评优体系,放下课本教参,他基本杜绝接触任何复杂的事物,借口往往是:已经又忙又累。


所以,亲子、恋人、医患、师生、以及一些写了会被和谐的关系里,都可能出现无意识的去人性化。而商业领域里有意识的去人性化,就留给大家自由发挥了。


当然,前面说了,去人性化,有让问题变简单的功能,当智力、心力临时欠费的时候,偶尔使用可能有益。但是,需要警醒的就是它的反噬效果——如果你看谁都像钉子,那你肯定就是个锤子~




作者  何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