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雪

 静心阅藏 2018-03-22

 来京十年了,觉得昨天的雪是我所见最大的一场雪。

在窗口伏案校稿、写作、读书,偶尔抬头看看窗外飘扬的雪,银白的世界,寂静的小区。报上说,雪后气温骤降,会是北京33年来最低的气温。我对妻说:“爱好自然美景的人,也许正在公园里、长城上欣赏雪景哩。”我只能看看画册中的长城雪景。小时候,故乡的雪,经常积得很厚。北方的冬天,出奇地冷,我和二哥的手经常被冻坏,手指生冻疮是极其平常的事。那时,也没钱买冻疮膏,也不知道有没有冻疮膏,至少,那时的农村是没有的,只好用竹烟熏,砍一节细竹杆,比小指还细点,一端点燃,另一端会冒烟,就用冒烟的一端对准冻疮熏,往往有一点疗效,但还是要等到春天才能好,好了后,冻伤处皮肤变薄,发痒,来年冬天还发冻疮。那时,家里穷,也没有棉手套,母亲就会单独给冻伤的指头做个小套子,或者,给冻伤的手做一个像斗篷一样的“手斗篷”,只能护着手背,依然不解决问题。至今,我手上还能看见小时候冻伤的印记。那时整个社会都贫穷。到改革开放后,生活好点了,衣服多了,冻疮也就没有了。过了几年,气温变暖了,冬天再也见不到那厚厚的积雪,那深达一尺多的积雪,似乎成了遥远的梦。前天给老家打电话,母亲说,老家下了好几场雪,天很冷,要我春节别回家。大冷的天,住都没有地方住。

记得访道终南,多次遇见下雪。有一年,那是千禧龙年,我和老师李先生去黄龙洞看望止俗禅师,顺便就住在黄龙洞,一住半月。天下了雪,你能看到“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壮丽景色。大雪封山,人下不去了。我后来在《修真金丹论》这本书中写过当时的雪景,我在黄龙洞前唱道情,吟古诗,天地寂静,万木肃然,只有我的歌吟,伴雪花飘荡云天。后来,沈阳的老作家王继昌先生来信,专门提到书中的这件事,大意说,终南雪景写得太美了。我在小说《终南修仙记》里多处写过深山雪景,也是那时的记忆。不过,很惭愧,文采不够,有时无法下笔,也想象不出来深山积雪的景象,只好找些美丽的雪景图片,看着图片,想象那种美景,开始动笔。看来,生活真是创作的源泉。

来京后的第二年初春,天下了小雪,我和两位朋友一起去北京的青龙峡看雪景,也登上当地的野长城,山上原有的积雪没有融化,山,已经朗润了,隐隐地,泛出绿色,雪,悄悄地融化。同行的一位朋友是少林武僧,看到雪景,看到空旷的山野,激动得翻跟斗,打了两趟少林拳,他也是西北人,放声高唱秦腔。秦腔,我从小就看,就听,可唱不出完整的段子。和尚会唱的“刘彦昌哭得两泪汪,怀抱着娇儿小沉香”,我倒是会唱,我俩放声唱秦腔,说是唱,不如说是吼。小时候,堂妹喜欢秦腔,还粉墨登场,在乡村的舞台上演出。

在终南住山时,为了验证自身的修为,我曾在大雪封山的日子,穿着单衣,感受寒风,只要守住道家讲的“命门真火”,学会闭息的功夫,让真气在周身运行,道家称之为“龙雷真火”,人就可以不怕冷了,那时,风吹过你的脸,能感到一丝温暖,这暖意来自你的身体,是你的潜能,自然的风,依然是寒冷的。后来,到了北京,想起过去山中抗寒的事,那是不得已,我是夏天入山访道,压根没带冬衣,但就此也考验了意志。初到北京,第一场雪积得也厚,那时我工作的单位租的办公地在中科院自然科技史所,这里北京人称“九爷府”,是个王府大院,雕梁画栋,碧瓦红柱。过年放假,我和同事小袁(两个外乡人)在寂静的院子里生活,读书,我想起了终南山居的日子,想起了终南的雪和那身单衣。我便和小袁做个试验,我只穿了短裤,盘腿静坐在王府大殿的石台上,让小袁给我的身上堆雪,看看自己能不能抗寒。雪,堆到口边了。我感到贴着肌肤的雪化成了水,水结成了冰,我在冰壳里,闭息,鼓动真阳之火,没感觉冷。小袁摄了数张照片,至今在我的影集里。这是我对北京的雪的最早记忆。如今,十年过去了,我不再是那个每天感觉精力充沛的小伙子了,岁月磨花了我的头发,尘事消耗了我的真阳,生活冲淡了我的激情。如今的冬天,我不再穿一件单衣就潇洒过冬,也不能把自己埋在雪里呈能。

岁月无情,青春不再,衰老是自然规律,古人修道修仙,就为打破这束缚生命的规律,容易吗?在社会上访道二十多年,还没见过活生生的得道高人站在面前,同我聊天。玄学中的事情,不足为凭,也不必探讨。真实的真人,我至今没有遇到。尽管,我在不少文章中说严新是当代真人,是得道之人,我读过他的书,研究过他的多种资料,也和他的许多学生是知交,也和曾今与他一起做了许多重大实验的几位教授认识,了解许多细节。但,我没有见过他本人。

我此生的愿望就是修道,即便不能即身成就,抱道而亡,我也会微笑着死去。对了,记得有一年,我去陕西姐家过年,天下大雪,关中平原,雪海苍茫,我突然想到死亡,就写了一首散文诗《葬我于雪》。后来,寄到《散文》杂志,竟然刊登了,大概是1995年的事情。葬我于雪,让生命化作春水,和消融的冰雪一起,渗进土地,滋养野草。

冬天,北京的雪,很大。

2010年元月4日晨

 

(更多信息,请关注益生文化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