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本没有利润

 风蚀残年72 2018-03-22

挣的钱都到哪儿去了?挣的钱可以随便花吗?利润水平越高越好吗?经营要以利润为中心吗?利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真把它说清楚也不容易。



利润是个什么东西



假如你问一个企业人:什么叫利润?


一般情况下,他会说:利润就是我们挣的钱呗!人们潜意识深处,产出大于投入的部分,就是企业挣的钱,企业挣的钱就叫利润。这么说固然不错。其实,利润要远比这复杂得多。


在我国,利润属于国家财经法规规范的内容,这些法规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但是,试图通过查阅法律条文,来吃透利润的本质,这个事恐怕也比较困难。


首先,这些条文不好懂。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供专业人士看的。其中的用语非常晦涩,表达非常烦琐。其次,这些条文说法不尽一致。一方面,我们国家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一直在变。另一方面,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和国外的也不尽相同。再次,它们本身也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


利润本来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一个概念。什么叫经营?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所谓经营就是供产销,就是买东西、造东西、卖东西。这个过程就叫经营。对个人来说,经营就是劳动、干活儿。尽管经营要不间断地进行,但账必须每隔一段时间算一次。因此,利润就是企业某一段时间的劳动成果。


劳动成果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概念。假如企业的业务性质比较简单,投入就是花费、费用,产出就是收益、收入。那么,什么叫收入、什么叫费用呢?对于业务性质比较单一的企业,比如说个体户,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个体户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把一利索。卖了东西叫收入,花出去的钱叫费用。一里一外、一加一减就可以算出利润,利润的核算相对来说容易。但对于一个企业,即便是业务性质非常简单的企业来说,这个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


先来说收入。会计上,对于什么是收入,画出了一条界线:只要签了合同,把货发出去了,履行了卖方的义务,无论收没收到货款,都叫收入。用会计术语表达就是,利润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


费用的界定则要复杂一些。为什么呢?这是由企业运营方式的特点决定的。做企业有点类似农民种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前期的投入影响后期的产出,并且这个周期比较长。在早期阶段,投入一定大于产出。在后期阶段,产出一定大于投入。如果投入、产出完全按段核算,后期效益肯定高于前期效益。但如果没有前期的低效益,就没有后期的高效益。所以前期的一部分投入,必须要由后期的一部分收入来分摊,才谈得上合理。


这个道理在会计上也是一样。花了的钱都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吗?这肯定非常不合理。因为它不能反映当期的经营情况。花了的钱都叫支出,这固然不错,但不是所有的支出应该计入当期费用。在会计学上,把支出按性质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有的支出影响及受益均超出当期,有的支出影响及受益仅及于当期。前者就叫资本性支出,后者就叫收益性支出。


比如说,去年你工资收入是10万元,今年你工资收入也是10万元,但花20万买了一辆车。按照总收入减去总支出的口径核算,今年的利润肯定比去年低。但这样很不合理。因为买了车你是可以长期使用的,它的受益期远不止一年。不能因为你今年买了辆车,今年的结余没有去年多,就说你今年没有好好工作啊?!购车是资本性支出,不能全部算作费用所以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不光经营活动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非经营活动也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于是,利润把非经营活动的收益也包括了进来。非经营利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投资收益,二是营业外收支净额。经营利润就是企业自己干活儿挣的钱。投资收益就是把钱放到别人那里,别人帮我们挣的钱。一些非常规事项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收益,叫营业外收支净额。


农民种玉米、种小麦,卖玉米、卖小麦有收入,这个叫主营业务收入。但你不能阻止他在田边地头捡到一只兔子,也不能防止一出家门被狗咬一口。捡到兔子可以卖钱,被狗咬着要花钱,一里一外叫营业外收支净额。


关于利润,经济学家还有经济学家的说法。经济学家觉得,利润应该是总收入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你财务没有考虑权益资本的成本。银行的贷款由利息弥补,原材料及员工的成本由各项费用弥补,所有者自己的钱由什么弥补呢?!即便假定利润是对所有者的回报,但也没有考虑它的成本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哪怕是自己的钱也是有成本的啊!


比如你拿100万投资一个项目,年底挣了12万。从会计的角度来说,你挣钱了,挣了12万吗。但这只是会计利润,它没有考虑你自有资金的成本。因为你可以把钱投在这个项目,也可以投到其他项目,实在不行也可以买国库券或存银行。各项投资都会有收益的。这些收益平均下来就叫资金成本。假如资金成本是15万,尽管你会计利润是12万,但按经济利润的口径来匡算,你则是亏了3万元。不但没有挣钱,而且亏钱了。这就是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的差别。


这么说起来,利润也不难理解。但在会计实务中,利润要远比我以上所说复杂得多。


人们日常的说法,以及书本上的名词,有两种类型:一种叫概念(Concept),另一种叫构念(Construct)。概念一般都有一个客观的存在物与之相对应,比如现金、存货、资产等。概念所指代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构念则是人们大脑建造、想象出来的,它指代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并且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与之相对应,比如说文化、战略、经营等。


利润正是这样一个构念。固然利润等于收入减费用,但哪些算作收入,以及算不算收入、算多少收入,哪些算作费用,以及算不算费用、算多少费用,国家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可能一一做出详尽的规定。利润是会计人员帮你算出来的。如何算,既取决于当事人的判断、理解,也取决于特定场景的需要。一句话,利润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是虚幻而不是真实的。


你若不服,请告诉我:它在哪里?或者展示一下,让我看一看也可以!你可以打开工厂的大门,仓库的大门,或者打开办公室的屋门,办公室的抽屉,然后告诉我:它就在这里!你做得到吗?你做不到!假如有利润的话,它也只是在一个地方趴着:利润表的最下边一栏。但那也只是一个数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