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家庭和个人成长 —— 一个房地产营销总监的感悟

 东海心 2018-03-22

因为去年工作繁忙,一直没时间整理,趁着春节这几天的休息,整理思路。

眼见自己的孩子已经3岁了,从如玩偶的婴儿到学会开口说话、走路,能和你对话,身为家里的顶梁柱,而立之年的你的体验?


第一阶段

满满的是喜悦,

因为苦活都是夫人干完了,(∩_∩)

看着肉嘟嘟的小脚丫,你觉得是天使。

睡觉的时候忍不住要亲他的小脸蛋、小家伙放屁的时候,会哄堂大笑,

逛超市会乐呵呵让他骑在脖子上、睡前会哼儿歌给他听,

第一次叫出爸爸、第一次踉踉跄跄的走路……

从刚出生全方位的关照到每天都能给你惊喜的成长,是非常让人喜悦的事情。

第二阶段

喜悦中开始忧虑,

小孩准备到两岁这一段,他不断的成长,给你各种惊喜,开始会做一些暖心的体贴父母的事,但这个时候,父母开始会焦虑。

第一,从不在意生活花费的你、对金钱概念还是很模糊的你,当夫人告诉你一年花在尿不湿、奶粉上的开销,还有孩子生病住院、衣物、生活用品的开销,以及即将上幼儿园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学费,你开始默默的计算自己一年的收入。

第二,爷爷的去世,让你意识到,双方父母的年纪和健康,这时候你又开始研究保险,在网络上爬文,看是否有合适父母的险种,详细对比各家保险公司的费率,你开始意识到以后还有4位老人的赡养。

这一阶段,小孩成长带来的开支让你对收入支出有了深刻的意识,老人赡养的压力也摆在你面前,这些以前潜意识里属于“以后的事情”,突然就摆在了你的面前,你不得不开始认真的思考。

你开始估算,自己的薪资能否在未来几年突破提升一个台阶……

自问,确实没有很大的把握。

与此同时,你开始学习理财,把P2P借贷、基金、债券各种利息点研究透,定投、指数、补仓……为了更高一点的利息,这些以前没听过的词,你都在最短时间内自然理解,唯独不敢碰股票,风险高,这时候的你玩不起。

第三阶段

开始反省、收获。

1、对薪资收入的反省

因为对收入的高度需求,你开始横向对比,同龄人的薪资水平,也开始对比同岗位不同企业的薪资差距。

这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如果,早几年进入一线房企工作,那以自己的领悟能力和积极性,薪资水平应该会比现在理想得多,抛开薪资不谈,在名企里做过,也给自己的履历镀金。

事实上,就是现阶段,如果想进入一线房企,想拿行业内较高的薪资,你也需要漂亮的履历。

你开始对自己的职场身价进行评估,开始审视自己的核心技能和营销知识体系。

和那些行业大牛比,你的技能何其低,当别人一次次刷新行业营销记录的时候,你还在为业绩达标愁眉苦脸。

当别人知识体系已经汇编成执行节点,不仅达到成熟运转,还设计了升级调整的节奏,你的知识体系却还远远没有完善。

你陷入沉思……

只有当战争来临,你输不起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的弱小。你想赢得这场胜利,但当你对标那些常胜名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武器还没锻造。

如果前几年坚持把英语学下来,现在也已经是收获成果的时候,

如果一开始就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现在应该也有了拿得出手的履历,

如果早有保险意识,现在就不会这么被动,

如果2010年就开始存款理财,按照基金定投的收益,可能已经筹够学期房的首付

这里应该有很多省略号,省略号,省略号……

2、对于家庭教育的领悟

因为小孩开始逐渐懂事,你需要开始做科学的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你把以前读过的家书类书籍(梁、傅、曾)重读一遍,以前读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后辈听老一辈名家对我们的教导,现在读,是看老一辈名家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

不仅如此,你采购了一批心理学的书籍,从新生儿的心理开始学习。

这时候,你开始分析自己的性格塑造的过程,家庭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你接触的人中谁对你影响最大,你的学校和老师对你的影响,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剖析过程,这些会成为你对你孩子的引导的教程和案例。

例如:

我的父亲有一次在训示一亲戚赌钱时,亲戚辩解说农村的春节,谁不赌钱啊。我父亲说,你在赌场看到必然都是赌钱的人,没赌钱的都在赌场之外,你在赌场怎么能看到。

这个理论,我的印象非常深,它使我不被所在的场景迷惑,时常能跳出自己的思维去看待事情,后来读心理学的书籍,才知道这个在心理学叫做“幸存者偏差”。

小时候,有一次父亲把检测无问题的货发给对方,对方接到货后,说有少数量的货有损坏,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应该是发货的时候明明检查都是好的,为什么到那里了就坏了,抛开物流的原因,会不会是对方故意说坏了,砍一下价格,我母亲也是这个疑虑,而我父亲当时却说:如果到手的都是好的货物,一般人第一时间是赶紧卖给采购方,没事谁会故意添乱。

这种站在非自己方面的思维推断,让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学会了更加客观,这使我学会了模拟多个立场对事件进行推断、分析。

我们要一直孕育土壤,总会有东西冒尖发芽的,如果我们不培育土壤,那么肯定没有发芽的机会,我们不指望所有员工100%的发芽成长,但,只要不停的浇水总会有发芽的。

经常推荐书给我读的老梁,他的培育土壤理论,颇有胡适“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的味道,它使我在做有益的事情时,对过程中遇到的打击、挫败时,保持对最终结果的乐观。

慢慢的回想,你的性格、价值观塑造过程,它对你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然后开始正视自己的不好和不足的地方,分析造成的原因,这样才可以避免自己的孩子掉进这样的坑里。

我的性格过于刚烈,眼中容不进沙子,非黑即白把界线画得很清楚,是什么造成了我这样的性格?

还有我的学识,我对音乐、书法和绘画,无基本的鉴赏能力,对地方志、科学、人类文明、理财投资全无了解,若不是近些年读了些史书,对国史也是一片空白。

这是我所处的学校、家庭对这方面教育的缺失,我们这是要抱怨吗?

不,父辈们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做到最好了。

我的爷爷生下5个孩子,在他那闹饥荒的年代,5个孩子能健康成长,并且都送到学校读书,这在他的时代,已经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而我的父亲,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小康生活、家庭和睦,他务实、勤劳、正直,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并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这在父亲的同龄人中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从性格、家庭教育、价值观、学识,一一分析,找出自己的短板,这就是你要在你孩子身上实现进步的。

我分析后得出的大致计划

一,居住在省级首府,让你的孩子享受到当地较先进的教育还有基础设施,例如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各种文化会展等等,这些都是在县城少见的,它能开拓孩子的眼界。

二,迅速补充自己艺术鉴赏、文明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自己的孩子。

三,学习英语。曾经下定决心自学英语,就是为了确保自己掌握的信息是国际领先的,现在国际上领先的技术母语一般都是英语,我们接触的技术、知识很多是二手的。

李光耀顶住压力让英语成为新加坡的第二母语,为的就是这个原因。

四,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为孩子以后做事,节省资金积累的时间。

下图是家里舅舅的训示,其实老一辈的人,都很注重家风的塑造,只是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急功近利了。

如果家风没有塑造好,这个家庭没有文化做根基,即使这一代暴富了,也很难延续到下一代。

总结

当你成为家庭这条大船的掌舵者之后,你开始反省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船长,拿自己和所知道的优秀船长进行对比,你的缺陷和不足是什么,是怎么样引起的。

你需要审视你所要接管的这条船,你的父辈们给你的是怎样的一条船,父辈们给船体装备了什么技能,对比其他的船,它有什么样的优势,它的劣势分别会影响到后辈哪些方面。

然后,你开始做计划,你的缺陷能补的开始着手补,并在你眼界所见,对未来进行预警,躲开一些“坑”,尽最大努力把船体打造得更好,交给你的孩子。

同时,把你的孩子培养成更加优秀的船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