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O邀请制 韭菜们可能哭瞎眼 | 檀热点

 rexue_2014 2018-03-22



文/赵十一


 

现在的A股,既不是注册制,也不是审核制,而是邀请制。

 

在邀请制下,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在A股上演。2018年至今,共有48家公司撤回了IPO申请。2月23日证监会发布新规后,“撤材料”开始加速,至今不到一个月时间,共有26家公司决定撤回IPO申请。

 

同时,市场再度传出IPO新规,即IPO在审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合计要超过1亿元,且最后一年超过5000万元;IPO新申报的企业,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超过8000万,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

 

如果这么赚钱,还上市融资干嘛?

 

要知道2016年A股3499家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不足5000万的有930家,占比26.58%。主板1870家上市公司中,净利润不足8000万的有662家,占比高达35.4%。这个数据是比较尴尬的,要是再统计一下扣非净利润更加尴尬……

 


所以说,当前的情况IPO“常态化”已经名存实亡,如此高的上市要求以及越来越低的过会率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不想让你上,“不让你上”的同时花大力气邀请“独角兽”上。

 

监管层在独角兽身上确实下功夫。3月15日,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中国存托凭证(CDR)将很快推出,这是监管层首次明确“独角兽”企业回归方式。目前,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如百度、腾讯、京东、网易、搜狗等企业均表示有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意愿。

 

据中金公司测算,海外中资股市值规模约4万亿美元,四新类公司占比约42%,加上尚未上市的“独角兽”估值,总计2.3万亿美元的市值将登陆A股。

 

我们在看国内IPO的独角兽,其待遇与普通企业相比也是天壤之别。例如,继富士康的快速过会后,3月20日,被誉为家用机器人领域“独角兽”的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过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