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猕猴桃生理性黄化!

 深海之星ccpsl0 2018-03-22

猕猴桃黄化是许多果农头疼的问题,发病的猕猴桃除叶脉为淡绿色外,其余部分发黄失绿,叶片小,树势衰弱、减产。严重时,枝条纤弱,叶片发白,外缘卷缩枯焦,果实失去食用价值。长时间发病还会引起整株树干枯死亡。


发生黄化原因
土壤盐碱化导致猕猴桃黄化    图片来源:眉县猕猴桃

水分问题
猕猴桃怕旱不耐渍,长时间水淹影响土壤透气性,容易引起根腐,影响根系发育和对养分的吸收。

灌水过多、过勤,会造成水分蒸发量越大,盐分在表土层积累越多,加重土壤盐碱化,造成部分营养元素如铁的淋失或固定,容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

土壤 pH 值高导致铁吸收不足
铁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新叶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出现黄化是植物缺铁的典型症状。通过对猕猴桃叶片的营养诊断发现,黄化叶片的铁含量只有正常叶片的60%。

在偏碱性的土层中游离二价铁离子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被土壤固定,不能被猕猴桃根系吸收,加之猕猴桃根为肉质根,分布层相对较浅,容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

土壤原因
大水漫灌、低洼地积水,以及建园时苗木栽植过深等,易造成土壤透气性不良,引起树体生理代谢紊乱,发生黄化。

土壤管理粗放,地下水位高的低洼果园,土壤黏重,板结,通透性差,根系发育差,影响根系吸收,造成黄化。

猕猴桃营养失调导致黄化    图片来源:xfsb1975

营养失调
在对猕猴桃黄化叶片营养诊断时发现,除钙外,黄化病猕猴桃植株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均低于正常植株。

由于偏施氮肥,使土壤中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铜、镁、锰等供应失调,元素间发生拮抗作用,引发黄化病。

施肥原因
化肥施用过量或未腐熟的有机肥,导致果园土壤问题严重,肥力下降,养分平衡被破坏,同时还容易造成烧根,黄化发生比较重。

猕猴桃根结线虫为害症状    图片来源:夕阳红280

根部病害
如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干扰和破坏了根系吸收和生长,导致生理性缺素症而发生黄化。

果树负载过量
果园结果量超载,导致树势过弱,影响了吸收根(营养根)的形成,导致黄化。通常情况下,挂果量大、挂果较早、挂果历史越长的果园黄化较重。

猕猴桃黄化的综合防治措施
图片来源:华宏生态农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