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转载]我看中国历史之十八:三国篇二

 宛平2008 2018-03-23

我看中国历史之十八:三国篇二


        和运超

[转载]我看中国历史之十八:三国篇二

只有真正了解当时荆州的地理,才能真正接近赤壁之战的真相。

    天的人们都知道,三国是著名的乱世,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首要考虑的是军事手段。而要论军事手段,落魄皇叔刘备确实极其一般,浪荡半生都是寄人篱下,要混到四十多岁以后才因缘际会占得荆州一席之地,而之前他虽两次坐拥徐州,刘备光凭自己的能力都无法守住。
    除了曹操在酒酣耳热之余推举他有“英雄”之名外(是不是一时兴起的酒话也难说),不少人会把刘备看作一个人物,主要还是基于东汉时代的社会风气。前一篇说过,刘备与公孙瓒曾经是名士卢植的学生。卢植是东汉末年最顶级的儒学大师之一,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还是大儒郑玄、名士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他文武兼备,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南蛮作乱。还曾与马日磾、蔡邕一起在东观校勘书籍,参与续写《汉记》。而家境惨淡的刘备并不爱学习(不算纯粹的儒生,多少有点刘邦、刘秀那种豪侠草莽气质,才会流传与关张赵等部下情同兄弟的说法),他拜在卢植门下完全是方便踏入仕途。功利心很重的刘备年轻时理想一再破灭,要靠师兄公孙瓒的照顾才能勉强立足。所以,当刘备得知大名士孔融请他相助对付黄巾军会惊喜不已:“孔北海亦知世间有刘备耶!”须知他不过是平原相而已,近似于太守的地位(汉代太守是实权派,民间尊称“使君”,可见许多汉代乐府诗,如著名的《陌上桑》中经典名句“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但全国那么多地方太守,区区平原相又算什么呢。
    如果再看刘备起兵的细节,更可以还原三国时代军阀集团形成的真相,同时可与孙策崛起的情形互为参照。今天人们都知道刘备空有一个汉室后裔头衔,就连这一点也还有不少人怀疑真假。因为东汉末年,多数像刘备这样的皇家后裔已经和平民没什么分别,否则不会沦落到靠贩卖草鞋草席为生。换句话说,一样需要靠实干来谋出身。刘备父亲刘弘早亡,祖父刘雄曾举为孝廉,但只是一个郡县地方官,没有留给子孙好的环境。相比当年落魄的光武帝刘秀家族,简直还惨上十倍。也许正是穷则思变,不幸之中好歹也有万幸,刘备凭借这一点皇家背景在涿郡(今属河北省保定市所辖涿州市)地方上结交了豪绅地主张飞(究竟是不是小说写的屠户很值得怀疑,作为涿郡豪强,做屠户也许只是张三哥的各项家族产业之一),他很有些田产,还有许多家丁。张飞相貌堂堂,在赤壁之战前,鲁肃到当阳找刘备的时候就说,我江东有美周郎,不想冀州也有此等美姿颜者。张飞家乡是涿郡,而关羽是河东人,和冀州完全无关,而赵云虽然也仪表不凡,但是常山人,东汉为常山郡国。那么,除去刘备也蜀涿郡之外,鲁肃所称赞的其实就只有张飞了。张飞还有文化修养,善书法,善画仕女(尽管这些艺术特长的真实性还有争议),还礼敬名士(从他与庞统、刘巴的交往,还有义释严颜等举动能反映出来),综合这些特点,鲁肃才能拿来与三国第一等人物周瑜相提并论。因此,张飞在《三国演义》中的事迹虽有一定根据,但许多细节还代表了他的另外一面。
    小说的第一回写到中山(中山为古国,汉代为郡国,向来有大量胡人杂居,汉武帝的兄弟刘胜封为中山靖王,也就是刘备追溯的始祖,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县)贩马商人苏双、张世平资助刘备钱粮马匹,因此才组织起一支队伍,这就是后世各类军阀出现的关键。刘备本身穷困潦倒,虽有救扶汉室的忠心,实际却无能为力,只有靠结交的张飞和一些商贾的资助,打出他作为汉室后裔的旗号,招兵买马才能形成力量。后面到徐州,他进一步联姻糜竺、糜芳,因他们兄弟俩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后来入川,刘备又结亲地方豪强吴懿。这种关系都是政治联姻,同刘秀联姻郭圣通家族相似。他的汉室后裔头衔顶多换来一点江湖名声,可能获得一些人的好感(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这些还算忠于汉室的草莽英豪,他们大多深受汉代儒家忠孝仁义思想的影响),要想成就大事根本不够本钱。
    东汉传统的军队到汉末已经基本瓦解。朝廷官军多年来溃不成军(不论中央禁军还是郡县郡国兵),甚至可以说已经没有像样的军队,否则何进怎会糊涂到去找董卓带西凉兵马进京?少帝刘辨、献帝刘协怎么能轻易就被董卓、曹操控制?不论刘备、曹操,他们在家乡招募的只是乡勇,不能称为汉朝官军,连郡国兵都不算,靠着这些几千乡勇打击黄巾军获胜,赚取功名后再被朝廷收编。到平原县、徐州小沛、新野等地继续招募人马,则同样不是朝廷的郡国兵,实际成为刘备的私兵部曲,所以旗号的根本性质是打“刘备”。这一点,袁绍、袁术、曹操、刘表、刘焉、孙坚、马腾几乎全都一样,而陶谦、孔融、王朗等稍微旧派一些的原东汉地方太守才勉强算过去仅存的郡国兵马,但对于新崛起的军阀,他们几乎都没有招架之力。
    虽然大家都是如此,但每一次刘备都组织匆忙,没经过认真训练,军队战斗力很弱。另外刘备也不善于治兵,前期每每战败,不能简单归于他没有地盘。尽管寄人篱下,却不能说没有发展的机会。像孙策几乎被袁术吞掉了,但还是可以寻求机遇脱颖而出,刘备却无此表现,客观的说就是他的能力不足,导致半生辗转流离,浪费了大把光阴。
    不妨再仔细分说,第一次刘备救援孔融,以他的条件和实力军事上是失败了,但不能说刘备完全没有收获,好歹也为初出茅庐的刘皇叔赢得仁义的美名。再次强调,绝不能忽视东汉末年朝野上下的儒家思想氛围,因为大多数士大夫和社会名流对忠孝仁义的人确实会高看两眼的。不论刘备当时再怎么倒霉,这一番举动是收获口碑的,上天是会眷顾他的。那么,第二次就获得了陶谦的徐州,刘备逐渐混入了汉末群雄的上流圈子,袁绍、曹操、刘表才能认识这个脚下毫无立身之地的刘备。因为这几大军阀全是出身世家子弟,他们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习气,正是这背后的因素,才是一无所长的刘备可以崛起的关键。
    都知道,刘备入主徐州,没多久就被猛将兄吕布给欺负了。前一篇断断续续说过吕布的成功和失败,若相比刘备的窘迫,吕布其实也近乎被撵得到处跑的一支流浪军(手下实际人马也不足万人)。但不同于刘备的是,吕布本身是一个猛将,身边文有陈宫,武有张辽、高顺,还曾经打败过曹操,也能随时把刘备挤出徐州,还能同大军阀袁术拉锯,整体实力明显比刘备高出一大截。
    为什么刘备还会接纳狼子野心的吕布呢?显然不能说刘备太笨,自己引狼入室。而是他知道力量太弱,存了一丝结交英豪的侠义心肠,希望双方联合壮大实力。吕布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来投,恰恰吕布很愿意同刘备拉关系,《三国志·吕布传》引《英雄记》:“我和阁下都是北疆边境的人。我当时见关东军起兵,想要诛杀董卓。但我杀了董卓东出,关东诸将却没有一个接纳我,都想要杀了我。”请刘备坐在帐中床上,令妻妾向刘备行礼,酌酒饮食,称刘备为贤弟。刘备表面以为然,但心里却很不开心(如史书形容喜怒不形于色)。其实吕布年长刘备两岁,称呼为弟按说并不算什么无礼,想来吕布也为了表达得到刘备收留的亲切好感,偏偏刘备身为徐州之主,认为吕布来投,真有些“要当自家人”的意思,“酌酒饮食”一副粗鲁模样。显然,刘备有作为中原人对边疆羌胡化汉人习性“不合”的潜在因素。
    吕布确实表现不厚道,趁刘备阻击袁术时,一方面被袁术拉拢;另一方面,张飞和曹豹起冲突,徐州被吕布霸占,刘备则被撵去小沛驻扎。对于其中谁是谁非,历来说法不一。《后汉书》说刘备当时因丢了徐州失魂落魄,被袁术打败后打算离开。但军中断粮,又放心不下徐州(主要是家眷),就向吕布投降。而吕布也察觉被袁术利用,同样还希望算上刘备的力量稳固地盘。所以派车马迎刘备回来,驻扎小沛,还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而自领徐州牧。这一段时间,两家相安无事,甚至还有“辕门射戟”调解纠纷的佳话,按说吕布对刘备并不算很糟。后来吕布的失败确实是自己的责任,贪图小利而反复无常,从没有原则大义,虽然跻身群豪,但恐怕他无心争夺天下,空有狼子野心和骁勇实力,最终败在自己的目光短浅。
    如吕布答应了袁术的联姻,已经把女儿送走。转过脸听说曹操愿意修好,给他加官进爵,就立刻反悔,把女儿又抢回来。发现自己中了陈珪、陈登父子的诡计,正大发雷霆之际,又被陈登一番巧妙说辞蒙混过去(也显示出吕布来自边疆,完全是一个粗豪直率的人)。对袁术联合杨奉的讨伐,虽然一时胜出,但屡屡消耗精力。臧霸在北面滋扰,虽然一度和解,但吕布也没有做长久的考虑。大将高顺常常规劝说:“将军做事,不肯慎重考虑,时常出现失误,说话做事总是有差错。失误的事情难道可以一再发生吗?”吕布了解高顺的忠诚,但终究没有放在心上。当刘备在小沛暗中招募了万余人马,吕布就十分忌讳,出兵攻打,导致刘备依附曹操。曹操封刘备为豫州牧,并送军粮和部队,让他回来收拢旧部,吕布又一次将刘备推给曹操,为自己最后在下邳身死埋下导火线。 
    若评价吕布的为人,民国著名的历史演义小说家蔡东藩就说:“若吕布为反复小人,始依备,继袭备,后复和备,始终误一贫字,安望有成?但观其保护备家,不屑淫掠,至射戟一事,更为刘备排难,此亦未始非豪侠所为。后之朝亲暮仇者,且不布若,可胜慨哉!而吕布之勇,足以敌曹操,而智谋之不逮操也远甚!操之图布也久矣!督师东来,目无吕布;但布若能用陈宫之计,内外呼应,犄角相援,则操亦未必有成;就使挫失,布在城外,亦可远走,何至为操所擒乎?乃始则被惑于妇人,继则见嫌于部将,虎为人缚,摇尾乞怜,嗟何及哉!”
    如果从深层分析,吕布是边疆的羌胡化汉人草莽,与中原士大夫和豪强家族军阀很有些格格不入。因他的边疆背景,加入了董卓的西凉军团,其实颇受重视,还与各路英豪对阵。没多久他又杀董卓,结果被李傕郭汜等西凉军团排斥,被迫成了一股流浪势力,所以袁术、袁绍等中原军阀视他反复无常,都不接纳吕布。但其实他为人并不差,在军中颇得人心。如小说都写的很明白,部下大将高顺等誓死不降,陈宫也是慷慨赴死。曹操兵围下邳时,“布与麾下登白门楼。兵围之急,布令左右取其首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见《资治通鉴》卷六十二)。“左右不忍”四个字也可以看出,吕布与将士确实蛮融洽的。最后我们都知道,因刘备的一句话把吕布推上了死路。《三国志·吕布传》引《献帝春秋》:“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刘备为何主张杀吕布呢?这同皇叔一贯的仁义美名可是大大违背。想来吕布夺徐州,刘备是一直记恨在心;二是他非常担忧吕布当真为曹操所用,他绝不愿看到曹操更加强大,对自己以后形成更大威胁。
    笔者以为,以陈寿为主的史书评价吕布反复无常,主要是基于中原士人排斥边疆羌胡地区的东汉王朝保守立场。客观地说,吕布一生并无大的过恶,更从未有过曹操那样的屠城坑卒的残暴行为。汉末三国乱世,群雄割据争夺天下,互相之间只有利益,没有什么诚信。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事情实在多如牛毛,也正是汉室儒家传统纲常崩溃的表现。所以,儒家名士与豪强军阀本身既是一对矛盾,可又有客观社会现实造成的千丝万缕联系,他们需要依靠新军阀来重振秩序,真正不愿与现实同流合污的儒家士子要么死得很惨,要么归隐山林。那些所谓汉末三国豪雄,又岂吕布一个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呢?像刘备、孙权、张绣、马超、公孙渊哪一个不曾朝三暮四、反复无常?效力过一个以上主公的谋臣武将更是成百上千!而吕布为人的根本问题,就是缺乏全盘谋划,没有目标战略,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吕布失败身死,曹操还是从中得到一个得力大将张辽。经过董承的衣带诏事件和官渡大战,刘备好容易摆脱曹操,从袁绍那里转投刘表。经过多次失败,刘备接受了不少教训,能力确实有所提升(已经年过四十),终于有了证明自己的第一战,在博望坡打败曹操手下最亲密也最器重的大将夏侯惇。博望,就是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探险家张骞封地(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西南博望镇)。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表待刘备以上宾之礼驻扎新野。由于刘备又一次疯狂招兵买马,招揽豪杰,引起刘表猜疑,命他北上抗曹(意图消耗其兵力),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军抵挡。刘备设下伏兵,李典劝夏侯惇提防有诈,果然在博望坡被刘备打败,幸好李典及时赶来,而刘备因军力过少而退军。跟着刘备向刘表提出趁曹操进攻乌桓时偷袭许都,刘表没有采纳。
    荆州,从三国到两晋南北朝一直是核心战区。当天下分裂,荆州就处于中间冲突地带,战略价值不容置疑。东汉末年,荆州的儒生士大夫云集,主要就因为刘表年轻时为著名党人,具有相当的号召力。《汉末名士录》说:表与汝南陈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张俭字符节、南阳岑晊字公孝为八友。《后汉书》说刘表与同郡张俭等号为“八顾”,又指与张俭、岑晊、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等称为“八及”。不管怎样排座次,年轻时的刘表就无可争议的跻身天下知名度最高的名士行列。黄巾起义爆发,天下解除党禁,大将军何进对刘表颇为看重,提拔为北军中候。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掌权,荆州刺史王叡为孙坚所杀,董卓就派刘表继任。当时江南宗贼(所谓宗贼,是因中原战乱以家族、宗族关系建立的保卫乡里的家族势力群体,有时也夹有南方的山越部落,可见唐长孺先生《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的研究)横行,袁术等也占据州郡,刘表无法直接上任,匿名独身赴荆州与蒯良、蒯越、蔡瑁等共谋大略,蒯氏、蔡氏都是当地著名豪强家族,后来刘表就联姻蔡氏,依托他们稳住荆州的统治。
    汉末乱世,不要说曹操、刘备、刘表这样想要干一番事业的人物需要拢络地方豪强,包括诸葛亮一家这样投奔荆州悄悄隐居安身立命的外来户也不得不傍身名门大族。诸葛亮岳父黄承彦的妻子与刘表后妻是亲姐妹,都是名士蔡讽的女儿。所以,刘表的亲信蔡瑁算起来是诸葛亮的舅父。通过小说描绘,人们都知道诸葛亮与庞德公、庞统一家关系很好,除了学识志向相近外,也还有一层姻亲关系。诸葛亮的二姐嫁给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而大姐则嫁给了蒯良的大儿子蒯祺。此外,他岳父黄承彦本身也是沔南名士,荆州一带的黄家同样是大家族。如刘表有大将黄祖,是东汉名臣黄香后人,黄香儿子是对抗梁冀的黄琼,而黄琼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后来割据益州的刘焉(一说黄氏是刘焉母亲,但黄氏是黄琬的姑母,即便年纪上可以相仿,如荀彧与荀攸辈份就是叔侄,但侄儿荀攸还比叔叔荀彧略大两岁。但同时刘焉与黄琬的年纪也应该相差不会很大。黄琬死于192年,活了51岁,刘焉死于194年,岁数不知,以刘焉是痛惜两个儿子在京师被杀而发病死,且当时他已有孙子,大概在60岁上下是靠谱的,推断就算黄氏是刘焉之母,也不大可能是生母,只是后母)。黄琼的孙子就是与董卓周旋的太尉黄琬,死于李傕郭汜之乱(也许就因黄琬之死,与黄氏有亲戚关系的刘焉儿子刘范、刘诞暗中联合西凉马腾准备平定李傕郭汜,结果败露被杀)。不过,黄承彦号称沔南名士,与黄香、黄祖一脉的江夏安陆并不相同。其实,黄承彦的真实身份一直很神秘,小说写的也比较浪漫,正史中唯一提到黄承彦的仅有裴松之引的《襄阳耆旧记》,而且就几句话:“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另一条是:“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除此以外,别无其他踪迹。不少人都觉得黄承彦应该与黄祖有些渊源,否则以文人名士著称的刘表不会无故器重一介武人黄祖。其他如水镜先生司马徽、徐庶、崔州平、孟公威、马良、马谡、蒋琬、邓芝、费祎等等四方名士云集,恐怕除了颍川郡,荆州人才的含金量之高在汉末三国再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相比。
    因刘表到荆州是权臣董卓安排,所以群豪讨伐董卓,刘表没有凑热闹,反而他占据荆州还引起袁术、孙坚的嫉恨,尤其孙坚与刘表成了死敌。以孙坚之勇猛,竟被文士刘表射杀,导致袁术不敢轻易打荆州的主意,此后,刘表向长沙、零陵、桂阳等荆南地界拓展,势力最大时还参与过交趾(今越南北部)的争夺。虽然刘表没能阻止豪族士燮一家(士燮为苍梧人,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汉代属于交州,其祖先据说是躲避王莽之乱到南方定居)在交趾立足,不过苍梧太守吴巨是刘表推荐的。刘表死后,鲁肃来打探刘备的动向,刘备就谎称要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也证明其为荆州派系,同刘备多少有过一些往来。

[转载]我看中国历史之十八:三国篇二

今天三国古战场景点还是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大规模水上战役,距离史实很有偏差。

    之前曹操一直没能染指荆州,当稳定北方后,南征自然成了首要任务。刘表入主荆州十多年,对收容北方离乱人群,恢复生计,开展教学等都有不错的成绩。不过和袁绍类似,接班人问题酿成了危机。起初他对长子刘琦钟爱,但受后妻蔡氏影响,次子刘琮让他难以取舍,刘琮长大娶了蔡氏侄女,亲上加亲,出于荆州未来的稳固,不得不重视蔡瑁、张允(他是蔡家外甥)等人的支持,对刘琦渐渐疏远。刘琦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接替黄祖出任江夏太守,以求自保。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曹操开始南征,刘表刚巧背疽发作身亡,享年六十七岁。荆州群臣拥立刘琮为继承人,大多愿意降曹,刘琮便向曹操上表请降,结束了刘氏父子在荆州的十九年统治。这时刘备仍然没有一块牢固的地盘(曹军南下新野首当其冲),残余兵力也不多,初出茅庐的诸葛亮(究竟是刘备三顾茅庐还是因徐庶劝说主动出山,史上有不同说法,如《魏略》和《九州春秋》,虽然多数人倾向于前者,但刘备在荆州已驻扎六七年,一直都在广揽人才,直到最后才找诸葛亮,确实有些蹊跷。也许诸葛亮有名士风采,为人比较高傲。以隐居来抬高身价的人物史不绝书,前有光武帝同学严光,魏晋有号称竹林七贤,唐朝更流传下“终南捷径”的成语。起初听到卧龙名号时,可能刘备不大愿意放下面子去拜访年纪轻轻的诸葛亮。直到危机明显,探到曹军南下的消息,刘备终于决定拜会诸葛亮。而徐庶则是在新野败退后,因母亲被俘虏才中途离开去曹营)体现了谋划“隆中对”的胆气与睿智,同时,江东鲁肃也表现出远见卓识,主动来联合刘备。若以实际情况看,所谓“孙刘合力破曹”跟刘备投靠江东没多大分别。原本刘琮投降,刘备算是与江夏的刘琦合伙,即便如此兵力也才两万左右,要想摆脱覆灭只有借助江东孙家的力量。从当时大局看,蔡瑁张允的水军和文聘等荆州武将投靠曹操,进一步壮大了曹军实力,自然有要一鼓作气扫平江东的意图。
    千百年来,因诸葛亮和鲁肃“英雄所见略同”促成了抗曹大计,孙权以周瑜主持联合刘备的残余兵力,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出最著名的赤壁之战。
    前一篇提过,周瑜与孙策才是三国时代真正的结义兄弟。孙策活着时器重周瑜自然没得说,还分别娶了大乔和小乔这对姐妹花,历来说是太尉桥玄之女,这是野史。首先乔家姐妹是庐江皖人(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而桥玄是梁国睢阳人(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唐朝安史之乱时许远、张巡血战睢阳相当出名)。清代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指出:“又按本传桥公二女为攻皖时所得,据《寰宇记》,桥公为舒州怀宁人,即汉之庐江郡皖人。《后汉书·桥玄传》玄为梁国睢阳人,两不相涉。果为玄女则阿瞒方受知于玄,铜雀春深早已如愿相偿,伯符、公瑾不得专此国色矣。”再按《三国志》记载,孙策、周瑜分别纳大、小乔是攻破皖城之后,是199年的事。而乔玄在183年已去世,死时已七十五岁,从年龄来看也不可能会是大、小乔之父,而且桥玄在史书中只有儿子。
    都知道,江东基本是孙策带兵打下来的,孙策死后的几年里,周瑜多处在镇守各地的位置上,实际作战机会并不多。孙策临终交代大事时强调了对周瑜的倚重,所谓“外事不决问周瑜”这话孙权应该是记得的,但正因周瑜此前的资历有限,一时半会,孙权也没有想到要把周瑜推到江东第一统帅的高位。
    赤壁大战前两年(206年),周瑜曾与孙瑜讨伐麻、保二屯(屯是地方乡勇,也就是宗贼),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也曾反击俘虏邓龙,但不算多大战绩。孙权对抗曹一事迟迟不易决断,一来他坐上主公的位子没几年,有太多父兄老臣指手画脚,“孙吴的建国之路”在三国史中是一大课题,可见田余庆先生著名的专文。而后,正凭借周瑜的“雄烈”之姿(公瑾雄烈是孙权的亲口评价,宋朝苏大学士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也评价周瑜“雄姿英发”,绝非虚言),孙权“斩桌脚”抗曹,命周瑜出任大都督,老将程普为副当时心里不服,也明显出于周瑜实战经验太少。可程普和周瑜接触以后改变了看法,被周瑜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周瑜出身豪强,祖上有两人当过东汉太尉,也有名士风采,再次证明魏晋时代人格魅力的巨大影响力)。
    曹操南下荆州的实际兵力以保守算大约有十五六万。之前扫灭袁绍儿子时,组建了精锐骑兵虎豹骑,所有军士都百里挑一,有夸张的说法,虎豹骑的普通军士放在其他部队都能够充任校尉、将领,堪称中央禁军的中军骨干。为扫平南方,曹操大约出动步兵十万(含相当数量新训练的北方水军,原步兵精锐青州兵估计最多占一半),骑兵五六万,加上荆州投降有七八万(近七成为水军)。而周瑜所带兵力为精锐三万(此时江东部队的战斗力为三国时代第一,水陆两战都能胜任,从孙坚、孙策到周瑜全善于练兵是不可忽视的决胜要素,后文还会提到),联合刘备有约二万,但真正属于刘备的只有几千人,另外一万多是刘琦在江夏的水军,没有参加主要战斗。史诗般壮丽的赤壁之战,长久以来由于小说精彩绝伦的艺术塑造以及部分史书的渲染,有许多真相需要深入探究。
    例如,刘备从新野败退带走了许多百姓(长坂坡一役就是曹操的虎豹骑追击所败,尽管小说中赵云在曹军中来去自如,神勇无比,但不能否认本质上是刘备在败退。长坂坡古战场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所辖当阳市中心城区偏西南),他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小说大力渲染刘备的仁义至今还能感染不少读者。可作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刘备为乱世豪杰,实力相差如此悬殊,带着众多百姓慢吞吞转移,大大削弱行进速度,任谁都能想到这太有悖常理。若真如小说那样描绘,就确实像鲁迅先生所言刘备的仁慈近乎虚伪,这种感觉实在太不真实,历史上的刘备显然也不会是小说中的近乎理想化的仁义君主模样。
    如果还原真实的刘备,需要仔细分析他的客观处境。长坂坡败退后,鲁肃以吊丧名义前来试探,刘备说想去投奔远在苍梧的吴巨,表明刘备对这番撤退行动有过谋划(须牢记诸葛亮早有联合江东抗曹的打算)。如今新野丢了,刘备的仁义举动其实正为与江东谈判充当资本——若没有新野百姓,他就真变成“投靠”孙权(与以往几次投奔豪雄完全一样),刘备拼死保护新野民众,固然是有仁义的表现,但最为实际的是象征他还是一股独立的、残存的“荆州势力”,这或许才是真正用意。
    其次,曹操对水战究竟有无准备?袁绍、乌桓解决之后,曹操已经考虑日后南征需要面临水战的问题,史书记载他在玄武池训练水军,荆州投降又得到比较厉害的水军数万人,还在樊城进行水陆合作训练。曹操的水军不如江东,即便他十分自信,应该多少也有所防范,也就是说,素来精通兵法的曹操真的会糊涂到打算用自己的短板——水军去攻灭孙权吗?
    还有,当时流传瘟疫或者水土不服有多大影响?“北人水土不服”的问题还牵扯一种更加离奇的构想——曹操计划用步骑大军在水面上同江东打水战!这更加有悖常理,即便真有这么天真的想法,首先也该明白曹操早有训练不少的水军(对于水面颠簸应该可以基本克服,至少不会夸张到大批北人水土不服),再者,荆州投降的水军已经比孙刘联军多,还会出现那么多人因不习江面水性而犯病,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也绝对不是事实。
    第四,赤壁之战的火攻到底有多大作用?这是三国史中一个隐藏非常深的问题,号称三国时代三大战役竟然全都是神奇的“火攻”,尤其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太过精彩。固然都有事实基础,但《三国演义》把战役场景艺术化和夸张化了。真正综合各方记载还原战役过程,就会发现还有不少其他真相。如众所周知的一个重要细节:赤壁战役发生在建安十三年隆冬,大多数时候都刮西北风,东南风非常少,因此才诞生了小说“借东风”的段落,巧合在于赤壁这次火攻确有其事,而笔者觉得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历史上的孙刘联军真的会把如此重要的战役成败关键,寄托在冬季里十分罕见、不可捉摸的东南风上面吗?显然同千百年来《孙子兵法》所教导“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的军事常理相违背。
    我们其实都知道,小说是为了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借东风”的神奇是制造紧张刺激的戏剧性悬念和冲突。真正的战争,作为一方统帅或首领绝不会凭借什么“天意巧合”来鲁莽决定数万将士和数十万百姓的命运。那么,赤壁大战中火攻的真实用意是什么?真打算凭借一把火烧退曹操十几二十几万大军吗?应该不是这样,至少不能完全依赖这样的奇迹!综合各种研究所得,笔者觉得,周瑜与黄盖的火攻行动在于阻止曹操大军渡江,所以是针对连锁战船放火,同时使大军陷入混乱和恐慌,以便曹军被迫撤退时进行全面出击,这就是赤壁之战的致胜战略(战略一词在古代就是兵法计谋,就算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也与欺骗和欺诈含义相同)。参照史书评价,赤壁之战当之无愧凸显周瑜“雄烈”的个性,敢以三万江东精锐主动迎战非常杰出的曹操和乘胜而来的二十多万水陆大军,如果没有旷世不凡的胆识与勇略,完全是寻常人根本不敢奢望和难以相信的神话!
    赤壁之战的第一阶段,周瑜在三江口以水军阻击曹军获得小胜。原本周瑜驻军于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获得孙权受命以后带兵逆流而上前往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在三江口与曹操水军遭遇(也就是今天汉口、汉阳与武昌间的长江交汇处,是为三江口),曹操的水军是从襄阳、樊城顺汉水而来,结果不敌江东水军,曹操觉得很难用水军打败周瑜(这合乎曹操多疑的个性),下令大军退撤到江北乌林一线(今湖北省荆州市所辖洪湖市境内的长江北岸乌林矶,与赤壁隔江,但以今天的位置观察,两地颇有距离,大约距160里,且当时没有赤壁的称呼,据说因乌林之战的大火才有了赤壁之名)。然后开始连锁战船,这并不是曹操被庞统忽悠,实际他考虑的应该是伺机大举突破过江发挥北方精锐步骑优势破敌,这才是交战双方真正的战略意图(尽管属于事后推测,但想来曹操肯冒险接纳黄盖来降也多半是为了尽快渡江,需要熟悉江东地面情况的内应)。以乌林的实际位置看,除了水军和陆军都能驻扎,同时应该就是为了便于过江,撕开孙刘联军的突破口。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三国时代究竟有无可能实施大规模的水上战役?虽然各有水军,但感觉水战尚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古代战争基本都是攻城略地,汉代的楼船水军也从属陆军,战船大多用来渡河渡江渡海。南方虽常有水战也是辅助性,即便江东确有水战优势,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陆战方面的能力(参考后面周瑜争夺南郡江陵,吕蒙夺取荆州以及陆逊的夷陵猇亭战役。就算是小说里,再没有像赤壁之战那么渲染水军的作用)。事实上对周瑜也一样,当火攻扰乱了战船营寨后,曹操再次临机决断,迅速挪开战场(不排除这就是周瑜以火攻来逼迫曹军实施退却,然后趁机出击将曹军击败,除了周瑜,三国时代再无人敢这样挫败不可一世的曹操),顺带放火烧毁不少战船物资,可能是不打算留给江东和刘备,计划到江北开阔地再用步骑兵决战周瑜。但大军突然后撤可是兵家大忌,加上火攻的消极影响,这里需再次注意,放火一半是周瑜黄盖的进攻,另一半是曹操自己下令,所以火势很大,曹军阵营正因火势太猛而失控(如100多年后还有一个经典案例淝水之战,前秦军队同样因突然后撤调整阵形失控导致败退,淝水之战的主要战略同样为了要渡江发挥北方步骑优势,与赤壁曹军的动机几乎一样)。周瑜方面早有准备,这就是第二阶段乌林之战,周瑜完全是陆战拼杀取胜,江东军队突击曹军同样占上风,刘备的军队也从侧翼发挥助攻,曹操终于不敢硬拼,彻底溃退,这才是赤壁之战的整个经过。
    今天大多数人往往被《三国演义》史诗般的艺术创造所迷惑,相信赤壁之战是一次壮观的水上火攻大战,但文学和历史绝不能等同,甚至小说里,从诸葛亮出山到赤壁之战再到周瑜之死,恰恰是虚构内容最多的段落。为什么小说会这样来写?可能和罗贯中的经历有联系,他生活的时代确实已经发生过元初的崖山水战和明初的鄱阳湖大战,确有经典水战案例作为依据。尽管历史上从春秋时期就不断有水军和水战,但十几二十万人参加的大型水战,感觉还难以符合三国时代的条件。
    对赤壁之战,陈寿和裴松之等各家著述各有侧重,显得比较矛盾,这本就是三国历史的主要难点之一。如引用最多的《江表传》立场在东吴,有对周瑜美化的问题,但作战经过还是清楚详细的,周瑜确实文武双全,水战陆战都堪称一等一的英雄,年纪轻轻的周瑜(当时就三十二三岁)能够凭借区区三五万人大破曹操十几二十万大军,进而夺取南郡江陵,以不到两年时间完成占据荆州要冲,做好攻取西川的准备在整个东吴政权来说,除孙策以外,只有周瑜一人是胸怀天下的进攻型统帅,几乎无往不胜。

[转载]我看中国历史之十八:三国篇二

由于周瑜在小说中被扭曲,连带后人要认识真正的三国历史也显得极为困难。

    可在陈寿的立场,毕竟对刘备和蜀汉怀有特殊感情,所以《三国志》淡化了刘备的窘迫,点出了所谓“孙刘”联盟,出于种种隐晦与冲突导致留下了一段“借荆州”的历史悬案,关于赤壁之战前后的许多情况都需要仔细分析才能接近原貌。刘备一方在赤壁之战中确实是次要的助攻,但最终得利最多,加上人们对刘备一方普遍好感最多,赤壁一战定三分的结局也感觉比较满意。
    当然不需怀疑,诸葛亮为了实现跨有荆益二州的宏图,促成联合孙权的远见卓识是无可争议的。他只身前往江东也做了充分准备和付出巨大心血。作战开始后,毕竟诸葛亮不是带兵将领,但他对整个战役显然是极为关心,这一战将决定能否夺取荆州作为刘备事业的根基,生死攸关。因此,赤壁之战等于是把荆州进行了一次瓜分。刘备夺取长沙、武陵、零陵和桂阳是靠自己的影响力,主要是利用刘琦在江夏的兵力(刘琦死后就由关羽统领,赤壁之战时仅作呼应,江夏位于今武汉市江夏区,在赤壁主战场以南,为刘备能够迅速夺取荆南四郡占据地利优势)。刘琮投降后,北面襄阳、樊城、南阳归了曹操,逆流而上的孙权后来占据江夏,剩下中部的南郡江陵(南郡为荆州州治所在,刘琮降时已归曹操占据,也就是江陵城。而今湖北省荆州市主要是依托历史上的江陵古城和古荆州发展而来,但现在荆州市的主城其实为原沙市,三国时名为江津港,所以这里一度名叫荆沙市。而古荆州在今荆州区,其实就是历史上的江陵县城,而今天的江陵县又被迁到几十公里外的郝穴镇重新划立。现今荆州市地名和实际位置的混乱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行政区划方面的奇葩一绝,实在让人无语)一度成为三方争夺的焦点,又是周瑜用了一年时间勇夺江陵,全程是陆战,再次证明周瑜及江东军队的战斗力。
    即便可以看成孙刘两家为了夺取荆州而暂时联合,但赤壁作战确实江东出力为多,事后在手的只有江夏一郡(周瑜从曹操手中力战得到了江陵南郡如何落入刘备手中,这是三国的一大历史谜团),可以想见孙权心中的不满。但客观形势却是刘备占据地利,他之前尚有一面旗号是为刘琦而保住荆州,面子上还具有说服力(刘琦死于赤壁战后的209年,所以关羽统领江夏军后迅速夺取荆南四郡)。为了稳住结盟,孙权提名刘备当荆州牧,周瑜也同意分地盘给刘备,为此建立了公安县(原名油江口,位于江陵南部的长江南岸,在曹操占据江陵时,刘备单方面把南郡名义上的治所又改到公安)。由于赤壁战场在荆州,刘备又是助攻,趁曹操败退之机迅速扩大地盘,哪里肯因孙权周瑜的虚情假意而轻易让利?刘备打出要进一步向西川进军的旗号,可这一想法早在周瑜赤壁大胜的威势下在积极谋划中,所以,历史上是周瑜与刘备在未来的战略构想方面产生了尖锐的利益冲突(谁先争夺西川),并非是小说渲染的周瑜同诸葛亮因才华优劣而有各种较劲,甚至还不完全是瓜分荆州的问题。
    建安十五年(210年),刘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为由要去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见孙权,要求都督荆州。所谓“都督荆州”就是要进驻江陵,占据南郡。孙权方面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周瑜、吕范为首的反对派。在周瑜眼里,刘备已经严重威胁自己的战略部署,他认为刘备的威胁要大于曹操,“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能虎之将,必非久屈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见《三国志·周瑜传》)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美人计”的由来(今镇江市北固山仍有著名的甘露寺,甘露寺招亲的故事出于后人编撰,该寺是否为东吴甘露年间所建就很值得怀疑,即便真是,甘露(265—266)也是东吴景帝孙休的年号,是赤壁大战近50年以后的事)。周瑜主张最好杀掉刘备,即使不杀也要软禁。另一种是以鲁肃为代表的赞同派,他说:“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三国志·鲁肃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周瑜还对孙权阐述了未来的战略构想:“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但孙权为了慎重,或者可以较为直白地说压制周瑜的扩张意图(完全是孙权为人喜好权术的表现),同意鲁肃安抚刘备维系联盟。但周瑜仍然坚持西取巴蜀,刘备心慌不已,借口“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披发归于山林。”(见《三国志·周瑜传》),不让孙瑜带兵经过,在公安布置兵力,随时准备开战。经过一番波折,周瑜力战曹仁夺取江陵,而刘备和孙权之间仿佛做了一个交易(也就是孙权既同意周瑜、甘宁展开夺取西川的计划,又放回刘备去占据南郡阻挠周瑜西进,耍了一手两面派),刘备最终得到了南郡(江陵),一共到手五郡,孙权仅得到原刘琦所在江夏。但关于刘备如何得到南郡以及周瑜的死,一直是三国史中最暧昧费解的部分,小说也因为史实不清不楚而大加虚构,其实不能拿来作参考。
    周瑜是在即将夺取西川中途突然身亡,就算归咎于江陵之战受过箭伤,他的死还是不大正常。之前孙策中箭是遭遇许贡的刺客,真相已经有些含糊不清,如今周瑜的死也是如此。他的伤是差不多在过一年后又复发,而且短短几天就要了一个30多岁的壮年统帅性命,还是有些蹊跷(史书形容周瑜身材高大英俊,仪表堂堂,感觉应该和吕布、马超类似,绝非现在三国影视剧中那种中等身材,刻意凸显儒雅气质的模样)。孙策当年确实中了毒箭,而周瑜是小说里才说是中毒箭,真相如何已经不可考证。
    如果夸大推理成分,可以列出一些疑点。都知道周瑜孙策的结义兄弟,他们积极开疆拓土的理念与孙权不大一样。孙权善于用人,固然有很多长处,但本质上他的心机相当重,远不如孙策周瑜豪迈坦率。这从赤壁战前迟疑不决已经有所体现,绝不是年轻(十九二十左右)有顾忌那么单纯。其实孙权明知在军事方面不如孙策,心理包袱很重,也就想得就很多。作为江东带头大哥,他也想要战场争雄,力求冲破老爸孙坚和哥哥孙策的阴影,结果军事才能恐怕比刘皇叔还要糟糕。刘备毕竟历练沙场多年,自博望坡以后到占据西川夺得汉中,还是颇有建树,也就在最后的夷陵猇亭败给了杰出统帅陆逊。论带兵作战,小霸王孙策身先士卒,横扫江东,短短数年就拿下六郡,为东吴霸业打下基础;而周瑜,不说赤壁一战名垂青史,即便夺取江陵身中流箭仍“舆案行军营,激扬吏士”,终于击退曹仁。至于孙权,虽然对抗曹操有过胜绩,但他一生都被困在合肥之战中,也仿佛注定无法摆脱老爸与哥哥的阴影。第一次被周泰、凌统冒死救出,导致士气大挫,耽误战局。第二次更是狼狈逃窜,令张辽横扫千军,威震逍遥津。当时孙权出动十万大军围困区区八九百人,张辽不但毫无惧色,居然还杀得孙权望风而逃,险些把他擒获!简直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多年以后还有两次合肥之战,孙权依然没有任何长进。所以,刘备好歹都是攻城掠地的扎实战绩,而孙权这方面一无是处。只是在防守江东方面颇有经验,由于一辈子在开疆拓土方面毫无建树,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显得比较阴暗,很多时候孙权都靠玩弄权术来驾驭复杂的江东局势。即便在野心方面,也完全不同于父兄(孙坚孙策或许还有一些忠心汉室的可能性),他完全是以割据自立来树立威信。类似曹操和曹丕的不同,曹操是征伐功业出众,威望很高,而曹丕作为继承人自知无法在军事上胜过父亲,就只有跨出篡位的一步来抬高地位,借此转变拢络和控制朝臣,包括压制曹植等兄弟,孙权也近乎于此。
    当时的周瑜威震天下,意气风发,与江北争雄再次获胜,逆流而上准备夺取西川。孙权并非不愿意开疆拓土,但更害怕周瑜难以控制,这是史书刻意淡化的。但综合孙权的为人,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例如孙权待哥哥孙策的后人着实不怎样,待周瑜的后人更加糟糕。周瑜儿子周胤因罪名夺爵流放(周瑜的长子周循早夭),功勋卓著的陆逊一方面是孙策的女婿,原本在江东诸将里地位一般;一方面陆家为江东大族,本身颇受排挤。孙权起初可能就是故意不提拔陆逊(能娶孙策的女儿为妻是后来孙权发现陆逊确有才干而亲自安排的),但问题在于陆逊立下夷陵大功后,声望一度堪比周瑜。孙权满以为陆逊的为人谦逊,能够控制,就让他担任丞相要职继续恩宠。既然身为丞相,陆逊担忧东吴继承人问题应该是职责所系,结果遭到孙权猜忌,最后含恨而终。
    还有,来自刘表阵营的勇将甘宁一直力挺周瑜西进战略。在赤壁战前击破黄祖的时候,甘宁就有进军巴蜀的建议(他本就是巴郡临江人,今属于重庆市忠县,年轻时为地方恶霸和来往江面上的盗贼,祖上据说是秦国名臣甘茂、甘罗,是否属实就不可考证了):“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批注:“此即公瑾关蜀之策,宜其识拔推荐也。”但甘宁在周瑜死后不受重用,尽管濡须之战、合肥之战多次立功,还曾拼死保卫孙权,仅是好言夸奖,如说两句:“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之类的话。因甘宁出身盗匪,性格鲁莽,不拘小节,与江东臣子时有冲突,虽然像凌统、孙皎之类最后双方都和解,但还是郁郁而终,其子甘瓌“以罪徙会稽,无几死”,竟和周瑜之子周胤一样下场,更悲剧的是战功赫赫的甘宁生前未封侯,死后都没有被追封。潘眉在读《甘宁传》时感叹:“甘宁之勇烈功绩,与魏典韦相上下,韦不封侯,宁亦不封侯,酬功之典,均为未副也。……若甘宁则身未封侯,而其子于未得罪前亦不加追录,则所以待宁者,不亦薄乎!”
    再有孙瑜是孙坚表弟孙静之子,前面提过,他和周瑜早在建安十一年便合作讨麻、保二屯。他对取巴蜀的战略非常积极,甚至周瑜死后仍率水军进驻夏口,只是此时刘备已经坐大,没有机会越过刘备去取西川,被孙权召回。几年后病故,也年仅三十九岁而已。
    如果这些江东人才统统归咎于时运不济,单看周胤被流放的情形,其实也能感到当年周瑜之死或许不简单。诸葛瑾、步骘等老臣上书请求赦免周胤的罪过,但他们没有提周胤具体什么罪,倒花了一大半的篇幅重申周瑜的功绩:“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注意仍重申战役地点是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楚国故都就是三国时江陵),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于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实在让人费解,似乎周胤被贬别有玄机。孙权一开始没有同意,大将朱然、全综(朱然是老臣朱治的养子,朱家与全家都是东吴豪强大族)等将领也上表请求,才勉强同意。不过赦书下达前夕,周胤已经神秘地病死于徙所庐陵,陈寿写道:“权乃许之,会胤病死。”一个“会”字怎不令后人浮想联翩?
    陈寿写《三国志》除了受限于史料简略,不少研究者还提出他有时间颠倒,次序颠倒的问题。像写张的时候说张好,写李的时候又说李好,表面上这符合“正史”传统。如《鲁肃传》,把孙权抗曹出兵的事归功给鲁肃,不仅没有提到诸葛亮,甚至也未提周瑜。在《诸葛亮传》,又把孙权抗曹之事全部归功给诸葛亮,这种写法恰恰导致三国历史显出许多的矛盾,尤其在赤壁之战这样的大事件最为明显,就像设置了层层障碍,让后世研究者感到为难。
    经过赤壁之战,刘备终于时来运转,不仅占有大半荆州为基地,同时人才方面也逐渐到达顶峰,除了卧龙诸葛亮之外,凤雏庞统也投到刘备麾下。不管是小说还是正史,都明白无误,才智超群的荆州名士庞统原来正是在周瑜的帐下效力。
    如果说诸葛亮隐居隆中静观天下大势,是属于待机而动。同样厉害的庞统却已经看出,恐怕当时唯有周瑜是能够成就大业的顶级英雄,所以庞统早早出山前去相助。由于《三国演义》对周瑜的才干和为人改动太大,刻意淡化了庞统与周瑜之间的交情。《三国志》虽然对庞统在周瑜身边的作用也提及不多,但周瑜死后,恰恰由庞统护送遗体到吴都出丧的,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史书说庞统是周瑜帐下功曹,以《后汉书》的定义:“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算是周瑜招募的私人官员,掌管考查下属功绩、记录功劳的职务。如果将周瑜积极夺取西川的态度和后来庞统向刘备建议取西川的计划参照,显然,庞统任周瑜功曹期间,两人多半会谈论军事,当然就会包括取西川,只不过到底是庞统向周瑜建议,还是周瑜的思想影响了庞统,就不得而知了。    
    《三国志·庞统传》引《江表传》有一段很微妙的对话:“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於险涂,非万全之计也。’”刘备问庞统,周瑜是否有劝过孙权扣留自己,还刻意加上一句“在君为君,卿其无隐”。就是提醒庞统现在是我刘备的人了,要实话实说。显然刘备也知道过去周瑜、庞统的交情非同一般,担心庞统不肯说实话。好在庞统为天下名士,坦率豪爽,用实际行动证明对刘备之忠诚,当庞统来到刘备身边后,地位很快凌驾于诸葛亮之上,成为刘备在军事方面最倚重的军师。  
    若论才智或者声望,卧龙凤雏应该相差无几,只不过由于诸葛亮深入人心的历史地位和《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多数人或许不能够轻易明白,为什么当时刘备好像更看重庞统。然而,历史的轨迹是自有道理,如果看清周瑜和庞统之间的关系,就能够了解刘备的态度合情合理。因为周瑜与庞统早有过攻取西川的谋划,这正符合刘备长久以来的盘算。当庞统献出比较成熟的方案,自然得到刘备的认同和倚重,进入西川顺理成章是把庞统带在身边。另一方面,诸葛亮的才干确实更擅长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可比萧何,恰恰庞统更像刘备身边的张良),荆州作为后方重地,自然是诸葛亮与关羽的合理搭配。
    东汉末年,西川益州的军阀主要是刘焉、刘璋父子,其实他们也来自荆州。刘焉为鲁恭王之后,章帝年间鲁王一系被分封到竟陵(属江夏郡,今湖北省天门市)。刘焉年轻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也是一个典型儒生,一路做到南阳太守。中平年间天下大乱,他奏请朝廷设立州牧来管理一方,而他想出任交州牧,远离中原纷乱。事有凑巧,他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又改请益州牧,于是朝廷派刘焉往益州逮捕原来的刺史郗俭,整饬吏治(郗俭贪赃枉法,聚敛财物)。可因道路不通暂留在荆州。郤俭已被黄巾头领马相杀死,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益州豪强)击败。贾龙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刘焉任贾龙为校尉,收容逃散的人,实行宽容政策,内心别有图谋。
    在巴蜀已经扎根约半个世纪的“五斗米道”到第三代传人张鲁,他母亲很漂亮,懂得道法,会保养之术,看上去很年轻。与刘焉关系还不错,刘焉就任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前往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得势后却杀死张修,截断交通,斩杀汉使,刘张两家由此结怨。刘焉也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中断与朝廷的联络,益州从此处于割据状态。当讨伐董卓时,刘焉拒不出兵,保州自守。由于贾龙曾与董卓一起讨伐过西羌(如后汉篇说过,西羌部族历来生活于今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区,甚至今天的羌族都如此),犍为太守任岐在司徒赵谦的游说下联合贾龙起兵反对刘焉,赵谦率军准备攻打益州,结果贾龙等被刘焉杀死,于是撤军。中原大乱后,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为“东州兵”。这支军力曾引起不少民患,但也成为刘璋继任后所依靠的益州主要军力。东州兵、青州兵和徐州兵是三国最主要的几支地方豪强兵力,如前一节提到青州兵时说过,他们是父死子继,代代相传,单独编户,成为世袭军户,不属于民籍。如像东州兵的来源本就是逃亡人口,因此,整个三国时代的人口显得大量减少,成为历史上的一个低谷。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在朝的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与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但事情败露,马腾退还凉州。刘范、刘诞相继被处死,议郎庞羲(此人为刘焉世交,他的女儿后来嫁给刘璋的长子刘循)护送刘焉的家眷入蜀免受牵连。起初刘焉入蜀只带去了第三子刘瑁,小儿子刘璋原本同两个哥哥都在长安,幸运的是,刘璋奉命去宣召刘焉入朝,被刘焉给留下了,没有参与到哥哥们的行动中。
     于刘焉的妻室其实有疑点,史书不明究竟黄琼的女儿、黄琬的姑母是其母还是其妻(至少不见于官方史书《三国志·刘二牧传》),那么刘焉的四个儿子是谁所出也就大多是谜。除了有记载的小儿子刘璋母亲是费氏外,其他三子的母亲都没说明。而费氏也是来自荆州名门大族江夏鄳县(音蒙,今河南省罗山县西南),后来其族子费观就娶了刘璋的女儿,也算亲上加亲,巩固刘璋的势力。同时,刘备与诸葛亮后来十分器重的费祎也是其宗族,费祎很小就成为孤儿,投靠族叔费伯仁,就是费观的哥哥。
    刘焉进西川时只带了老三刘瑁,是否这一子是正妻所生,意味着是嫡子?因为大将吴懿的父亲吴匡与刘焉交好(吴匡为大将军何进所提拔)。吴懿随刘焉一家入蜀,蜀中道术流行,有善于面相的人都说吴懿的妹妹日后会成为极高贵的人,刘焉刚好就让第三子刘瑁娶了吴懿的妹妹(但刘瑁大约在赤壁之战后不久就得病死了),而史书也言明刘焉当时割据之心已露,别有所图。
    不久绵竹突发大火,城府官署被烧,四周民房也受害,刘焉就迁州治到成都(成都自历史上出现以后,几千年来在各个时期从未变更过名字,作为有重要作用的大城市,这在全国30多省会首府包括其他重大城市中,成都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罕见的特例)。因为伤心死去的两个儿子,又担忧灾祸,不久便发背疮而死。这时,小儿子刘璋得到赵韪、庞羲等众多人以仁厚为名拥立为主。而老三刘瑁性格颇为粗豪,同吴懿等武将关系较密切,也许刘瑁是被刘璋和众大臣排挤,所以后来早死。刘璋为了巩固地位,树立威望,以张鲁不顺从为由,尽杀张鲁母及其家室,又遣庞羲等攻张鲁,但多次为张鲁所破。张鲁的部曲多在巴地(天师道盛行的山区),激起甘宁等原巴郡部将反抗,就逃入荆州投奔刘表,刘璋以亲信庞羲为巴郡太守。张鲁袭取巴郡,于是割据于汉中,以天师道教化人民,建立了一个短暂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中原赤壁大战后,天下形势日益明显,益州和汉中两处就成为曹操和刘备势必力争的地盘。若曹操得到,统一天下的大业指日可待;若刘备得到,跨有荆益的目标实现,也就具备争雄天下的资本了。当然,对于刘备显然更加重要,所以,他也更加急切,表现也更为积极。何况,入川是蜀中重要谋士张松和法正的谋划,得到刘璋认同主动请他去的呢,仿佛就是上天赐予的千载良机,也是对半生落魄倒霉的刘备一次久违的垂青啊。  


    2016年4月-7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