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干货】在医械圈,有一种可怕而致命的现象在蔓延……

 cityonsea 2018-03-23

导读 ‖ 先插播一条这两天刷圈的重磅火爆消息,就在昨天,2018年3月21日,下午16:00,在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8号(原工商总局)C楼十层大会议室,召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干部大会。包括原工商总局、原质检总局、原食药监总局、原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导班子成员,十八大以来退出领导班子的老领导,原工商总局、原质检总局、原食药监总局、原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司级干部均参加会议。会议关注重点如下: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成立,

  •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毕井泉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

  • 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

  •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焦红任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 原江西省副省长李利任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01

身在医疗法规圈,总会经历一些“本末倒置”    

我们的产品已经送检了,厂房正在装修,应该注意些什么?

送检样品要求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你都送检了,厂房还没装修好,可怕!


谁知道哪家计量机构可以操作设备校准时间?想让计量检定报告时间提前。

为什么要提前?有哪家机构敢这样操作?


       曾在不经意间,在某群看到过这样的对话,类似以上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贴出来啦!这不仅让我回想起好几年前,也碰到了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相信,只要从事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朋友们,肯定经常听到、或者遇到、或者正在面临一些“本末倒置”的问题吧,而且,在如今国家提出的“四个最严”的强力监管下,仍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流程颠倒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值得投身医疗圈的所有人深思……

 在这里,我分享一段个人的亲身经历:

        我最早接触质量体系是在06年的时候,那时候在深圳一家知名的医疗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当时公司人数大约有4000多人,相对来讲,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各职能部门比较完善,生产现场的工位随处可见“怎么写的怎么做,怎么做的怎么记”的标语,记录表单在涂改时严格要求杠改,在不断学习制造过程和质量管理有关的体系要求后,从生产转为体系和注册。当我独自在一家新公司全面担任质量体系的时候,入职后发现问题接踵而来,比如:

  • 没有研发团队和技术人员

  • 没有熟悉法规的注册人员

  • 各职能部门人员不足,一人多岗,而且还挂职

  • 管理者代表是办事处负责人

        当时对我来讲,是难以理解和无法接受的,因为落差太大,又没有研发人员,研发技术资料需要我起草,而我没有实际的研发经验,管代不但完全不懂质量体系,而且一年回公司不到10次,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全是挂名,实际工作都需要一个人完成!不过当时公司以欧盟市场为主,“补文件、补记录”,说白了,就是造假,以致于半年时间就落下了肩椎病……

02

曾经的习以为常,如今的自食苦果

          再后来,就不断看到和听到很多企业都面临和存在这样的情况,这种可怕而致命的现象被大家看待成了习以为常。而导致企业不重视的根本原因,在于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足,纵容了企业老板和最高层对法规的忽视。就在2014年,国家空前对医疗器材行业加大监管力度,并重新修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迎来了一波一波的颠覆和创新,使医疗圈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在很多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还未反应过来,就被“整治行动”和“飞行检查”打得措手不及,这不,就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药监总局公布了对64家生产企业的飞行检查结果,其中18家停产整改,导致这样的惨状,主要责任还是在于企业老板和高层的不重视,到今天停产整改榜,还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前不久还有一家企业重大不符合项就有8条!

      在大家还没缓过神来的时候,国家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检中心公告公布了“第三批国家医疗器械检查员名单”一共51人,截至目前,拿到《国家医疗器械检查员证》的国家级医械检查员队伍,已经一共有131人了。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飞行检查将会达到至少50%甚至全覆盖。

        而在注册退审的也有很多,2017年06月21日不予注册批件发布通知,有37个,2017年07月03日不予注册批件发布通知,有16个,当然,退审有很多原因造成,但我想,退审的主要根源在于不合规或法规导入的“本末倒置”占90%,举个真实的倒子,某企业一款产品不在豁免目录里,由于企业对法规不懂,找了某专业的咨询机构,通过咨询机构给出的专业意见是“可通过同品种临床对比”途径,免去做临床的成本和时间。为此,企业便委托专业咨询机构负责。款项付后,项目就开始启动,在漫长的研发、制样、送检、拿到报告后,突然发现,企业无法获到对比的工艺图同品种数据资料,更拿不到授权,但项目重新推倒重来,老板已耗不起,只能硬着头皮把注册资料递交上去,结果发补下来,企业无法提供证明材料,只能被退回撤消,一个投资上百万的项目以失败而告终。

03

最高层不重视法规,早晚出事在法规

一个企业的生存命脉最关键的两点:顾客要求和国家法律法规

  • 当一个企业的产品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无法迎合市场发展趋势,产品卖不出去,企业无法生存。而满足顾客需求,优先应满足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

  • 当一个产品在立项策划时,没有正确采标和导入相关法规,经过一年或两年开发出来后,才发现违背法规流程和不能完全满足标准,对企业是致命的。

  • 当一个企业总是怀着投机倒把,庆幸心理,或总是研究灰色地带,早晚会走向倒闭,也许是一次飞行检查,关门6个月,或许是一次质量事故……

所以,高度重视,引进合适的人才能大大降低和杜绝违规风险,其实,谈到重视,如今获取知识渠道很多,相信现在大部份企业及老板都已经有高度的意识,但怎么才是正确的高度重视?我个人觉得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 正确导入阶段:至少应从产品立项开始前,就需要及时引入专业法规人员,对整个产品周期进行评审和把关,如果是一家新兴企业,资金压力较大,可以考虑前期引进靠谱、专业性强的咨询团队,或找专业的兼职人员,同时也应该培养和招聘专业的人才。

    而对于咨询机构理解,是前期基于用人成本而采取的必要手段,利用外部专业的咨询公司帮助企业正确、快速让项目顺利、合规开展。梳理企业内部流程、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解决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但不能寄托于外部机构帮助企业日常管理和监督执行,培养企业自己的法规团队,提高法规人员在企业的执行地位才是高度重视。

  • 招聘合适的人才:企业在招聘定位时,应明确岗位定位和权限,如今的法规人才薪资因监管力度加大而大幅提升,对于相对专业的法规工程师,薪资水平在一万元起,全面监管的负责人大约在一万五左右甚至更高,企业不给足够的薪资水平,难以招聘到真正专业的人才,如果企业招聘时没法对其专业性进行评估,可以借助外部咨询测评,或通过专业考试等多种方法,招聘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是企业需要重视的。

  • 培养法规团队:法规执行,需要一个团队,或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并不一定要单独成立的一个部门,可由各部门共同组成的,分布监控企业各风险环节,评审各环节文件和资料,使企业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但我们经常发现如今还有很多企业的生产部门没有一个人熟悉法规、质量部没有人熟悉标准、研发技术人员不知道工艺验证、寿命研究,如何确定性能指标。

  • 加强培训和宣贯: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加强,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企业应该重视,而最直接的培训可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培训课程和各种沙龙交 流,或外聘专业讲师,但经常发现企业的培训记录没有一份参加外部的记录,问其是否参加过外部培训,有的企业是没有做,有的企业是除了必须要参加的内审员、管代培训外,就没有参与其他的培训。问其原因,是因为外部培训收费不好申请经费,内部工作太繁重安排不出时间培训,各种原因都有。

    制定度度法规战略计划:将法规看着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结合企业的产品战略和发展规划等,及时评审法规适宜性和战略适宜性,提前布署和预判,规避法规可能产生的风险和企业的薄弱环节。



最后,我们总结以下几点,希望企业能引起关注:

1、不要用以前的观念看待如今的企业管理和市场监管

2、不要把法规导入“本末倒置”,不要在产品送检后才想起法规问题,法规贯穿产品生命周期。

3、不要认为补资料、做假记录是一种常态,庆幸的时代即将过去。

4、不要指望靠一个人解决企业各环节的法规问题,投入重视和长期培养法规团队,才能更有效地监控各环节风险。

5、投入与收益相对成正比,正确的引入适合的专业人才,能降低和杜绝企业的违规风险。

来 源 ‖ 医械资讯社区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 者 ‖ 清茶


—E N 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