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夷居:丁谦荣宝斋书法展精品点评之四十一

 梅香斋21 2018-03-23


2013~2015年, 在享誉中外的北京琉璃厂荣宝斋,著名军旅书法家丁谦先生已连续三年举办了书法年展。为便于收藏和防止假冒,荣宝斋还专门为每次展览的书法作品制作了防伪收藏证书,使得每幅书作显得更加珍贵。

希夷居有幸,每次都能够前往,目睹了书法展的盛况,拜观了书法展的作品,真可谓是件件力作,幅幅精彩;细细观之, 如饮佳酿,如品甘露;其间散发出的典雅中和之美,久久挥之不去,并藉此生发出一些感慨和议论。

******************************************

对联这种形式,实用性与艺术性兼而有之,并且需要因时因地的文化衬托。譬如:宫殿、寺庙和书房的对联,在书写内容和字体选择上,就会各不相同。

丁谦先生的这一幅对联作品,就是依据居室或书房这样的特定环境而创作的。此作很好地点化了居室主人的内心世界,达到了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佳境。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七字联,草书写就。众所周知,拿草书进行对联创作,历来并不多见,较知名的有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对联,此外鲜有书家问津。这是因为:草书章法的连贯性太强,单个字的大小正欹变化较大,容易受到对联章法的制约。同时,对联往往在大家比较易见的场合,要求易读易认。所以用草书进行对联创作,就有各方面的不便和困难。

然而,作为一位知名的书家,丁谦先生知难而进,将军人的无畏及文人的率意彰显无遗,并取得了很好的创作效果,成功破解了草书创作对联的难题。

1.左右互补,相得益彰。相应位置上,以字的长、扁、@润、枯等进行调节。如“能”字之稳当与“求”字之纵逸,“如”字之润泽与“愧”字之@@干枯,“人”字之细瘦与“我”字之厚重,“意”字之竖长与“心”字之宽扁,等等。避免了雷同,丰富了画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下两联的第一个字“岂”和“但”,下笔均较重,这样处理,也完全符合传统的创作思路和审美情趣。

2.中轴贯气,上下通畅。书法之气不可断。因拘于对联这种形式,单个字的位置一般比较固定,以草书创作,难免有些棘手。丁谦先生此联,在单个字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前提下,均采用中轴线布局的形式, 妥善解决了散乱这一难题,可谓气势通畅,浑然一体。

3.内容常见,便于释读。草书作品欣赏,首先有一个“释草”的问题。因为认识草书的人并不是很多,对联这种常见的形式写上草书,有难为读者之感,或许会让人敬而远之。丁谦先生做出了一个巧妙的举措,就是书写大家常见的内容,只要见过这两句话的,基本上都可以明白上下联的意思。此联乃大名鼎鼎的刘伯温的自勉之语,流传甚广。这样就减轻了读者释读的难度,拉近了书家和大众的距离。

另外,选用白宣纸书写,也很好地衬托了作品的作者和悬挂者高洁、坦荡的心胸。

倘若有不足之处,希夷居以为:“求”字的第一笔感觉行笔稍显快了一些,如果有些“曲”的成分,就会与其他字更好地融为一体,形成“曲中见直”的艺术效果。

希夷居感言:凡事只要勇于探索,细细琢磨,敢于尝试,就会打破一些尴尬或者禁区,甚至因此大放异彩。拜观丁谦先生此作有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