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道以知万物,执道以执万物——《道德经入门》之四

 愚人道缘 2018-03-23

知道以知万物,执道以执万物——《道德经入门》之四

《道德经入门》将原文重新断篇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释道篇:总论道。

(一)道是怎样的存在?

(二)道与万物的关系:道生万物而不有。

(三)道为本:知道以知万物,执道以执万物。对应后文的认知道、实践道两篇。(本文)

(四)道性与人性之间:人为什么要修身?对应后文的修身篇。

二、辩证篇:以辩证为主要手段认识道,实现人的认识与道的统一。

三、修身篇:通过修身,实现人的主观感受与道的统一。

四、实践篇:在政治、军事等具体实践中,实现人的行为与道的统一。


释道篇(三)道为本,知道以知万物,执道以执万物。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摘自原文第三十九章

道为一切之根本,得之则成,失之则败。“谷得一以盈”是指河谷因得道而有水。“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是指侯王得道而成为天下首领。“蹶”是摔倒、失败的意思。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是指不要美玉而要石头,喻指舍其美,而求其本。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原文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此处德为道之显(不是品德的意思),容是外在的形态,孔为通。所有事物的外在形态,都是由背后的规律(道)决定的。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道对物的作用,若隐若现,(不易把握)。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对物的作用)虽然恍惚,但是仍有线索(象、物)可循;这个线索虽然微小(窈)、幽暗(冥),但其中一定存在精(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这个精是真实的、可验证(信)的。全句的意思就是道对物的作用,是可以被认知的。或者简言之,规律是可以被人认知的。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个规律是长期有效的,从古至今未曾改变,所以我们可以使用这个规律去推理事物初始的状态。甫 fǔ,是开始、起初的意思。知道事物的现状,知道其运功/发展的规律,就可以推理出它之前的状况。老子就是这么做的。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原文第十六章

规律是可以被人认知的,认知规律后,就可以用来指导实践,从中受益。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这句话说的是人以空明寂静的状态观察万物运转轮回。“极”、“笃”都是最的意思。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芸芸”形容生长的茂盛,与归根之寂静相对。归根之后,化为养料,第二年春天,开始下一个循环,这就是“复命”,就是万物生息之规律(“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道万物生息的规律,就是明智;不知道这些规律,就容易妄念妄为,给自己带来灾祸。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知常容”,理解才能包容。我们总有看不惯的事情和人,看不惯他们的原因是我们不理解,是我们自己不知。

“容乃公”,包容了,才能平等对待。心里容不得的人,怎么可能平等待之。

“公乃全”,能够平等对待所有人/物,就是周全。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天、道皆可以公平对待万物,所以长存。以此喻能够执此道的圣人可以终生不处险境。“殆”是危险的意思。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原文第三十五章

能够掌握和执行道的圣人,赢得天下归心。圣人对归附的人利而不害,天下就太平了。(“安平太”的“太”是“泰”的意思)音乐和美食吸引人是因为其声音和味道,而“道”虽无声无味,却有无尽之用。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原文第三十二章

道虽质朴微小,天下万物却不能左右它。侯王若能循道而为,百姓自然遵循其管理、社会井井有条。正如天地相合的状态下,降下的露水是完全均匀的。得道的侯王制定规章,百姓循规而行,安居乐业。有道之人治理天下,就像百川汇海。

“道常无名”与后文的“始制有名”是相对的,道是没有外在的,但是规章制度可以以很具体的形式存在。

“知止”既指知道自己该干嘛,也指知道自己不该干嘛。

这段话的整体意思就是:执道以执万物,治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