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方剂一贯煎临床新用

 知录 2018-03-23

【方源】《续名医类案》

【组成】沙参、麦冬、当归各9g,生地黄18~45g,枸杞子9~18g,川楝子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养肝肾,柔肝理气、止痛。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沙参养肝阴而和中气;麦冬滋肝阴而清虚热;枸杞子滋养肾阴而涵肝木;当归补肝血而化阴,共助生地黄以育肝阴,滋肝体。川楝子之用有三,一是疏达肝气而解郁,一是监制滋补养阴药而不塞滞气机,一是清泄肝中郁热。

【新用】

1.慢性萎缩性胃炎

党参、沙参、麦冬、枸杞子、白芍、丹参各15g,川楝子、蒲黄各10g,当归、木香、甘草各6g。脾胃虚弱型加黄芪、茯苓各15g,白术10g;气滞型加枳壳、佛手、香橼各10g;虚寒型加香附、高良姜、桂枝各8g。每日1剂,水煎服。临床治疗35例,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痛”、痞满”范畴。临床表现为胃脘隐隐灼痛,痞塞胀满,嗳气,纳呆。病情虚多实少,多由病变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所致。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入络,正气消耗,病机由实转虚,气阴两虚,气血不足,运行无力,久则留瘀,也为本病不可忽视的病理环节。故治宜益气养胃,健脾运中,辅以活血化瘀。加味一贯煎方以党参、沙参、麦冬、枸杞子、白芍益胃养阴,有利于消除胃黏膜水肿,促进萎缩腺体再生:当归养血和血;丹参、蒲黄活血化瘀,能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川楝子、木香疏肝理气,芳香醒胃,能刺激胃黏膜分泌胃酸。全方具有益气养胃兼活血化瘀的独特功效,凡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胃黏膜腺体萎缩、肠化生,甚至异型增生等病理变化存在者,均可采用本方为主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湖北中医杂志,2000:22(2):36】

2.黄褐斑

沙参、麦冬、当归各10g,生地黄30g,枸杞子12g,川楝子5g。血虚甚者加熟地黄15g,白芍20g;肝郁甚者加柴胡9g;阴虚火旺者加青蒿15g,牡丹皮6g;肝肾亏损重者加菟丝子、山茱萸、女贞子各15g。每日1剂先用冷水将药浸泡5~20分钟,然后用文火煎约40分钟,取药计约250ml,分3次饮服。服30日为1个疗程。临床治疗50例,治愈15例,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2例。

本病患者以女性为多见。尤其是月经不调,患附件炎或盆腔炎,以及长期服避孕药,放节育环后的妇女。另外常见的是有慢性肝病史者,其中又以慢性乙型肝炎为多数。这些患者辨证多属阴虚火旺挟肝郁血滞。故选一贯煎为主,方中沙参、麦冬、生地黄养阴补肝肾以治血燥阴亏,当归和血活血以解血滞,少佐川楝子以疏肝泄火,再随症加减。但青蒿为每次必加之物,因其气轻清,能引诸药上行面部,用与不用,疗效大为不同,尤其于肝病患者,更是如此。[安徽中医,2000;(2):53]

3.肺癌

沙参、麦冬、龙葵各30g,枸杞子、川楝子、僵蚕、浙贝母各15g,乌蛇、䗪虫各10g,蜈蚣10条。气虚加人参、黄芪、女贞子,血虚加西洋参、冬虫夏草、阿胶,咯血加大黄、仙鹤草、生地黄、三七,发热加青蒿、鳖甲、紫草、大青叶,胸腔积液加葶苈子、大枣,喘咳加太子参、蛤蚧,便秘加肉苁蓉或番泻叶。每日1剂、水煎服,服6 日停1日,4周为1个疗程,一般3~4个疗程。临床治疗106 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36例,无效46例。

肺癌临床上多以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胸闷气短,低热,盗汗为主症。辨证分型多为气虚型、阴虚型、气阴两虚型、痰热毒瘀型或兼杂。早期多以痰热毒瘀型、或兼杂,晚期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多见,尤以肺肾阴虚为主,因此采用一贯煎加味治疗本病,以沙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当归等益气养阴,龙葵、僵蚕、乌蛇、蜈蚣、䗪虫、浙贝母等化痰祛瘀,清热攻毒,散结消块。本方法具有明显的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之功效。【陕西中医,2002;23(4):302】

4.黏液性溃疡性结肠炎

沙参10g,麦冬10g,当归10g.生地黄15g,枸杞子12g,川楝子10g。口渴加玄参、南沙参、玉竹、天门冬、石斛,气不足加太子参或党参;腹胀加枳实、白术、炒莱菔子;腹痛加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便秘加火麻仁,桑椹;腹泻加蚂蚁草;假息肉(或息肉)形成加藤梨根、野葡萄藤。临床治疗30例,治愈1例,好转29例。

中医学认为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或感受外邪,损伤脾胃,酿生湿热,均可导致热蕴结大肠,肠道气血凝滞,壅而生脓,腑气传导逆乱,故见腹痛,腹泻,便下黏液,脓血等症。如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火失于疏泄,横逆犯脾,导致肝脾不和、也可腹痛腹泻。若病情迁延日久,导致脾胃虚弱,或脾病及肾,脾肾阳虚,则经常腹痛溏泄或五更泄泻。一贯煎的功效是滋养肝肾,疏肝理气,用生地黄、枸杞子、当归、麦冬,沙参滋养肝肾阴血,合以川楝子疏肝理气,使肝体得养,肝气条达,为本方配伍特点。由于本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造成免疫功能、胃肠功能、身心状态常常处于失调状态,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当病人症状以便秘、黏液为主常可加用增液润肠的增液汤(玄参、生地黄、麦冬),益阴生津的益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也常加用枳术汤加桑椹,火麻仁,炒莱菔子以利健脾消痞;如动力不足,气阴两亏加太子参,气不足加炒党参。同时治疗时间要相对稍长,以巩固疗效。【中成药,2003;25(9):附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