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喜欢席夫演奏的巴赫?

 typlr2d 2018-03-23

安德拉什·席夫演奏巴赫《法国组曲》






席夫要来了,公布的曲目里主要是贝多芬的作品。贝多芬是很讨人喜欢的,我听得也不少,但听得不细也不精。也许也是大多数贝多芬的演奏比较雷同,我很难说席夫演奏的贝多芬有什么特色,如果匿名播放许多演奏家的贝多芬录音,我是不能将他的贝多芬和其他版本区分出来的。可能除了比较专业的演奏者,大多数人都很难区分。所以也许不会去他这次的音乐会。但是如果匿名播放席夫的巴赫,细心的业余爱好者是应该更容易辨别出他的版本的。



和古典期和浪漫期的作曲家的作品很不一样,由于巴赫的作品很少标注应该怎样演奏,甚至连用什么乐器也不说,不同演奏家演奏的巴赫听起来可以很不一样。例如听过古尔德演奏的,一般听众能比较容易将他的演奏辨别出来。巴赫的巴洛克复调作品的表现层面又是非常丰富的,欣赏巴赫作品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听不同演奏者将其作品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来。——席夫与古尔德对巴赫《法国组曲》(BWV812)的不同理解。



所以对我这个非专业的古典音乐欣赏者来说,听不同版本的巴赫,远远比听不同版本的贝多芬或其他作曲家更有意思。我最近几年比较地听过巴赫主要的键盘和声乐作品,这包括哥德堡变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法国序曲,意大利协奏曲,Partita,多首键盘协奏曲,B小调弥撒和一些康塔塔。有些作品被比较的版本多至十几二十个。我写过英国组曲不同版本的比较(请点击阅读原文),有机会还想写写哥德堡变奏曲版本和B小调弥撒版本的比较。



巴赫音乐最重要的特征是华丽的巴洛克外表和复杂的复调对位结构的完美结合。古尔德强调的是结构是骨感,而席夫是把巴洛克的內容和复调的形式结合呈现的最好的演奏家。除了多线条的复调结构外,巴赫的键盘音乐里有大量的装饰音和反复,即兴地演奏这些装饰音及在重复时不断变化是巴洛克音乐演奏的传统。老巴赫本人曾在一些需要重复的键盘作品里在重复的段落里将变化的装饰音写在乐谱上以作示范。



席夫近乎即兴,变化多端而技术上又无懈可击的妩媚的装饰音是他巴赫演奏的重要特点,我还没有看到其他演奏者在这方面能够接近他。如果说古尔德将巴赫的音乐X-光化了,席夫给巴赫音乐加上了多姿多彩的容貌和肤色,同时又能让听众明显地感觉到其内在多层次的刚实精密的骨架。


最能体现他演奏特点的也许是年轻的他在1980年代录制的Partita组曲,除了花枝招展变化无常的装饰音外,其骨感程度也不亚于古尔德,你可以清楚地听到三层或四层的声部。他1990年代指挥并演奏的键盘协奏曲每首都值得细细的品味,不仅仅是比较容易招人喜爱的BWV1055和1056。如果你细心地匿名地比较他的BWV1052第一乐章和其他众多演奏者的录音,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很大的差异,你也一定会同意大多数的演奏和他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你可能和我一样会深深地爱上10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