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这个人

 東嶽雨石 2018-03-23

孔子这个人

东岳雨石:公丕刚·撰文

孔子是教育家,也是思想家,在中华被奉为圣人,帝王册封为衍圣公,成为儒教之首,几千年来被世人尊敬,无丝毫异议,更是不敢妄加评论。对他的言行奉为金科玉律,从不异疑,作为处世行政的轨道。他也得确是有些利于社会的先进思想,也值得推崇和赞扬。不过,并不是他就是个全面的圣者,无所不是其理,物格之而尽善了。

   笔者觉得对于先圣先贤们的论述和学说,不要把他当作定论来奉如天命,要以审察的态度来看待;有道理处可以借鉴学习;无道理的可以驳斥。就像释伽牟尼手指西方天空说西天有极乐世界,被善男信女和佛教徒信奉,至死不疑,深信入髓。可是,就没有人去想一下,他说的对不对呢?看来没有人敢怀疑,圣人说的话能有错吗?其实,这句话的错误太大了,直接是把释迦牟尼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形象给全部污没掉。从这件事,充分看出释伽牟尼只是在古印度的一个比常人多懂一些道理和知识的人,并不是全能的神。学过天文学的都知道,我们住在太阳系,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是一昼一夜;一黑一白为一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5日为一年,太阳在地球上是方向坐标,人类是以太阳定出方向的东西南北,假如出了太阳系也就没有了方向感。最主要的是,当年释迦牟尼站的位置指着说西天有极乐世界的时候,地球在自转;也同时在公转,他所指定的方向早已在他不察觉下移动目标。就这一点他都不清楚,还算什么全能的先圣?只能说他的学说有可取的地方,也有纰漏的谬理。

孔子也是这样,在《国语.鲁语》有两篇记载孔子的文章,就足以看出孔子妄言粗疏的言谈来。

《国语·季桓子穿井获羊》载: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丘之所闻,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蝄,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这个在土中被挖掘出来的陶缶内,装有一只类似狗羊的遗体,祭牲土缶中,就是人刻意为之,绝不会天生如此。它怎么就会成了精怪了呢?季桓子不认识,就请教孔子,得到这样的回答。孔子一言断定是羊,而且还是雌雄一体的羵羊(此处还是后人解释错误,把当作雌雄一体不分。)如此轻率,不加考证,妄言下此断语,不严谨的治学态度,跃显眼前。

 羵羊”:启于孔子言论,被历代墨守成规为土中的精怪。笔者认为不是,应该是一种祭祀土祇方式。《尔雅·释天》载:“祭地则瘗薶”,就是祭祀地祇要把祭牲品埋在地中。祭祀当然要选择祭牲品,选择时要用雄性的;毛色纯一大而美壮的牲畜。在这个土陶缶内的就是祭祀地祇用的祭牲,白色的雄性羊。“”字应是“羒”字的通假字。《尔雅·释畜》载:“羊,牡羒,牝牂。”牡羒释义就是白色的公羊;公羊、母羊。字还有一义,就是雌雄未成的羊;羒是公羊、母羊解,那完全可以这样理解”和“羒”是一个义,未长成年的白色公羊。孔子不能正确释解此意,却举例子释解为土怪。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他教诲弟子语言,被尊崇为至理名言,可他自己呢?却没有按照这个道理去做。
  《国语·孔子论大骨》载: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敢问谁守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
  若说大人国,在孔子时此国氏族称大人尚在,其民尚存,应该生存活动在吴、越国区域内,吴、越国有此高大巨人族,他不会不知道吧?何须密让使者访问鲁国时询问学识渊博的孔?由此可知所谓的大人并不非是体骨巨大,而是和平常相差无几,甚至就是平常人身材。
  笔者认为:人之仁义忘已者为大人;卑鄙奸佞自私者为小人;人敬仰为大,鄙视为小,所以汪芒国君防风氏不是人高巨大骨节专车;而是义播云天,大德仁被称为大人。

  《周易·乾卦》载:“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大人者,是位高德重的代言词,其形象高大,令人敬仰的意思。刚好于小人相对,成反面形象。

  《史记·周本记》“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

  《诗经·生民》载:“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史记·周本记所记载的:姜嫄出野,见巨人迹的巨人迹,并不是高大的巨人,而是部落联盟的天子帝喾。《诗经·生民》履帝武敏歆”就已经明显地道出了巨人迹就是跟从踩踏着“帝”的脚印。由此得知大人就是身份高贵,品行崇高的假称。

  大人和小人相对,小人的定论是:孔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小人是反复无常,唯利是图,谗言诽谤,制造事端,搬弄是非的人。

  《论语·阳货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以上也是引用孔子所说的话,这些话是有道理的,可就是在防风氏的这件事上,孔子竟没有考虑防风氏是道德高上,拟为高大的形象一说;而是妄自意解为身材骨骼巨大,在这里笔者为孔丘可惜他不能够完美啊。

至于骨节专车,孔子虽然在古时被视为知识渊博,但也恰于此时流露出贫乏的孤漏寡闻的一面。在近代出土的古生物恐龙化石骨骼,有大型、巨型恐龙的骨节,都是庞然巨大,专车满载。孔子这位大学者,就不知恐龙一说,只以为大人国是十尺身高,比之常人高大许多,其国君被禹斩于会稽山,其大骨节专车就是大人国君防风氏了。此为意解,沒有实据就敢妄意释指,也太粗疏荒谬了!孔丘也只是忠实接受、传承古人的言传和记载,而不去实际考证其真伪,这可是治学授徒的大弊病。

  《老子》一书,人皆以为李聃所写,其实不然,他只是搜集整理成册而已。老子者老年人也,是自天皇、人皇、地皇;又自五帝历夏、商、西周到春秋时期;一朝朝;一代代有智慧的先贤先知们在劳动生活中参悟总结出来的精炼哲理,在人们老少口语相继传承,被李聃加以系统起来,串联成册拟名《老子》。

周之《金人铭》文,是孔子自周王朝大殿前铜人身上抄写而来,其文精神之意,与李聃撰《老子》之意颇为类近。古有《皇帝四书》《列子·天瑞》中《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虽然,列子是战国时期人,为李聃后期人,不能说明《老子》什么;可是《老子》又被称为黄老之学。由此,可知远在李聃之前的黄帝时期,这门中华经典哲学,就一直在酝酿在传承着。《周易》为周文王姬昌在商《连山》;夏《归藏》的基础上总攥而成。其中的精神宗旨也包含《老子》哲学的精华成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