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临床28种病脉(一)

 万物和合 2018-03-23
浮沉迟数洪细虚,
实滑涩弦紧结代,
促长短缓濡弱微,
散芤伏牢革动疾。

(一)浮脉
1.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脉可理解为“浅脉”,形容为“浮如水漂木”、“浮如水上负轻舟”。其脉象特征是脉管的博动在皮下浅表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因此,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
2.一般见于表证。
3.浮脉为阳脉,《内经》称为毛脉,在时应秋,在脏应肺。桡动脉部位浅表而显浮象,瘦人肌薄而见浮脉,夏秋脉象偏浮,皆属常脉。
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现。外邪侵袭肤表,卫阳抗邪于外,人体气血趋向于肤表,脉气亦鼓动于外,故见浮脉。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浮而无力。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管拘急,故脉多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急,故脉多浮数。
《濒湖脉学·七言诀》:
俘(阳)
【体状诗】
浮脉唯从肉上行,
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
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
浮大中空乃是芤;
拍拍而浮是洪脉,
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
虚来迟大豁然空;
浮而柔细方为濡,
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
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
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
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
尺中溲便不流通。

(二)沉脉
1.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显现的部位较正常脉深,故可理解为“深脉”。其脉象特点是脉管博动的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觉察,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才能感觉到脉搏明显的跳动。这是因为沉脉脉气沉,脉搏显现部位深沉所致。
2.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亦可见于正常人。
3.沉脉为阴脉,《内经》称其为“石脉”,在时应冬,在脏应肾。肥人脂厚,脉管深沉,故脉多沉;冬季气血收敛,脉象亦偏沉;有的人两手六脉皆沉细而无临床症状,均可视为平脉,不一定是病脉。
病理性沉脉的形成,一为邪实内郁,正气尚存,邪正相争于里,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二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
《濒湖脉学·七言诀》
沉阴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
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
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
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
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
数热迟寒滑有疾;
无力而沉虚与气,
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
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
肾虚腰及下元恫(病痛)。

(三)迟脉
1.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迟脉的脉象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2.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3.脉管的搏动缘于血流,而血的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当寒邪侵袭人体,困遏阳气,或阳气受损,均可导致心动迟缓,气血凝滞,脉流不畅,使脉来迟缓。若为阴寒内盛正气不衰的实寒证,则脉来迟而有力;若心阳不振,无力鼓运气血,则脉来迟而无力。阳明腑实证多因邪热亢盛与糟粕相搏,结为燥屎,阻塞肠通,腑气壅滞不通,气血运行受阻,经隧阻滞,脉道不利,故必迟而有力。所以迟脉不可概认为寒,临床当脉症合参。
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之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和缓;正常人入睡后,脉率较慢,都属生理性迟脉。
《濒湖脉学·七言诀》:
迟(阴)
【体状诗】
迟来一息至唯三,
阳不胜阴气血塞;
但把俘沉分表里,
消阴须益火之原。
【相类诗】
脉来三至号为迟,
小駃(jue-驴骡)于迟作缓持;
迟细而难知是涩,
俘而还大以虚推。
【主病诗】
迟司脏病或多痰,
沉痼癥瘕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
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
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
溲便不禁疝牵丸。

(四)数脉
1.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
数脉的脉象特点是脉率较正常为快,脉搏每分钟约在90~120次之间。
2.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3.实热内盛,或外感病邪热亢盛,正气不衰,邪正相争,气血受邪热鼓动而运行加速,则见数而有力,往往热势越高脉搏越快。病久阴虚,虚热内生也可使气血运行加快,且因阴虚不能充盈脉道,而脉体细小,故阴虚者可见脉细数无力。
数脉还可以出现在气血不足的虚证,尤其是心气不足、心血不足的病证更为多见。心主血脉,主要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若人体气血亏虚,为满足身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需要,心气勉其力而行之,则表现为心动变快而脉动加速、脉率增快,但必数而无力。若为阳虚阴盛,逼阳上俘;或为精血亏甚,无以敛阳,而致阳气外越,亦可见数而无力之脉。此即“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之谓。总之,数脉主病较广,表里寒热虚实皆可见之,不可概作热论。
《濒湖脉学·七言诀》:
数(阳)
【体状诗】
数脉息间常六至,
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
唯有儿童作吉看。
【相类诗】
数比平人多一至,
紧来如数似弹绳;
数而时止名为促,
数见关中动脉形。
【主病诗】
数脉为阳热可知,
只将君相火来医;
实宜凉泻虚温补,
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
吐红咳嗽肺生疡;
当关胃火并肝火,
尺属滋阴降火汤。

(五)洪脉
1.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洪脉的脉象特征,主要表现在脉搏显现的部位、形态和气势三个方面。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由于脉管内的血流量增加,且充实有力,来时具有俘、大、强的特点。脉来如波峰高大徒峻的波涛,汹涌盛满,充实有力即所谓“来盛”;脉去如落下之波涛,较来时势缓力弱,即所谓“去衰”,其脉势较正常脉为甚。
2.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3.洪脉为阳脉,在时应夏,在脏应心。夏令阳气亢盛,肤表开泄,气血向外,故脉象稍现洪大,为夏令之平脉。
洪脉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期,即阳明【气分】热盛证。此时邪热亢盛,充斥内外,且正气不衰而奋起抗邪,邪正剧烈交争,气盛血涌,脉管扩大,故脉大而充实有力。
《濒湖脉学·七言诀》:
洪(阳)
【体状诗】
脉来洪盛去还衰,
满指滔滔应夏时;
若在春秋冬月份,
升阳散火莫狐疑。
【相类诗】
洪脉来势拍拍然,
去衰来盛似波澜;
欲知实脉参差处,
‌举按弦长(忄一口田bibi郁结)坚。
【主病诗】
脉洪阳盛血应虚,
相火炎炎热病居;
胀满胃翻须早治,
阴虚泄痢可踌躇。
寸洪心火上焦炎,
肺脉洪时金不堪;
肝火胃虚关内察,
肾虚阴火尺中看。

(六)细脉
1.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细脉的脉象特点是脉道狭小,指下寻之往来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
2.多见于气血两虚、湿邪为病。
3.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管,气虚则无力鼓动血行,致脉管的充盈度减小,故脉来细小且无力。湿性重浊黏滞,脉管受湿邪阻遏,气血运行不利而致脉体细小而缓。
《濒湖脉学·七言诀》:
细(阴)
【体状诗】
细来累累细如丝,
应指沉沉无绝期;
春夏少年俱不利,
秋冬老弱却相宜。
【相类诗】
见微、濡脉。
【主病诗】
细脉萦萦血气衰,
诸虚劳损七情乖;
若非湿气侵腰肾,
即是伤精汗泄来。
寸细应知呕吐频,
入关腹胀胃虚形;
尺逢定是丹田冷,
泄痢遗精号脱阴。


(七)虚脉
1.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亦是无力脉象的总称。
虚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搏动力量软弱,寸、关、尺三部,俘、中、沉三候均无力。是脉管的紧张度减弱,脉管内充盈度不足的状态。
2.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3.气虚无力推运血行,搏击力弱故脉来无力;气虚不敛则脉管松弛,故按之空豁;血虚不能充盈脉管,则脉细无力。迟而无力多阳虚,数而无力多阴虚。
《濒湖脉学·七言诀》:
虚(阴)
【体状相类诗】
举之迟大按之松,
脉状无涯类谷空;
莫把芤虛为一例,
芤来俘大似慈葱。
【主病诗】
脉虚身热为伤暑,
自汗怔忡惊悸多;
发热阴虚须早治,
养营益气莫蹉跎。
血不容心寸口虚,
关中腹胀食难舒;
骨蒸瘘痹伤精血,
却在神门两部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