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最强学霸家族 子孙四代出了8个进士 还有5个当过尚书

 雲泉 2018-03-23

隋唐以后,科举制度成为朝廷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无数读书人报着“朝为田舍郎,朝登天子党”的信念,头悬梁锥刺骨,为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而奋斗。

考上科举,尤如鲤鱼跃过龙门,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能得到改变。但科举三年一考,每一科又只有数百人能金榜题名,想要从千万学子中脱颖而出又谈何容易。

明朝最强学霸家族 子孙四代出了8个进士 还有5个当过尚书

在龙争虎斗的科举考试中,高手不是没有,有些人甚至能够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完成高难度的夺魁任务,如明朝的黄观,更是完成了连中六元的壮举,成为科举历史上的传奇。

金榜题名固然荣耀,但也只是个人的荣耀。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却是一个家族的科举和官场传奇,那就是明朝闽中望族林氏“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壮举。

纵观有明一朝,有学神一般的学霸,如上面提到的连中三元的黄观、商辂就是个中翘楚。

父子俩都是学霸的也不是没有,如四朝元老杨廷和12岁乡试中举,19岁中进士,可谓是天才中的天才。他的儿子杨慎更是青出于蓝,正德六年状元及第,可惜的是杨慎因为得罪了嘉靖皇帝,被流放云南,这世间少了一个圆滑的官僚而多了个潜心学术的才子。

但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如严嵩当年参加科举,二甲第二,也就是除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以外的第2名,相当于全国第五名,成绩非常不错,而他的儿子严世蕃,号称嘉靖第一鬼才,智商是不容置疑的,但就是没能考中科举,而是通过老爹的关系到国子监读书才获得当官的资格。

明朝最强学霸家族 子孙四代出了8个进士 还有5个当过尚书

但今天要说的林氏家族,却是四代之内统统有人中举,从其曾祖林镠开始,子林瀚,孙林庭㭿、林庭机和一个同族兄弟、曾孙林炫、林燫、林烃,八人统统都考中了进士,号称“七科八进士”,可以说是学霸中的战斗机。

更厉害的是林瀚、林庭㭿、林庭机、林燫、林烃都曾出任过尚书一职,三代五尚书,“三代六卿,在本朝只一家”,明朝仅此一家。林瀚和他的第四个儿子林庭机、林庭机的长子林燫还都曾担任过国子监祭酒,“三世祭酒”,这也是林氏家族创下来的一个记录。

福建在两宋之时便是全国的科举大省,随着经济重心的南行色匆匆 ,福建的社会经济与文教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福建省所建的官学、书院数量仅次于浙江和江西,读书入仕的氛围十分浓厚。

明朝建立以后,朝廷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便福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在生活富裕以后,福建人又重拾读书的传统,热心科举,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寻找政治出路。林氏一家的兴盛便是诞生在这种环境之下。

明朝最强学霸家族 子孙四代出了8个进士 还有5个当过尚书

林瀚的父亲林镠是林氏家族中第一个中举的人,但成绩并不是很好,永乐年间中举,到宣德年间才被授官,后来在抚州知府任上致仕。虽然官位不高,却是不畏豪强,一心为民请命。

林镠历官知县、知州、知府,每到离任之时,当地百姓遮道相留,相逐送行。林镠为人为官可以说是给他的子孙后代做出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林镠之后,其子孙中,如林瀚、林庭机等人虽然位高权重,却没有做一件贪赃枉法之事,而是忠心进谏,实心用事,不屈服于权贵之下。

如林瀚,担任国子监祭酒数十年,每年都会收到数十百计的银两礼物,林瀚却从不动用一分一毫,而是将这些钱财放在国子监的钱库里,然后用来修建办公场地和宿舍,结束了国子监师生需要在外面租住房子的历史。

明朝最强学霸家族 子孙四代出了8个进士 还有5个当过尚书

在这种家风的影响下,林氏族人除了用功读书,在当官以后也能保持一颗为国为民之心。《明史》赞道:林氏三世五尚书,皆内行修洁,为时所称,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一个评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