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第一例!采集一次造血干细胞,救治一对双胞胎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3-23


稿源:掌上长沙
2018-03-22 11:24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2日讯(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谭孝 魏惊宇)今日上午,湖南志愿者姜女士躺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远在重庆的一对身患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双胞胎兄弟,正在等待她捐献的“生命种子”。据了解,一个供者同时救治两条生命,这在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历史上罕见,也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南分库建立以来第一例。

40岁的志愿者姜女士2012年在长沙献血车上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去年11月份接到湖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她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

“当时接到电话时,的确很惊讶,现在身边的朋友献血的越来越多,但是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相对还是太少,接到电话后,我的第一反应还是要去确认这件事。”姜女士随后拨通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南分库的咨询热线(0731-88629595),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姜女士终于确认了这件事情,也欣然同意。年后不久,在长沙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及丈夫的陪同下,姜女士进行了高分辨配型和体检,结果均合格。

今年3月初,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接到患者所在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紧急求助,患者的双胞胎弟弟不幸也患相同疾病,也需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且二人HLA配型结果完全相同,所以特向中华骨髓库申请两位患者共用同一供者的外周造血干细胞。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南分库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跟姜女士进行了沟通。“当时接到工作人员电话时,我心里其实还是有点顾虑的,担心采集的数量太多怕身体承受不了。”姜女士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后来了解到救助的是双胞胎弟弟,都才两岁,她的心就软了。姜女士说,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可以想象那对双胞胎的父母是多么的焦急和不安,将心比心,无论捐献多少,她一定要创造机会让他们活下去。

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南分库张赞主任介绍,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主要是根据患者体重来决定的,采集医院也会根据供者年纪、体重等具体情况制定采集计划和次数,在采集的同时绝对不会超过供者的身体负荷。这次救治的是两岁左右的双胞胎兄弟,体重各才10多公斤,两个人加在一起还不到一个正常成年人的一半体重,所以不需要担心采集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会很多,反而比平时采集的少些。

湘雅二医院血液科王业伟医生表示,造血干细胞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粒细胞缺少症等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措施。在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是5/10万,每年新增病例4万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和儿童,目前有上百万的患者正在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像姜女士这样能够配型成功,而且跟两位供者HLA配型完全一致的,用一份造血干细胞“生命种子”去救治两位不同患者的例子,在全国来讲都是罕见的,既是患者的“福气”,也是所有医务人员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幸运”。

据了解,医生计划采集13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赠给成人患者约需采集200毫升左右),将经过4个多小时的外周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预计将在今日13时左右结束采集。今日下午,这份热腾腾的“生命种子” 将由患者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乘坐长沙飞往重庆的航班,预计20时过后将到达重庆,并于当晚注入到患者体内。

【作者: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谭孝 魏惊宇】 【编辑:曾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