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林小霖 2018-03-24
1/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小楼全景   东莞阳光网讯 在樟木头镇石马河畔,有这么一栋建筑,抗战时期曾是当时的国民党东莞县临时县府;新中国成立后,它变换了另外一个身份,静静的矗立在养贤学校校园里,向人们诉说过去的故事…… 
2/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正门   在樟木头镇石新社区,沿着养贤路到养贤学校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几棵上了年纪的香樟树,苍劲的树干在嫩绿的叶子映衬下格外显眼。而树的背后静静地伫立一栋白色外墙的建筑,这就是在2012年8月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列入“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单的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这栋建筑有两层,具有晚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建于1930年,坐北朝南,建筑总长16.6米,宽13米,二层券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前排走廊均为券拱形。中间大门,如意纹气派恢宏。正面山花,为凸起三角形镂圆孔,下书“养贤学校图书馆”,柱顶装饰穹庐尖顶。   绕过小楼后方,可见一不长的走马廊把小楼与身后的碉楼紧密相连,碉楼名曰“养贤楼”。楼长6.5米、宽5米,高六层17.5米。楼顶的东北、西北两角设有 “燕子窝”墙体还有细小的抢眼,据《樟木头镇志》记载,在抗击日寇的烽火岁月中,这里是东莞县政府的最后堡垒。
3/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学校正门   据了解,1938年11月19日,日军向南扫荡,国民党东莞县党部、东莞县政府退出莞城,分别隐避于樟木头石马圩承和楼和养贤学校。县政府曾在养贤学校办公5年。樟木头一度成为东莞县的政治中心。   养贤学校从1930年建楼创办以来,已有87年,在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数不胜数。这座老教学楼起初为礼堂,供学校开会、议事之用。到70年代,一旁的新教学楼建起之后才改为教师办公室,如今,小楼依旧没有荒废,而是改变了用途成了图书馆。小楼的建筑风格一直保存完好至今,在充满现代化的校园里,小楼增添了几分古朴的色彩。 
4/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小楼侧影
5/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3米高的厚重木门
6/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小楼一角
7/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百年荔枝树
8/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碉楼
9/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二楼走廊
10/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放暑假的课室
11/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操场跳格
12/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楼的后方
13/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楼的前方
14/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楼内图书室
15/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新旧结合的门锁
16/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旧门锁
17/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牌匾
18/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牌匾正面
19/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书架
20/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跳格 
21/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通往小楼的主道,绿树成荫
22/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图书室内整齐的书本
23/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万绿丛中“养贤学校图书馆”字样
24/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西洋式的装修格调
25/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小楼二楼后方与一碉楼连通
26/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小楼后方有棵15米高的白玉兰
27/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小楼前的孔子雕像
28/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小楼全景
29/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小楼门楣
30/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建于80年代的新教学楼走廊
31/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新式窗户
32/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学校操场
33/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仰望碉楼
34/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一旁的新教学楼,建于80年代
35/35【莞视界】探秘国民党东莞政府旧址 走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