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野生动物管理员扎卡里亚·穆泰正向北白犀苏丹伤心告别。苏丹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照片拍摄后不久他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头北白犀已经45岁了,在北白犀中已是高龄。随着肌肉和骨骼逐渐退化,加上皮肤上大面积的伤口和右后腿严重感染,他已经无法站立了,管理员发现后,决定对其实施安乐死。 苏丹死后,苏丹的女儿纳金(右)和孙女帕图(左)成为目前仅剩的两头北白犀,然而她们都是雌性。 苏丹的名字来源于他的出生地——南苏丹。20世纪70年代初苏丹出生时,大约有500头白犀牛生活在中非,但因为犀牛角能入药,同时还能做成刀柄,偷猎者开始非法捕杀北白犀。发生在刚果的战争,又使得乌干达、中非、苏丹和乍得等地的30头野生白犀牛被杀,导致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北白犀的数目急剧减少到15只。 为了防止被偷猎,1973年,苏丹被送到捷克的动物园中,2009年又被带到肯尼亚的奥佩杰塔保护区,和另外一雄两雌生活在一起。他们被圈养在一片9万英亩的草原中,每天24小时都有守卫在把守,保护区还配备了瞭望塔、无人机和警犬来保证他们的安全,同时还在犀牛角中植入了发射器。管理员希望他们能自然繁殖后代,但最终未能实现。 苏丹的死亡意味着北白犀的灭绝,幸好科学家已经采集了他的基因,有望通过试管受精技术使这个亚种得到延续。事实上,多年来,尽管管理员多次看到他们在交配,雌性北白犀却一直没有成功受孕,这意味着试管受精是北白犀避免灭绝的最后希望。 “苏丹是个网红,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更在去年被交友软件Tinder被评为‘全球黄金单身汉’!”保护协会的CEO理查德·瓦因表示,“苏丹是北白犀大使,让人们意识到不仅是犀牛,世界上还有成千上万的物种由于人类的活动而濒临灭绝。” 其他的南白犀和黑犀牛也正面临着来自偷猎者的威胁,在非洲,目前大约有两万头南白犀。在一个世纪以前,他们也曾面临着与北白犀同样的困境,数量一度下降至100以下。20世纪中叶,南非环保主义者伊恩发起保护运动,这一局面才得以扭转。 国际野生动物慈善组织“Born Free”的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威尔·特拉弗斯痛心地说道,“栖息地的丧失、非法的捕杀与买卖、资源的开采、土地的转换等等对野生物种造成巨大压力,再加上人类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们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当我们看似得到想要的一切后,地球上还有适宜人类的生存空间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