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小说:一种崭新的叙事样式

 昵称52984988 2018-03-24
 

 

作者:肖来青

 

       “新闻小说”英文写作“Serial Story”。它是继报告文学之后又一大宗叙事文体。

   新闻小说始于何时?有人认为它产生于晚明。于平在《明清小说外围论》中论述道:

 

    应该说,小说自诞生那天起就与新闻有着不解之缘。世说新语搜集的是“世事”;唐传奇的素材取之于软新闻;到了宋代,话本兴起时,涉及时事的作品已不在少数。然而,宋元话本不能算作新闻小说,因为它的传播仅仅是公众传播,不是通过大众媒介向受众进行信息传递,时效性也不强。对于受众与其说获得了信息,不如说是得到消遣娱乐。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小说萌生于晚明,昌盛晚清。①

 

    于平认为,刊行于明末(崇祯元年)的《警世阴阳梦》、《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均属新闻小说。

 

    ……魏忠贤于天启七年一月自缢。《警世阴阳梦》从成书到出版在七个月内就完成了。这种写书、出书的速度,不仅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绝无仅有,即使与当代的书籍出版周期相比,也算是极快的了,简直是“抢新闻”。为什么会这样快呢?很明显,这是由小说的特殊内容决定的。因为出版时间越迟,新闻价值也就越小。新闻变成路人皆知的旧闻,书贾当然不希望这样。于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就出现了奇迹。这样及时地报道新闻,对于一些地方官也是一件好事。②

                

    到了晚清,中国古代新闻小说曾一度出现繁盛时期。早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许朗甫主办的《商务报》就“把新闻事实用小说文体的先导”。③此时期,最有影响的新闻小说是由金松岑(天羽)撰写前两回、曾朴(东亚病夫)续写三十三回的《孽海花》。作品先后发表在《江苏》(1903年)和《小说林》(1907年)、《真美善》杂志上。其200多个人物都以实有的历史人物为原型,或用化名,或用真名。它通过当时京城内外一大批知识分子、官僚、名士的聚会场景,通过他们的眼、嘴道出了大量的新闻,所涉及的新闻人物有慈禧、光绪、李鸿章、冯子材、刘永福、洪均、孙中山、谭嗣同、龚自珍、赛金花等,涉及的新闻事件包括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俄战争、孙中山革命等等。它“自始至终贯串了反帝的精神”,“我们可以言之凿凿地说它是一部真正的新闻小说”。④

    这里所说的新闻小说尚属“古代新闻小说”,与说现代新闻小说,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差异。现代新闻小说虽以古代新闻小说作为根基,但它毕竟历经了由报告文学分蘖的过程,从而成为从内容到形式更加鲜活生动的叙事样式。新闻小说原本是与报告文学混为一体、不加区分的(古人没有如此细微的区分),很长时间都是这样,统称报告文学。它经过漫长的醞酿和孕育,才在20世纪初逐渐与报告文学“分家”。8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媒中出现了与新闻小说含义相近的一些名词,如“报告小说”、“新闻体小说”、“纪实小说”、“真实小说”、“非虚构小说”、“非小说”。

    “报告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当代》1983年第3期。该期刊登了北京部队青年作家刘亚洲的《惊心动魄……女人的名字是“弱者”吗?》,作者在作品的开头有一个简短的“声明”:“这篇小说依据一个发生在5分钟之内的真实事件写成,所以我把它叫‘报告小说’”。接着,《当代》1983年第6期发表了青年作家山西郑义的《冰河》,在标题下面用括号注明了“报告小说”字样。这两篇作品均获得1983年“《当代》文学奖”的“报告小说”奖。《光明日报》1985年6月6日发表朱寨《关于“报告小说”的求教》一文,之后又发表刘茵等人数篇关于报告小说的讨论文章。《写作》杂志也从1986年第3期起多次发有关这一论题的文章。

    在报告小说讨论正热的时候,又出现了“新闻小说”和“新闻体小说”的名词。《1984年中国小说年鉴》就分设了“新闻小说卷”。孔凡青在“序”里说:新闻小说是“小说化的新闻,新闻化的小说”。⑤1986年1月17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了罗强烈《新闻体小说:一种健康活泼的文艺思潮》一文,作者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盛行的“新新闻主义”流派的作品特征来反观本国的同类文体。1987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李运转《小说纪实与纪实小说》一文,也使用了“新闻小说”一词。1993年《春风》文学月刊首家开辟了《新闻小说》专栏,并持续多年。1997年该刊在其征订启事中强调:新闻小说“是《春风》的旗帜,从时代风云到生活底层都在关注之列。”之后,一些期刊常以“新闻小说”之名刊发作品,如《电视.电影.文学》从2001年开始,连续推出8篇新闻小说,经互联网推介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中国的新闻小说在进入21世纪以来,已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发展到昂首挺胸,登堂入室;文体已从自然分化走向自觉探索,其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无论从概念内涵上讲,还是从人们的实际应用看,“报告小说”、“新闻体小说”均与“新闻小说”无多大差别,但它引起了许多人的探究,尤其是对其真实性的高度关注。1987年,评论家吴亮在其与程德培选编的新闻小说集前言里强调:“新闻小说就是一种关于恢复和重现社会真相的诚实叙述,它始终如一地贯彻真实性的至高原则。”⑥的确,真实与诚实是包括新闻小说、报告文学在内的一切纪实性作品的生命所在,也是这类作品创作中务必坚持的根本精神。真实性是新闻小说写作必须坚持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其他要求都在此之下。(鉴于真实性问题重要与复杂以及它是所有纪实类作品共同议题,如果论及每种文体时都展开论述,难免重复累赘,故需专题论述。)作为一种叙事文体,新闻小说还有叙事方式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事实上,从写作的角度探讨新闻小说的叙事方式也就是探讨其真实性的实现方式。(笔者脱稿于199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于次年出版的《新闻文艺学》一书,简要介绍过新闻小说这一新文体的叙事特点及写作要求。)

    由于新闻小说是从报告文学脱颖而出,所以二者并无“天壤之别”的界线。就其人物、事件、环境、背景的真实性、新鲜性、时代性和“以文运事”的写作方式来看,新闻小说与报告文学几乎没有差别,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二者共用一个户头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从作品中人物性格的鲜明程度、事件情节的小说化程度、以及展示生活细节的细腻程度来看,它与报告文学又是泾渭分明的两种文体。

    新闻小说从字面上看,是“新闻+小说”,因而有人把它误解为“真实+虚构”。新闻小说固然不能排斥虚构手法的正确运用,比如,可以用适当的(不易引起误解的)表述方式,将真实的新闻事件与虚构的有趣故事联系起来,但这不是新闻小说本质的东西。从根本上说,新闻小说是新闻性很强的时代报告与小说艺术的巧妙融合。这种融合,使其文体呈现自己的特点:

   (1)个性化地表现新闻人物。新闻小说一般都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这个人物往往是带有时代特征的新闻人物或为新闻事件的主要当事者。如张步真《魂系青山》中的主人公喻杰,曾是商业部副部长,离任后回家乡造林的事迹,在当地影响很大,是名副其实的新闻典型。周励女土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虽为自述式作品,其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品中的“我”就是生活中真实的“我”。她虽然不把自己当作新闻人物来写,但作品一经问世,立刻产生社会影响,作者的风雨人生以及大量事件内幕,都足以使周励成为新闻性人物。当然,某些新闻事件的主要当事者可能是社会上的反面典型,但这并影响作品的新闻价值。新闻小说正是以刻划主要人物的鲜明形象为已任。它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安排结构的。虽然围绕主要人物也要描写一些次要人物,但都是为衬托、突出、表现主要人物服务的。对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掘尤深,努力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人物的心灵美。它在刻划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上是一般报告文学所不及的。

   (2)图画式地描绘生活实景。新闻小说总是抓住人物和事件所处的环境,用生动细腻的笔法,多侧面多角度加以描绘,使之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实感。且读下面这段文字:

 

    我们今天在雷锋墓地,拍摄影片中第三乐章中的一个重场戏。乔安山救了人却被诬陷为肇事者,一个人痛苦地来到雷锋墓前,妻子也赶来了,两个人倚在墓碑前,乔安山终于说出了埋在心里二十年的话:班长是让我撞死的……站在刻有白色花圈的大理石墓碑前,我在感受兴东所写的这一块石头在每一个人心中的份量,在乔安山心中的份量。

   在拍摄现场,乔安山显得有些焦灼,他显然是不习惯于我们这种工作方式,忽而哭忽而笑,忽而紧张忽而轻松。他把我拉到一边,悄声问:电影都拍到这会儿了,那个演雷锋的演员咋还没到?我告诉他,演雷锋的演员吴军明天就到。

   他从此不再说话了,静静地站在一边。

          (摘自王渐滨新闻小说《一个制片人的摄制日记》,《春风》1997.6

 

    这是多么可触可摸、可闻可视的场景!但是,新闻小说不同于一般小说,它的现场感不是虚构而成的,而是靠作者深入现场观察、访问和感受所得。

    (3)小说式地叙述事件与故事。“尽管新闻事件本身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但如果不与小说嫁接,就不能成其为新闻小说。”⑦小说较之其他文体,最显明的优长就在于表达方式上的叙事化和情节故事化。它不仅要让人读得进去,渐入佳境,还要让人印象深刻,时过境迁仍记忆犹新。新闻小说既然沾了“小说”的名份,理所当然要吸取这一优长。熟谙新闻小说之道的作者,都知这种文体最适用于奇巧的新闻事件。然而,我们所拥有的素材并不都具有故事的完整性和从一而终的连续情节(或细节),更多的是跳跃的非连续的情节(或枝节)。这就要求新闻小说在叙述事件时不但要像新闻通讯那样,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更要善于对事件进行叙事(情节故事)化的“改造”。这种改造绝非要以改变或杜撰事实来达到,而是要通过叙事角度的转换、结构的变化、材料的巧妙剪裁以及语言的跳跃、隐喻和暗示来实现。《工人日报》1986年l0月12日刊登的微型新闻小说《拳之魂》(发表时标明“报告小说”),写的是徐州市韩桥煤矿青工小刘,在班长外出进修期间,自告奋勇当上班长,且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是由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动辄就对他认为不争气的工人使拳头,以致脱离群众,成了“光杆司令”,他负责的单位处于瘫痪状态,最后被从班长的岗位上换了下来。在运料科裴科长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改变“目空一切”的形象,“拳头不应当收起,要让它成为团结、力量和朝气蓬勃的像征。”这个事件并不离奇,情节也不复杂,但作者成功地运用了上述“小说化”的叙事手法,写得有起有伏,极富变化,读来“小说味”颇浓。(因篇幅极短,现将全文附于本文末尾。)

    新闻小说有几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值得提出来讨论:一种是隐去主人公或其他重要当事人真实姓名,发表时标明“新闻小说”或“报告小说”,如《拳之魂》并没有写出小刘的完整名字。一般是为了避免因公开姓名后可能产生某种负面效应,特别是以案件为素材的新闻小说,作品中的某些当事人并未被剥夺人身权利,一旦将其真实姓名公布出来,就有侵权之嫌或实质上的侵权。因此,只好用“化名”来处理。如《文汇报》1988年12月19日刊登的新闻小说《寻找痛苦的安宁》(作者李稚),写一个年仅25岁的男大学生和一个43岁的离异女性从情爱到性爱再到双方欲分手但又不敢分手的痛苦婚姻经历以及在他们周围引起的波动。由于涉及个人隐私,作者不便使用真名,而作了化名处理,但由于报纸发表时注明是“非小说”,人们阅读此作品的心理效果就大不一样。对于这种以“化名”代真名的作法,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现实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有人出于哗众取宠或欺世盗名的需要,把纯虚构的小说,也冠以“新闻小说”或“报告小说”之名,使人感到是是而非,真假莫辨。对这种以虚构冒充真实的作品,应当与“假新闻”一样认识和对待。对于损害舆论公信力的“假新闻”,各媒体一贯的共同制约手段就是暴光。对于少数人炮制的“假新闻小说”也应如此。另一种是,作品中出现了根据生活原型虚构的人物,但虚构和纪实可以区分开来,不会引起人们误解,如刘心武的《公共汽车和咏叹调》、《5·19长镜头》。还有一种,用一个主要新闻事件或故事串连一系列与其毫不相干的新闻事件,如述平的中篇新闻小说《晚报新闻》(收入《穿过欲望》,华艺出版社,1995),就是一条以犯罪新闻事件为依据连缀了全国各地媒体上刊登的13条类似的犯罪新闻报道,并用不同于正文的字体加以区分。这种“链接”式写法,不仅没有搅乱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反而扩充了作品的信息量,使人们感到作品中所写的“人身伤害”案绝无仅有,从而提升了作品主题的社会涵盖面,引起人们对此类问题严肃关注和深沉思考。这部作品被评论界称之为“最成功的新闻小说”。⑧

 

    注释:

    ①、②、④于平著:《明清小说外围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282页。

    ③李默: 《辛亥革命时期广东报刊录》,见《新闻研究资料》1979年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⑤孔凡青: 《新闻小说卷 ·序》,《1984年中国小说年鉴(新闻小说卷) 》,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

    ⑥吴亮:《新闻小说这一年》,吴亮、程德培选编《新闻小说’86》,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8年2月第1版,第1、2页。

    ⑦刘乐群: 《新闻价值与美学价值的交融》,《春风》,1997年第3期。

     ⑧张韧: 《突围与误区》, 《新华文摘》,1995年第2期。

          (此文原载《写作》杂志作家、学者版,2003年第2期,有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