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我们的屈原先生注定不会寂寞, 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追忆他,纪念他……古往今来,倾慕于屈原的人格精神,文人墨客创作了难以数计的以屈原及其辞赋为题材的书法作品,或咏叹其忠于故国;或讴歌其独善其身,或书写其辞赋之壮美。 文徵明一生写过多少小楷《离骚经》,我们不可得知。欣赏此件小楷精品,不由得被深深感动——什么叫“蝇头小楷”?作品自署乙卯年(1555年),此时文徵明已86高龄,展现在眼前的这件小楷每字不足0.5厘米,一笔(简直就是“丝”)不苟,字字精爽,细腻而不纤弱,秀美却无散漫之处,法度严谨又绝不呆板,令人叹为观止。 文徵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后来文徵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 文徵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