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木:花鸟画的创作练习

 上官踏月 2018-03-24

本素材摘录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乔木画花鸟》,乔木编绘,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我们学习花鸟画的临摹、写生,就是学习传统的技法和表现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在深入大自然中,通过写生收集到了一些素材,同时也知道了一些花卉与树木的生长干什么,禽鸟的各种动态,包括名称、色彩、结构、组织、季节、习性等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作者意思,可以进行创作练习了。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立意”,就是要考虑画什么内容,也就是自已从观察客观事物,即写生对象中得到了感受,产生了要画什么的冲动。应该选择生活中最动人,最美的典型,加以高度的夸张、提炼、概括而成的创作,不是满足于外形的模写。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而使之更美、更动人。

在“立意”之后,应思考构思。国画叫“章法”,即“经营位置”,也就是安排,是把自已想画的内容,或在生活中看到的、收集到的素材,如何安排在画面上。安排要有一个过程,就是要有一个概念,是以花为主呢?还是以鸟为主。位置是上下,还是左右、体积大小,整体还是局部等等。应予统一起来,反复推敲,然后构图。

构图安排是决定画面效果的第一步,要考虑主次、疏密、轻重、层次等等。主次就是突出什么?配什么?疏密就是构图上什么地方疏?什么地方密?要疏而不散不觉得少,密而不实不觉得塞。轻重得宜即画面有轻有重有虚有实。层次分明,要分出前后。构图上一般干什么,应以作画纸的大、小、长、阔,考虑画面的留空,有的上面空天或下面空地。所以构图中有伸、收、引、泻。总之,构图是千变万化的,要作者善于运用。

在“立意”“构图”之后,色彩处理同样是重要的环节,一张画色彩浓淡,笔墨轻重处理得当与否,效果相差是悬殊的。国画中六法虽讲“随类赋彩”,但画面用色上就不能依样画葫芦,要“妙造自然”。如花与花、花与鸟,色彩处理不妙,就会造成“过火”“平淡无味”“主辅不分”“交错零乱”等弊病。“过火”就是色彩对比过分强烈,看上去很刺目,造成不舒服的感觉。“平淡无味”就是用色暗淡而无生气。“主辅不分”“交错零乱”就是一幅画面主次关系处理不好,任意着色,都会造成混乱现象。

完全用墨来画,也是国画的表现方法,但画面上墨色要深有淡(即墨分五色),墨深不是暗,是明朗的表现。我们在色彩处理上,应该是鲜艳、明快、清新的感觉。所以在创作练习上,就要反映出祖国欣欣向荣的精神和我国民族特色的花鸟画。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