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有一陋习让人不能好好说话,现代依然普遍存在

 萍水奇峰 2018-03-24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明朝因为皇家姓朱,所以禁止民间吃猪肉,连猪这个字都不能说,一律改叫“肥肥”,粗看之下还挺有意思的,不过这个事的真实性我还是表示怀疑,因为清朝不遗余力的黑明朝,编造了很多故事,所以很多明朝黑历史都是真假难辨的。

整个明朝似乎只有性格顽劣的明武宗朱厚照,发布过类似禁猪的命令,主要原因也不是因为姓朱,而是朱厚照属猪的,没多久遭到大臣们反对,就取消了禁令。所以明朝大体上是没有避讳猪的。

虽说明朝把猪叫肥肥这个事不太靠谱,但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忌讳或者避讳的事情,却是肯定存在的,为尊者讳,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古老习俗,最早起源于周朝,大概就是不能直呼长辈尊者的名,所谓名讳一词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历史上避讳风气最严重的朝代,应该是晋朝和南北朝时期,晋朝不仅下边要避讳皇家的名讳,连皇帝也要避讳臣子祖上的名讳,这是因为晋代崇尚孝道,皇帝如果不小心犯了大臣父母祖辈的名讳,也是非常难堪的一件事情。

南北朝时期国家比较混乱,避讳的风气主要在各大家族之中流行,你的朋友、同学、同事等等,你如果不专门了解一下他们祖上三代的名讳,平时连话都说不了,一张嘴就要得罪人,因此还衍生出来专门研究别人家谱的专家,想要侃侃而谈没点本事还真不行。

所谓名讳,可见主要忌讳的是名,姓一般是不忌讳的,比如你姓王我也姓王,为了不犯忌要不你改个姓?显然不合理,不过后来避讳的习俗发展越来越严重,有时候姓也要避讳,属相也要避讳,规矩越来越多。

比如《酉阳杂俎》记载,唐朝皇帝姓李,和鲤鱼的鲤谐音,因此有避讳,老百姓不能捕捉和吃鲤鱼,也不能叫鲤鱼,要叫赤鯶(huan)公,《酉阳杂俎》是唐朝人写的,所以这个事可信度还是有的,不过作者写这个事本身就是忌讳,但还是写了,可见实际上这个避讳也不严格,吃不吃鲤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唐朝最大的避讳还是虎字,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叫做李虎,因此这个虎字才符合名讳的避讳,所以唐朝老虎是保护动物,当然这对老百姓影响也不大,最贴近保百姓的还是另一件事,就是我们熟知的马桶,是汉朝发明的,原本叫虎子,唐朝避讳虎字,所以改为马子,马桶,这个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不过纵观明朝和唐朝等朝代来说,避讳的风气还不算严重,犯了忌讳的结果也不过略有惩罚而已,最严重的也不过流放之类,死罪倒是不至于,犯忌讳结果最严重的朝代,还要说清朝,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犯了忌讳基本是死罪,还要牵连家族。

除了清朝祖先的名讳外,清朝非常忌讳明朝的明字,有人曾经在诗词中用了日月两字而被杀头,可见其残酷,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避讳这个习俗也算是一大陋习,未免有点小题大做的嫌疑。

当然现代来说,如果你回家直呼父母的大名,估计也要挨打,所以对自己父母长辈的名字,避讳还是有必要的,体现一种礼貌,对外人就不必要求太多了。

我是咸鱼道长,感谢您的支持。

妲己跑到日本改名玉藻前,身份暴露灭杀数十万人

道教中的真人、天尊等称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童年女神田螺姑娘,她的真实身份居然这么不可描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