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永庆丨【心灵港湾】毕业季想起同窗情

 阿福根 2018-03-24

毕业季想起同窗情

蔡永庆


曾记同窗日月酣,未忘分道梦魂憨。今年七一,我们数十同窗,相聚在阳泉泉美国际影像酒店,堪称人生开心之盛宴。包间里温暖如春,犹如迈进当年温馨的教室。大家相见一刻,四目相对,竟是那样的放纵,那样无拘无束地惊喊,还有打趣戏谑、握手拥抱……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仿佛又回到菁菁的校园,彼此想说的话太多,亦有聊不完的陈年往事,更有说不尽的离情别绪……

光阴似流水,一别三十载,今日得相见,泛黄的毕业照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逐渐在眼前鲜活起来。岁月如刀,人世沧桑清晰地刻在每个人的脸上,两鬓早已染上白霜,但三五分钟后“尽开颜”。不称职务,不问职业,不计身份,无论大小,直呼其名,自自然然,亲亲切切。你呀他呀,还是当年那个模样,还是当年那个神态,还是当年那个范儿,还是当年那爽朗的笑声,同窗时的记忆似列车在脑海奔跑,也如电影的镜头在眼前闪现……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相聚在风景秀丽的平定一中。学校在文献名邦古州平定依山而建,坐西朝东,呈长方形,是具有近百年校龄的老中学,教学质量一直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有支敬业有为甘为人梯的教师队伍。 

当时我们的高七十九班,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来自平定农村,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农家子弟,衣着朴素,生活简单,浑身上下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骨子里却有一股执著求学的雄心壮志。白天时间不够用,晚上我们依然点着煤油灯挑灯夜战,困了就趴在桌上休息几分钟,醒来后又接着学习,头发常被灯火烧焦烤黄。

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候,相聚在这温馨的校园,流淌着执著和坚毅的音符,这些音符汇集在一起,汇成了美丽的主旋律,这就是生命划过的痕迹。当年我们相聚在这简陋而又人气甚旺的平定中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同飞扬青春的旋律,经历成长的烦恼,承受考试的压力,走过叛逆的日子。做人的基石在此深深埋下,友谊的种子悄悄萌芽,还有慢慢长大的滋味共同品尝。我们在这里一起告别幼稚、走向成熟,一起扬起风帆、破浪前行。

平定一中的校门口横跨两条路,一条是公路,另一条是铁路。其时公路上路过的汽车甚少,倒是火车较繁忙,正好这里有个弯道,常常在此拉响汽笛,气势磅礴呼啸而过。老师鼓励我们:同学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门口的这两条路,一条通向北京,一条通向上海,就看你们将来在考场上的真本事了!让我们这些食不果腹的学子们听后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暗自怀揣理想而发奋读书,盼望将来真的能跳出农门,畅游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几年寒窗求学,几度奋力拼搏,大多数同学的大学梦最终还是碎了。我通过发奋复习,最终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来到了全国闻名的花果城临汾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农行,从此一直未挪过窝。期间有一次机会调到北京工作,让我兴奋了好几天,最后因种种原因,还是与北京失之交臂。可每次去北京和上海出差,我都会独自伫立车水马龙的街头,想起母校门口的这两条路,两条激励寒门学子一生为之努力奋斗的路……

记得有一年到平定东关,我独自翻山越岭去看母校,谁知因铁路扩建,学校旧址早已被夷为平地,连一块砖一片瓦都未保留。我站在公路上,打量着母校的原来的位置,三十多年前刻苦求学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恩师们的教诲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返回的路上我想,同学情为何令人时常想起,终生难以忘怀呢?主要还是因为同学间没有名利的杂质,没有物欲的浊流,只有共同走过的一段黄金岁月。茫茫人海就像一片戈壁滩,人人都像滩中的沙砾,不过有了同学的相伴,从此我们不再感到渺小和孤独。

当年相聚时,我们是团燃烧之火,立志“为实现梦想而发奋读书”。毕业离散后,我们互相激励,海阔天高,奋力拼搏,今天已是满天繁星。卢忠秀当年是班长,备受老师器重,考上东北财经大学后,真的如愿去了首都北京,毕业后,沉浮于宦海仕途,后来辞职下海,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强在本市挖到第一桶金后,独自南下深圳打拼,开了公司,成了商界的翘楚;连是班上的宣传委员,有才女之称,萍师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师工作,如今是一名敬业有为的园长。芳依旧干练开朗,嫁到邻镇一直任村上的妇女主任,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珠在矿上的一家医院做后勤工作,笑声依旧灿烂;开着霸气的路虎车来接我的是田,他在福建做生意多年,后回家乡创业,其成功不言而喻;文也在家乡做生意,领域涉及甚广;而新却一直留守在村里这块热土上,办了自己的企业,还当了六年村长,尽管生意有赔有赚,但人乐观精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同窗送我情。短暂相聚,又要离别,天各一方,同学们都有些依依不舍。为方便联系,我们特意建了个微信群,取名为“浓浓乡情”,将现场的照片发到群里,供时时翻阅,常常回忆。

这世上啊,有人总结三种情谊最难忘:一是下过乡,二是扛过枪,三是同过窗。我们这同窗之情啊,无论时空如何变换,岁月的沧桑尽管可以洗去许多东西,但永远洗不去我们心中那份深深的同学情谊;无论人生沉浮与贫贱富贵如何的变化,同学情谊就像一坛淳厚的陈酿,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香,越品味越醇……



作者简介:蔡永庆,男,90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阳泉市分行内控合规部,中级会计师职称,爱好文学,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阳泉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000多篇,并多次获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