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离不开“责任”二字!《论责任》中说:责任是份内应作的事。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为人父母,养儿育女是责任;身为儿女,孝敬老人是责任;悬壶行医,救死扶伤是责任;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是责任…… 一、责任是生命。俄国著名作家车儿雪夫斯基讲到“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生命与责任,两者密不可分,责任是生命的依托,如果失去了责任,生命就会成为枯枝败叶。有一位重病的哲学老师,当讲完“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一课后,便倒在了讲台上,学生整理她的遗物时,看到她在当天的讲义上醒目的写着“人可以舍弃一切,但难以舍弃的是责任”,浙江工业大学学生杨济源在与4名窃贼搏斗中,被刺身亡,留下最后的遗言“男人可以没才,也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有责任感!”如此,我们都要树立在岗一天,就要尽责一分的理念! 二、责任是美德。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至理名言,讲到责任的高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先天下之尤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 不要埋怨祖国亏待了你什么,应该时刻想到你为祖国做了哪些贡献--肯尼迪墓志铭 老子曰:“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道德的人,必定是有责任感的人,也必定是胸怀宽广的人! 三、责任是担当。“责任到此,不能再推(Book of stop here)”是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话,这句话写在他办公桌上的一块牌子上。“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回顾历史,祖国山河破碎时,唯有军人横刀立马,古人既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平生夙愿,又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感迸发;既有“封候非吾意,但愿海波平”的胸怀袒露,又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思想升华。人民网曾刊载了《从责任担当看“十二五”对党员干部新期待》,其中讲到:岗位、责任和担当是紧密相连的,份量也是同等重要的,一定的位子必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有着相应的担当。 四、责任是快乐。责尽心安,其中孕乐。梁启超说过:尽最大的责任,就得大的快乐;尽小的责任,就得小的快乐。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高尔基也说过: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就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就是一种苦役。人生如果没有信念坚守,没有理想追求,没有责任意识,在哪里都是一样,都会感到生活无聊,苦闷和压抑。相反,如果我们把履职尽责当作乐趣,那么我们就会动力十足,信心百倍,工作生活中就没有越不过的沟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