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操“鬼门十三针”惊现寻道网直播平台

 梅香斋21 2018-03-24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如今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时代。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

据史书记载,“鬼门十三针”在古代由张天师所创,祛病除邪,愈后永不复发,堪称医学神技。经过多年研究解密,通过传统针灸医学资料的调研,以及走访各界名老中医,成功得到“鬼门十三针”的十三针法,结合中医针灸,对抑郁症、失眠、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神奇治疗效果。 在古代乃是医玄之家的不传之秘。专治百邪癫狂,从现代医学讲就是抑郁症、强迫症、精 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该针法吸取各类针灸精华,利用不同穴位的针灸机理,针到病除, 疗效独特。

“鬼门十三针”是中国古代治疗癫狂等精神疾病的十三个经验穴。出《千金要方》。因古时认为精神疾病是由鬼神作祟所致,所以所用治疗穴位均冠“鬼”字为名,又以其数为十三,故又称十三鬼穴。

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也是分为阴阳二性的,既肉体与灵魂两部分。尽管十三鬼穴出自《千金要方》,但孙思邈明确说是引证“扁鹊”之言,也就是说十三鬼穴不是出自隋唐,而是出自战国时期的扁鹊学派;作为珍贵的史料,孙思邈将其收入《千金要方》。

唐代名医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风癫第五》云:“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又曰:“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 术家秘要,缚鬼禁劾五岳四渎,山精鬼魅,并悉禁之。有目在人两手中十指节间。 中医历代文献资料中对“十三鬼穴”的记载略有差异,但根据《千金要方》所载,现归纳十三鬼穴依次是:

第一针人中穴,名鬼宫;第二针少商穴,名鬼信;

第三针隐白穴,名鬼垒;第四针太渊穴,名鬼心;

第五针申脉穴,名鬼路;第六针风府穴,名鬼枕;

第七针颊车穴,名鬼床;第八针承浆穴,名鬼市;

第九针劳宫穴,名鬼路(与申脉穴重名);第十针上星穴,名鬼堂;

第十一针男为阴下缝·(会阴穴),女为玉门头,名鬼藏;

第十二针曲池穴,名鬼臣;第十三针海泉穴,名鬼封。

据清史记载中意针灸没落于清代后期,道光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医院用针灸治病。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加之当时的统治者极力歧视和消灭中医,针灸更加受到了摧残。直接导致了针灸技艺的失传。

通知:寻道网将在2018年4月25日、26日、27日16:00-17:00连续三天在寻道网直播课平台讲授鬼门十三针的技法。

主讲老师

史三一道长

三一道人,法名史三一,全名史维升。甘肃省平凉人,自幼生长在道教名山崆峒山下,在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村民万病一碗水的神奇治疗方法使其着迷,在当地拜访十多位民间祝由师傅学习数年年,由此术入道。后跟随崆峒山崆峒派老道长练功习医,在老道长指点下自己勤学苦练,并潜心钻研,广泛收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资料典籍,十余年间不曾间断,终有所得,对颈椎病、腰腿痛等各种疼痛并、无名肿瘤、恶疮、慢性妇科病、失眠、精神萎靡、小儿疑杂病症、心理疾病有着独到的疗法,取得很好的疗效。尤其是对各种虚症隐性病有特殊的简介和治疗手段。

课程安排及内容:

4月25日:1、鬼门十三针的出处及命名。2、何谓鬼病与邪病。3、十三鬼穴诠释。4、孙真人针是十三鬼穴歌。

4月26日:5、鬼门十三针歌诀。6、各穴位及针刺手法。7、邪病诊断法。8、鬼门十三针的具体治疗。

4月27日:9、鬼门十三针的咒语。10、护身符。11、追魂针的应用方法。

面授班招生对象:

1、致力于学习使用祝由术救助世人的人士。

2、道医、中医爱好者。

3、被各种虚症折磨的人士。

4、对道家传统技艺术法感兴趣做研究的人群。

5、已经或者将要从事道医、中医行业,立志悬壶济世的各界人士。

史三一授课风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