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曲记】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上)

 真友书屋 2018-03-24

张养浩为元代散曲名家,卢前在《饮虹曲话》中说:“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余尝拟之于曲;东篱,一祖也;三宗者,小山、梦符、希孟。”冀野先生在这里用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来比拟散曲的“一祖三宗”,他认为“一祖”是马致远,而“三宗”分别是张可九、乔吉和张养浩。到了当代,又有“元代散曲三大家”之说,张养浩跟张可九、乔吉并称为“三大家”。

 

张养浩在元代官至礼部尚书,这也算是他那个时代的达官贵人,故而他在《元史》中有传,此传的第一个段落凝练地概括了他品行的各个方面,我将其分句解之:“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此话是说,他在幼年之时拾金不昧,捡到了钱马上去寻找失主并归还给了对方。这句话可以概括为一个“义”字。


张养浩像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他小的时候因为刻苦读书,以至于让当朝权贵都知道了他在这方面的品性,于是他被推荐入朝为官。此句可概括为一个“勤”字。

 

“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某天他生了病,领导到他家去探望,没想到,他家里穷到没有任何的物件,这让领导大为感叹。这句话可以用“廉”字来概括。

 

石牌坊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张养浩在任地方官期间能纠正地方的不良之风,同时还能爱民如子,能够懂得恩威并重。这句话可以用“明”来形容。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当地有个暴徒,无人敢惹,张养浩将这种恶棍绳之以法,令民心大快。他的这个做法可以用一个“威”字来形容。


张养浩撰《庙堂忠告》清乾隆五十四年周氏竹西书屋据益都李文藻刻本重编印本

 

以上这几个方面,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张养浩性格的各个方面,他能做到礼部尚书,应该跟他的这些性格和行为有很大的关联。

 

但张养浩是位知进退的人,他在元至治元年,辞职返回了家乡,回家之后,他兴建园林,做起了隐士。张养浩是济南历城人,他的云庄就建在这里。关于云庄的所在方位,张养浩在其所写的《云庄记》中有这样的描述:“违历城西北十数里,有山曰标,若二而一,皆乱石丛矗,危立道左。其背有水西流,民桥于上;逾桥而东不里许,余别墅在焉。”


张养浩撰《风宪忠告》清乾隆五十四年周氏竹西书屋据益都李文藻刻本重编印本

 

对于云庄的建设,张养浩下了很大的工夫,他用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建造这处园林。除了房屋建设,他还在这里搞绿化,同时还花重金买来了两只仙鹤,可惜其中一只被一位田间老夫打伤了腿,两个月后就死掉了。这让张养浩很伤心,于是他写了一组名为《惜鹤十首》的诗。为一只仙鹤能作诗十首,也足见其对此灵物颇有感情。

 

其实以数量来做分析,有时也是一种想当然,因为张养浩特别喜欢将一组诗一写就是十首,不知这是不是一种强迫症。清初顾嗣立在编《元诗选》时,也选了张养浩的十首诗,而后顾嗣立在《元诗选》中写到:“张文忠自和凡十题,每题皆十首,今择其警练者录之。”看来,顾嗣立也注意到这位张养浩写一组诗就要有十个题目,而每个题目就要写十首。

 

张养浩撰《牧民忠告》清乾隆五十四年周氏竹西书屋据益都李文藻刻本重编印本


张养浩的这种写诗方式也让有些人觉得讨厌,薛祥生、孔繁信选注的《张养浩作品选》中收录了国图所藏《归田类稿》一书中的一段批语,批校之人号云门外史,此人在批《遂闲堂独坐自和十首》时称:“公好作叠韵,又必以十首为限,故乏佳制。韵多淡薄,近于以诗为戏。”看来,这位云门外史认为张养浩的这种作诗方式,纯粹是为了凑数,而这种凑数之诗当然佳句较少。


张养浩撰《云庄张文忠公休居自适小乐府》民国饮虹篍红印本


张养浩在云庄休闲期间也作了不少诗,并效仿苏东坡来和陶渊明的诗,他在《和陶诗序》中说:“余尝观自古和陶者凡数十家,惟东坡才盛气豪,若无所牵合,其他则规规模仿,政使似之,要皆不欢而强歌,无疾而呻吟之比,君子不贵也。”其称,古代和陶诗者有几十家之多,但他认为因东坡才气大,所以和得最好。言外之意,他也要效仿东坡来和陶渊明的诗作。


文保牌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张养浩在序言中写到:“余年五十二即退居农圃,日无所事,因取陶诗读之,乃不继其韵,惟拟其题以发己意,可拟者拟,不可者则置之,凡得诗如千篇。”

 

他在这里谦称自己整天闲着没事儿,于是就读陶诗,因为喜欢,所以就开始和诗。可惜的是,他所作的《和陶诗》没有流传下来,不知他的和诗水平究竟如何。但在这个阶段,他所作的一些散曲却得以流传至今,他被后世称为“散曲三大家”跟这些作品能够流传到后世,当然有很大的关系。

 

一只赑屃在这里


关于张养浩所作散曲的风格,按照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上的说法:“他的散曲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一卷,约存曲百数十首,此外还有些许艳曲见其他选本中。他本是个关心时政而又遭受过陷害的人,所以他在生活上虽然‘休居自适’,而内心却不能平静。《休居自适小乐府》所写的正是他这时候的心情与生活,至于作风则兼有豪放与清逸。”


这应当是当年的古物

 

关于张养浩所作豪放的曲作,《中国诗史》中举出了《沽美酒兼太平令》: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乾休了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至于张养浩所作的清逸的例子,该书中举的是《雁儿落兼得胜令》:“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新旧石构件搭配

 

而任讷在《曲谐》中则称其最喜欢张养浩所作的《警世·红绣鞋》: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而后任讷说出了他喜爱此曲的理由:“玩其意致,感遇必深,不然似乎体会不至此也。而词又特为直质,乃益觉言下凛然,信威服之不容擅作矣。”


古碑加了砖券

 

由以上几首可知,张养浩的散曲可谓通俗易懂,且读来朗朗上口,而这种特色也正是元代散曲的主体风貌,卢前在《散曲选》中作出过这样的总结性言论:“曲肇始金元之际,其原盖出于词。……词之兴,初不过为诗之附庸,多男女艳冶之辞,或杂隐逸山水,苏辛有作,意境恢广,迄乎宋季而其体益尊,遂与诗同祧骚雅矣。始者元好问、孟昉、王恽、吴镇、倪瓒之为曲,亦以附诸词。自张养浩有《休居自适之集》,乃褒然离词自立,一时作者若刘秉忠、姚燧、卢挚、胡祗遹所制,率渊渊大雅,如词中欧范……”

 

卢前说,散曲诞生于金元时代,且曲是词的变体。卢前认为,词原本就是诗的附庸,并不受文人重视,只是到了苏轼、辛弃疾那里,才成为了一种尊贵的文体,由此使得诗与词得以平起平坐;然而到了元好问等人的时代,他们又变词为曲,使得曲成为了词的附庸;但真正到了张养浩时,他才将曲从词中独立出来,并经过他的努力,再加上其他作者的提倡,终于使得曲成为了独立的一类文体。这样的褒奖可谓高尚。


旁边的这块不对称

 

宋词分婉约与豪放两大派,那么散曲是否也是如此呢?卢前在《饮虹曲话》中说:“豪放、端谨、清丽,为曲中大三派。《太和正音谱》乐府十五体,于豪放曰丹丘,希孟是也;于端谨曰江东,小山其前导;梦符则又开清丽之东吴。至于宗匠,不得不推东篱矣。”看来,曲的派别比词还要多一类,成为了三分法。

 

卢前把张养浩的曲风归为了豪放派,同时他认为,张养浩所代表的豪放曲风传导给了明代的康海和冯惟敏:“以逮于明,对山、海浮,希孟之遗也;青门、伯良、子野,梦符之变也;宁庵、伯龙则又祖小山而未能出之;以俊爽,唯康、冯之于张,始有青出于蓝之概。”


花坛里还有一块文保牌

 

将张养浩的曲风归类为豪放派,这也是龙榆生先生的观点,其在《中国韵文史》中称:“张养浩为《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多恬退之言,艾俊序所谓‘和而不流’者。然其《山坡羊》怀古诸篇,亦殊豪壮,与九皋风格相仿。”

 

龙先生所说的“山坡羊”,指的就是张养浩在当世流传最广的那首《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曲中的最后两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解放之后被选入了初中课本,于是变得世人皆知。对于该曲,龙榆生在后面评价道:“元人豪放一派作家,略如上述。”

 

张养浩墓


但也有的学者跟卢前和龙榆生的观点略有差异。除了上面提到的陆侃如和冯沅君,梁乙真也认为张养浩散曲的风格有豪放与清逸两类,梁举出的清逸的例子有《尧民歌·归旧乐》:

 

见斜川鸡犬乐升平,绕屋桑麻翠烟生,杖藜无处不堪行,满月云山画难成。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

 

对于此曲,梁乙真评价说:“这便是‘清逸’的例。此曲的妙处,即从闹中而反写出静境;将林泉的真趣表现无遗,堪称匠心。”(《元明散曲小史》)

 

对于张养浩的这些散曲,梁乙真说他最喜欢者则是上面提到的那首《警世·红绣鞋》。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