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帘春雨落银筝,欹枕长闻碎玉声----子衿风语

 棋中王 2018-03-24

水之灵张渠 - 足迹


一帘春雨落银筝,欹枕长闻碎玉声

本期主编:九月菊花


下午,和几个朋友在办公室喝茶聊天,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和宗教,胡聊一气。突然其中一个朋友说,这些事其实很无聊,于是大家一齐安静下来。

此时,天气突变,下起了小雨,雨的声音不大,但是大家一起望向了窗外……

怜幽草妹妹给我发来一组春雨的诗词。



1、七绝·春雨

文/柳丁

 

云泪飘飘知为谁?悄然一夜绿山眉。

花期风信芳千树,不许今生化雪飞。


九月菊花简评:云化成了滴滴的泪,飘飘洒洒!到底是为了谁呢?一夜间悄悄地绿了荒山。花盼望着春雨的消息使千树吐露芬芳,春雨啊!春雨,你一辈子也不要变成雪花飞走。

语言优美、清新,表达了山川、草木、花儿对春雨的无限眷恋。“知”可平可仄,建议用仄。


子衿风语:我看柳丁姑娘一向洒脱,不会让谁做什么不做什么,但是这回不许春雨化雪飞哦。咦?!

 

2、七绝·春雨

文/霜枫

 

千缕柔丝化玉弦,声声淅沥诉缠绵。

殷勤催艳桃花蕊,知是新缘是旧缘。

 

九月菊花简评:晶莹的雨从云端落下,起初它的线条还比较粗,一缕一缕的,随着迅速下降,在风的吹拂下渐渐变细,一丝一丝,犹如琴弦一般,又被风的手轻轻弹拨,仿佛诉说着对春天桃花的缠绵的思念,但不知道去年的桃枝,是否深情依然,或许一些枝丫已经不在,又邂逅一个美丽的奇缘。哈哈,只有桃花和雨它们自己才能明白。

思路新颖、描写细腻,画面感极强,深情如雨、如花。

 

3、七绝·春雨

文/霜枫

 

敲开小草梦中窗,润软柳枝新叶黄。

访遍田畴系憧憬,几时闻得麦花香。


九月菊花简评:春雨穿过无形的窗户,惊醒了小草的梦,滋润着柳枝上的新黄的叶子,洒遍田野寄托着美好的向往,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闻到麦花的芳香呢?以拟人化的手法,从草入笔,到树、到麦花,道出了春雨的温馨,使人耳目一新!





4、七绝·春雨

文/ 强

 

白云乡里孕清酥,九万高空作旅途。

潜入人间寻不见,来时草色去时无。

 

冬夏简评:“强”诗友诗情泉涌,平日里多见他随手拈来皆锦绣,信口吟来尽诗篇。他的诗风清新舒朗、清纯自然,不做作、不雕饰,且很少有沉闷憔悴之语,总是“卷舒开合任天真”。这首《春雨》诗仍旧沿袭他一贯的风格。前两句起韵豪迈,直上九天,把春雨的来处渲染得辽远空阔;后两句由天入地,把如丝的春雨写得朦胧空灵,似受了韩昌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影响,而又有出新,韵味十足。

 

5、七绝·春雨

文/月儿

 

江天一色苍茫起,风布层云误晚霞。

许是东君春意动,垂帘低唤俏梨花。

 

冬夏简评:月儿的这首诗写得很灵动、很遒劲。春雨欲来风满楼----“风布层云”,密织的雨丝苍茫如雾,伫立江边或迎风舟头,你只能看到江天一色,辨不清何处是雨、哪里是水、何方是雾,天地都在这温润的云烟雨雾中氤氲。末一句尤为传神,一支梨花从模糊的背景中透出清新与孤艳,那春日的无限生机就跃然纸上了。此诗中“误晚霞”似为多余之笔,还可再揣摩。

 

6、七绝·春雨

文/诗梦

 

浇落桃花流满溪,连绵呼醒子规啼。

催耕不唤檀郎返,空使烟波笼百畦。

 

冬夏简评:诗梦的《春雨》诗写得梦一样美。你看,她在春雨中看到那些“桃花流水窅然去”---这美丽的桃花溪,在斑斓的色彩中又有那美妙的声音传来,子规啼叫了,一声声,声声切,这春天的多情之音!声色俱起,春雨中的景物就无比生动。但是作者并没有沉醉于这无边的春景中,她将笔触伸向泥土、稼穑,春耕时节到了,但是青壮们却纷纷背井离乡,春雨唤不回远去的“檀郎”,空空看到蒙蒙烟雨中待耕的良田。此时的烟波啊,也驻在留守妇幼和作者的心头,那淡淡的忧伤挥之不去。此诗跳出纯写景的窠臼,引入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对民生的关怀,全诗的格调为之升华,思想情感为之浓厚!尤其是融情于景,以景结句的写法,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索、回味空间。此诗在内容、结构、语言、立意等方面都是很成功的!点一个大大的赞!!!




 


7、七绝·临湖听雨

文/流浪的心

 

湖光山色两苍茫,烟树摇移春草长。

日暮东风听雨落,一壶烧酒扮轻狂。


子城简评:流浪的这首七绝,还是不错的。四平八稳,衔接也比较自然,很合章法。

不足之处就是:苍茫略有不妥。摇移就是换个更好的词,也许更好。这个长肯定是落韵了,若非说草长了,肯定有些勉强略失文理。另外春草,我觉得略有些无景可叙而匆忙按上的。结得有些落俗了,若有升华,或许更好。

 

8、七绝·春雨催杏

文/九月菊花

 

细雨东风不等闲,劲催香色往高攀。

若无一杏墙端瑞,何道春光在宇寰?

 

子城简评:菊兄的这首诗挺好,但相比以往的诗,略显仓促粗糙了一些。首句的细雨东风不寻常,与劲催的衔接还是挺好的,但向高攀则平白了一些。而转句的叙述也略有涩滞,不如:若无杏色墙头染(闹),若无一朵墙头杏等等。而结句的何道,我觉得表达的不够到位,不如何显。而宇寰略有夸张之嫌。


9、七绝·春雨

文/棋中王

 

霹雳隆隆震耳鸣,甘霖沥沥润无声。

知时节气回归早,万物清新百蛰惊。

注:节气,这里指惊蛰。


子城简评:一首诗中应该尽量避免多处的叠字。除非是为了对仗,或是渲染情绪。这个隆隆与沥沥,略有油味。

另外诗中叙述多有略欠推敲之处:起句毫无润色。沥沥与无声多有矛盾。转句的好雨知时节之意如此运用,略有不到之处。





10、七绝·春雨

文/水月

 

一夜春来故苑中,芊丝欲剪小桥东。

人间最是痴痴处,雨沐桃花渐渐风。


许子奎简评:水月这首春雨不错,作者随春雨来到旧时的庭院,想起过去的光阴(应该是他初恋情人吧)一起雨沐桃花吹吹风的场景真是:

一夜君回故苑中,卿卿不在小桥东。

可怜那个痴情处,除了桃花只有风。

 

11、七绝·春雨

文/一叶小草

 

昨夜甘霖初涨溪,渐舒草木醒冬泥。

农家最喜春前雨,欲向南山试一犁。


许子奎简评:小草这春雨让不才眼前一亮,清新,田园气息扑面而来,农家最喜春前雨,欲向南山试一犁,春前雨?那是冬天的雨哦!

 尽日甘霖夜涨溪,渐舒草木醒冬泥。

农家最喜初春雨,欲向南山试一犁。


12、七绝·听雨

文/了一

 

一帘春雨落银筝,欹枕长闻碎玉声。

辗转萦思花事远,阴晴难测负君盟。


许子奎简评:本期题目是春雨,了一写跑题了,不过诗人们一直都很聪明,题目改成(听雨)就行了。反正有雨就是了。

 何故阴晴卿负盟?惯听春雨落银筝。

可怜一夜思花事,滴烛堪堪碎玉声。


子衿风语:喜欢 “一帘春雨落银筝,欹枕长闻碎玉声。” 这雨啊落银筝,我们听到碎玉声。然后心就往安静里跑,让我安静些吧,安静些吧。如果是子衿,连花事和盟约也懒得去想了。我只能是现在的样子,现在的样子。



13、七绝·春雨

文/藤腾(红叶)

 

东风作伴入栏杆,薄雾朦胧带湿寒。

万里清明浑不见,闺愁染洒几多般?


暗香简评这首七绝不看题目真不知道写的是春雨,东风作伴可以,入栏杆,“入”字不妥,用“扑”或“洒”,“薄雾”好像也不应该是描写雨景的,不如直接用“雨雾”吧。万里清明浑不见,可以,闺愁“染洒”?用“共洒”呢,和雨一起洒落。 


14、七绝·春雨

文/寒江

 

冰骨仙身四海游,随风谴梦入芳洲。

不堪冷眼离天界,争做春江第一流。


暗香简评:喜欢最后一句,争做春江第一流。“冰骨”让人想到的是雪,雨不能说有骨,不如“雾魄云身”,“遣梦”不如“洒梦”,总要切合雨的主题,“不堪”可以改成“非因”,这样更切合“第一流”,也显得更大气。 


15、七绝·春雨

文/吉光片羽

 

几番风雨伴雷声,万物苏萌草渐青。

碧玉妆成堤畔柳,只缘淅沥未消停。


暗香简评:“声、青、停”不在一个韵部。万物其实包括草了,“草渐青”可改成“色满盈”。后两句可以改动一下:“淅沥不停疏柳翠,一幅水墨画初成。”





16、七绝·春 雨

文/凡夫俗子

 

金殿收寒嫩绿开,巡风玉帝下春台。

恰逢久旱农耕急,便把银河水引来。

 

風雲尼采简评:首先,整首诗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春天来了,玉帝视察民情看到民间需要下雨就把银河水引来了,题目是《春雨》,描写的是《春雨的由来》,稍显偏颇。其次,语言结构上,即是写玉帝,尾联的“恰逢”“便把”“引”这样的字似乎缺乏了点仙气,显得比较紧。


17、五律·春雨

文/黄开翠


惊雷抚玉琴,甘露及时临。

柳岸舒新叶,花间亮美音。

耕牛行垄上,谷种撒田心。

汗滴和春种,秋来喜满襟。

 

風雲尼采简评:首联,春雷响,春雨来。颔联,承接妥帖,“柳叶”“美音”扣“甘露”。颈联一转,开始写农事,并由此发出尾联。整首诗章法合理,气脉贯通。谈到问题,个别的遣词造句尚有待斟酌:“惊雷”“喜满襟”似乎用力过猛了些,结句也有比较随意的嫌疑,逻辑颇武断。 


18、五律·春雨

文/九月菊花


 春雨落斜斜,长空舞薄纱。

柔姿怜四野,细语问千家。

垂柳骄杨色,红桃白杏花。

深情关不住,沥沥到天涯。


 風雲尼采简评:本期的主题是“春雨”,几十首律绝里,本篇乃为数不多的最“扣题”者之一。首句之后,作者马上采取了拟人化的修辞法,“舞薄纱”“柔姿”“细语”“深情”……这些词汇的应用,把春雨写得很活很有情调。颈联美感强烈,全句没有动词,却紧扣着上文“问千家”,描述问过以后的缤纷绚烂的结果,垂柳娇杨红桃白杏,色彩浓郁生机盎然,紧接着,发出了意境更为开阔的结句,“到天涯”。整首诗读来逻辑严谨,层次鲜明,诗情浓郁,激昂振奋,佳作!


子衿风语:我们的尼采一贯娇气和挑剔。看到他这个点评,让我再次来读菊花的这首《春雨》。真的是佳作,“细雨问千家”,“沥沥到天涯” 也确实是好句!

 





19、七律·三月八日送黎公赴日逢春雨

文/風雲尼采

 

临安喜雨种烟霞,蛰起鸢飞竞物华。

肆虐春妖倾紫信,无边碧树上新花。

樽前我掷班超笔,槛外君闻公冶鸦。

歧路别时云影乱,来生回马共天涯。

 

冬夏简评:尼采写的这是一首送别诗,我却没有读到“儿女共沾巾”的悲情,只是读到了一些豪迈之气。他独得老杜七律诗笔法,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言志,层次分明。尼采写景有李长吉的瑰丽怪异,你看他的“肆虐春妖倾紫信”,不就是有一股“鬼气”吗?可是这种色彩艳丽的描写直把春天的万紫千红凝于笔端。在颈联,他吐出一股豪迈之气,“我”欲学班超投笔从戎,而送别之友黎公呢?他是学公冶长懂得了鸟语了吗?用典写诗,足见学养,但是有时却难以读懂,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在尾联我还是读到了送别诗的共通情感,那种“来生回马共天涯”的依依惜别之情和美好期望。

20、七律·春雨

文/张不开

 

多情总似最无情,染遍群芳漠漠行。

细点花心香落蝶,频敲燕羽舞飞樱。 

携来云气春愁重,洒去风情晓梦轻。

化尽此身千万缕,入尘尤作苦经营。 


冬夏简评:张不开诗友的诗词,语言流畅自然,多有神来之笔。这首七律写得也是中规中矩,但是笔法却很细腻入微。他描写春雨,从春雨中的景物着笔,“细点花心”、“频敲燕尾”,把春雨写得柔美轻盈,生机无限。颈联描写,浑融概括,渗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春愁、晓梦”自然清灵。这种虚实结合、疏密相间的描写避免了单调与平庸,张弛有度,整首诗有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

 

21、七律·春雨

文/荒岛

 

轻敲碧瓦落银针,一夕萧萧润物深。

巷陌天街尘浄洗,楼台水榭鸟清吟。

含情萌动夭桃面,着意拨开杨柳心。

独做人间潇洒客,便携青帝送春音。


冬夏简评:荒岛诗友这首诗写得很实,很细致。他把春雨雨丝比作银针,就写出了春雨的油亮、力量。春雨飘落,空气清新,才有了“巷陌天街尘浄洗”,一声“鸟清吟”在视觉的基础上加入了听觉的因素,画面为之生动,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颈联,他又从绿柳红桃入手,着意折射出了春雨的“润泽之功”,给春雨过后无限生机的世界又增加了浓墨重彩。尾联总括“便携青帝送春音”的“春雨之德”,但是气势上有些弱了,似为对上文的重复,没有做进一步的挖掘或升华。另外,既然把春雨比作“银针”,那么“轻敲碧瓦”的“敲”字选得有点失衡了,可以再斟酌一下。这些都是美中不足之处。

子衿风语:看完冬夏的评论,我把我的评论都删了,只把“碧瓦银针”的部分留着。碧瓦银针,只这几个字就让我呆很久了。首先里面有色彩的碰撞,然后有点和面的相互碰撞。然后便是子衿想问候一下荒岛:荒岛君,春安!





22、七律·春雨寄怀

文/屈卉

 

河堤漫步广无垠,暂寄情怀远俗尘。

细雨朦胧青草长,清风荡漾绿波新。

千条柳态方遮水,一树桃姿欲醉春。

馥郁偷偷盈入袖,相思暗酿盼归人。


云海明霞以诗为评:

春风秋月时时有,秋月春风日日新。

舍却心头一斗米,人间何处不无尘。

 

23、七律·春雨

文/后知后觉

 

如酥细雨最宜春,润物无声濯世新。

落土催开花艳艳,入池霁后水粼粼。

务观梦断临安夜,子美思牵天府晨。

淅沥怡心共今古,漫看天地正氲氤。


云海明霞以诗为评:

 花开花谢一回轮,花谢花开一岁春。

岁岁花开花又谢,不知开谢为谁人。


24、七律·春雨思

文/水月

 

东风吹透旧罗衣,雪未消除燕又飞。

匝地尘嚣丝绪乱,迎头细雨白袷微。

缘来不度春如海,恨自难开夜似帏。

再见君时忧废日,年年岁岁路人稀。


云海明霞以诗为评:

 风自逍遥花自飞,落花流水尽霏微。

问花不语知何奈,只得花间白露归。


子衿风语:明霞厉害哟,用诗来点评诗哟!



25、点绛唇·春雨

文/小溪

 

微雨轻风,幽幽庭院珠花吊。

桃红李闹,多少丛中笑!

烟柳低垂,站满黄飞鸟。

谁知道,春能常俏,人可终不老?


知晓简评:小溪的诗词水平胜我多多,赏析这首点绛唇,我只能往浅处说两句,深了说不出。

“微雨轻风,幽幽庭院珠花吊。”这一句从大到小写景,幽幽庭院有悠悠的心,深深的思。这种写法,十一个字由外入内,开篇切题,很好的。

“桃红李闹,多少丛中笑!”这一句,在“红”字上我个人与小溪微有不同,如果我写,“红”字会用“欢”字,个人觉得与“闹”字和“笑”字贴一些。这样给后面的在由内而外转抒上自然一些。

“谁知道,春能常俏,人可终不老?”这一句与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差不多,与前面的幽幽含有内心深处的不解。

这首作品有诗的写法在内。如我误解了,小溪原谅。


26、浪淘沙令·春雨

文/枕雨听风

 

天水落悠悠,如缕如绸,沙沙蚕咀漫青畴。

剪柳裁桃闲紫燕,无止无休。

和雾锁重楼,入梦温柔,借人心绪借人愁。

暗遣情思花底去,一径春幽。


知晓简评:这首词总体蛮好的。

天水落悠悠,如缕如绸,沙沙蚕咀漫青畴。

剪柳裁桃闲紫燕,无止无休。

这里写看到的和听到的。

这几句有点象梁沈约:“紫箨开绿篠,白鸟映青畴。”但我个人觉得骆宾王:“境接青畴”要干练一些。

下片被上片的无止无休影响了,当然,在上下片的连接上是很巧妙的,这里要赞。心绪,愁,情思这样用词有些堆叠的感觉。

我写会把“入梦温柔”与“一径春幽”换个位置。

枕雨的词我第一次看见就非常喜欢。这一首没有写出应有的水平。也许是我期望太高。

 

27、风入松·春雨 

文/沙洲冷

 

一蓑烟雨梦难成,起坐倚窗灯。

堂前梅落疏枝影,晓筹浅、滴尽春声。

金盏银台开未,梨头万点云迎。


去年此夜正清明,月上木瓜生。

丝帘不卷寒香透,杯中酒、多为君倾。

谁料南柯残枕,浑如杨柳花轻。


知晓简评:这首作品是一首成功的作品。用词老练,意境深远,首尾相衔,先赞一个。这里有两个看点。

第一个:“梦难成”呼应“南柯残枕”。

第二个:“金盏银台开未”与“梨头万点云迎”作一个鲜明的对比。金盏银台,一般指水仙花,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代表思念与团圆,作者这里是暗隐思念团圆;水仙梨头,思念团圆一明一暗相得益彰。相对来说,下片微微弱了些。总体我喜欢。




28、七律·春雨(步韵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文/风吹稻花香

 

雷声隐隐画桥西,风布春云落脚低。

淡淡轻烟蒸旧谷,霖霖细雨润新泥。

相逢最懂酬时令,别去当知惜马蹄。

何必闲愁关不住,清溪涨绿绿随堤。


张不开简评:首联画字用力过猛,显刻意,用小字即可,颔联需要再推敲:首先叠字太多,起首四句就用了三个叠字,其次咏物诗以不提所咏之物而就其特性吟咏方见高妙,本诗全篇也在努力做到这点,所以颔联的雨字要改;颈联建议改为“飞来最懂酬时令,潜去深知惜马蹄”;尾联“何必闲愁关不住”,用双重否定来肯定,既别扭,又与全文意思不谐,闲愁未必是真愁,所以闲愁不用关,此句可改为“有种闲愁关不住,已随青绿涨过堤”。


子衿风语: 对于这首七律,编辑组是有争议的。子衿属于喜欢这首诗的“派别”。我特别喜欢颈联和尾联,当然更喜欢不开修改后的版本。

飞来最懂酬时令,潜去深知惜马蹄。

有种闲愁关不住,已随青绿涨过堤。

看起来是写雨,但是每一句的背后都藏着一份情愁。所谓“好雨知时节”,当令而来。去的时候是谁离去了呢?是人儿离去了吧?这里没有说明,只描绘了不忍离去的马蹄。马儿要慢慢走啊,一是路滑另外也是依依不舍之意吧!然后是愁绪关不住,随着绿水涨满堤坝。多美呢!


 

29、浣溪沙·春雨

文/子城

 

小院清愁枕上温,苔阶寂寞碧无痕。

一帘幽梦入黄昏。

几缕疏风寒玉案,无边酥雨入离尊。

怎堪往事夜销魂。


张不开简评:子城的词一如既往的委婉哀伤,有小女儿态(请让我邪恶的笑三分钟),本词写在一个春雨绵绵的午后,一个思念情郎的女子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四周寂寂空无一人,心底的寂寞顿时像屋外的苔痕一样,在春雨滋润下愈发显得碧绿,几缕春风吹过案台,把春雨吹进了酒杯,往事又一幕幕浮现眼前,唉,今夜注定又是个无眠之夜啊!很美有没有?可是,严重跑题了啊城城!


子衿风语:最近一段时期,子城很明显比不开更惹人爱,所以不开在这里暗暗下了毒手。哈哈哈!都是可爱的才子!


谢谢你陪伴子衿的春雨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